盡心編

其《證語》二卷則牽引宋儒之言,以附會其說。 然謂佛生堯、舜之時,則所就不在孔子下。 佛生孔子之時,則所就不在顏、曾下。

古籍簡介

《盡心編》·一卷、《證語》二卷、《海鷗居日識》二卷(山東巡撫采進本)明陳伯友撰。

四庫提要

伯友字中怡,濟寧州人。萬曆辛丑進士,官至太常寺卿。是書取《孟子》盡心之義,其說為心統性仁,其要在悟。悟由於恥與憤,加以操存涵養擴充,則心無不盡矣。故前列為總圖、分圖,後各為之論。大抵沿良知之學而參入禪機。其《證語》二卷則牽引宋儒之言,以附會其說。《海鷗居日識》上卷多論世事,反稍切實。然謂佛生堯、舜之時,則所就不在孔子下。佛生孔子之時,則所就不在顏、曾下。又謂吾儒心性透悟,則肢節皆靈。又謂一貫如水迸荷葉,散為萬珠。蓋即晦堂和尚以聞木樨香證聖人無隱之義。下卷或為駢句,或如偈語,或如詩話,在彼法頗具聰明,而於聖賢本旨,則愈失愈遠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