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漢帝國

皇漢帝國,中國漢朝的別稱。是對兩漢帝國的統稱。古漢族人有自稱“皇漢”者,蓋出於“光明的漢”之意。

釋義

日本民族自稱“大和民族”。其實華夏漢族也有其華麗的名稱——“皇漢民族”!何謂“皇漢”?何謂“皇漢醫學”?“皇”這個漢字是個會意兼形聲字(“王”是其聲旁),從篆體字中可以看出在“王”上面的本來是個“自”;故《說文解字》的“皇”字條下釋曰:“皇,從自王,自,始也。”並注其讀音為“胡光切”。[注]許慎《說文》訓皇從自從王,多有人認為謬誤,皇實不從自。按自為始,則本自揚雄《方言》訓鼻為始,這反映“自”在古語中有始義。按《說文》的說法,“自讀若鼻”,民間口語有稱呼第一個兒子為“鼻子”,是取“始子”意。這裡的“皇”即“始王”,其意是“三皇”中的意義,即“起始的偉大人物”,其實再往前追溯,“皇”的本義其實和“帝”一樣是“神祗”,而且是泛指百神。皇還可指天,有“皇天后土”之謂。“皇”字,古另有光明義,古代用“皇皇”來表示“燦爛、輝煌、光明、盛大”,[至今還用,比如“天地皇皇”、“皇皇巨著”],從字源上看,很可能是個象形——油燈上的燭焰。“皇”的此義今天已經少見,取而代之的是從“皇”分離出來的“煌”。古漢族人有自稱“皇漢”者,蓋出於“光明的漢”之意。而在上古時代,華夏的“華”也有“光明”、“繁盛”義,故“皇”、“華”可互通。

皇漢帝國

皇漢:漢朝的別稱。漢班固《西都賦》:“蓋聞皇漢之初經營也,嘗有意乎都河洛矣。”晉陸機《漢高祖功臣頌》:“霸楚實喪,皇漢凱入。”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陳琳》:“皇漢逢屯邅,天下遭氛慝。”陳去病《論戲劇之有益》:“曩游東國,交接其士庶,見其習尚風俗,無一非我皇漢二百六十年前所固有之習尚風俗也。”
皇漢帝國:即指漢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是對兩漢帝國的統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