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園文學社

百草園文學社

德陽五中努力創辦有特色的校園文學社團。德陽市第五中學“百草園”文學社於1988年9月成立並創刊(創立於學校成立之時),並與學校一起發展,為學校的發展增添了光彩。“百草園”自創辦以來,堅持以培養學生文學愛好,激發學生閱讀和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鑑賞水平,發展學生的良好個性為重點,已形成自己鮮明的特色,取得了令學生喜愛、家長滿意、教育主管部門高度讚譽的佳績。

簡介

百草園文學社 德陽五中努力創辦有特色的校園文學社團
德陽市第五中學百草園”文學社於1988年9月成立並創刊(創立於學校成立之時),並與學校一起發展,為學校的發展增添了光彩。“百草園”自創辦以來,堅持以培養學生文學愛好,激發學生閱讀和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鑑賞水平,發展學生的良好個性為重點,已形成自己鮮明的特色,取得了令學生喜愛、家長滿意、教育主管部門高度讚譽的佳績。
> 在老師的辛勤輔導下,17年間我們共培養了近千名校園小作家,在《德陽日報》、《四川日報》、《小作家》、《星星詩刊》、《中國青年報》、《美文》等報刊雜誌上發表了近800篇作品。學生分別在“全球華人少年美文寫作徵文大賽”、“新概念作文大賽”、“真性情作文大賽”等各類徵文比賽中獲獎。一些社員已相繼升入了北大、復旦、人大、北師大等名校深造,成為各高校文學社團中的骨幹分子,有的甚至還公開發表自己的長篇小說。這些同學至今回憶起來,都認為這是他們在德陽五中的讀書生活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高2000級學生謝蘭考入北大(理科生)後,在“非典”時期,利用學生不能出校的時間,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微雨燕雙飛》(40萬字),先在網上發表,引起了反響,現整理為17萬字,由清華大學新視野出版社正式出版。該生讀大學期間始終為年級第一,年年獲得最高獎學金,有多篇科研論文發表,以年級第一的成績已保送到清華生物晶片專業碩博連讀。
> 在長期的探索和實踐中,我們“百草園”正努力地創辦出自己的特色來。

特色

> 一、以高起點、高要求、高質量為辦社的標準。
> “百草園”文學社的整個工作運作都以三高為標準。
> 高起點:即指導社員閱讀除以一般文學作品而外,更多的是指導他們閱讀品味高的優秀文學作品為起點。習作指導是以到大自然中去,到勞動中去,到生活實踐中去觀察、體驗,從而提煉出寫作的素材,寫出優秀的文學作品為起點。“百草園”每一屆吸收的正式社員,必須是文學愛好者,對文學有濃厚的興趣且有一定的寫作基礎的同學,即吸收正式社員起點高。組織文學社,使文學社活動持久深入地開展下去,離不開高素質、有敬業精神的教師的指導。學校發動語文組全體教師人人參與,群策群力,共同搞好文學社各項活動。學校還專門安排了進取心強,精力充沛的年輕老師從事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由教科室分管,實現了管理、輔導教師的素質起點高。這些年輕教師能身體力行,進行文學創作,再結合自身的創作體會,對學生進行切實的指導。在老師的辛勤輔導下,近三年文學社近百名社員積極參加活動,已有多人在全國、省、市級作文大賽中獲獎。學生參加作文競賽,成績極其突出:我校參加第一屆“全球華人少年美文寫作徵文大賽”獲得突出成績(當年8萬多人參賽,300多人獲“少年美文獎”,我校2人,德陽市僅3人獲獎,1人獲“少年美文優秀獎”,德陽僅此一人);
> 參加第二屆全球華人少年美文寫作徵文大賽(首輪比賽組委會共收到參賽稿件78231份,共評出獲獎者356名),我校有曾卿卿、唐瑞飛、楊琴、杜鵑、周奕良、陳羽虹、何雨、謝舟等8名同學獲 “少年美文獎”,羅正渠、馮梅、余軍、李建平等老師獲指導教師獎,學校獲優秀賽點第一名,全國僅26所學校獲獎,四川僅我校獲獎。後來出版社將優秀作文結集出版,我校有8人9篇文章入選,全國第一,第二名僅入選6篇,《少年美文》的編輯稱這是十分罕見的,並發來賀信。
> 參加《華西都市報》和川大聯合舉辦“真性情作文大賽”,共120名入圍,德陽市五人,我校有3人。1人進入川大提前錄取的35人之列,(德陽市僅3人),參加第二屆“真性情”作文大賽,全省10000餘人參賽,150人獲獎,德陽市7人獲獎,我校占了4人。
> 參加《中國青年報》舉辦的“少男少女杯”徵文賽,獲優秀獎,四川僅三人獲獎,全為優秀獎。有多位社員作品在各級刊物上發表。我校的文學社活動連續多年在市教科所的課外活動成果評審中獲一等獎。在德陽市校園文學社團聯誼會年會上,被授予明星社團稱號。輔導老師榮獲德陽市十佳指導教師稱號。有34篇學生習作獲獎。
> 文學社積極分子到大學後獲得了很好的發展空間:張堂碩同學考入南開大學德語系,由於寫作能力很強,其他同學的翻譯都請她潤色,這使得她在同學中獲得很高聲譽,被全票選為班長(只有她自己沒投自己的票);肖波同學考入上海交大,由於寫作水平很高,平時課堂討論時,老師以他為對手,在哲學考試中獲得98分的高分,在專業學習上也獲得優異成績;張藝寶同學以在川收的最低分考入北大醫學系,由於在讀大學時連續發表了幾篇文章,受到老師的重視,被評為優秀團乾,擔了校學生會的部長,受到同學們的尊重,大大激發了他的進取心。
> 高要求:對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百草園”文學社提出了工作、學習的高要求。輔導教師對工作一絲不苟,精心設計每次講座、每次活動。“百草園”文學社有嚴密的組織機構,歷屆文學社社長、編委會責任編輯等都由在校高國中學生擔任。文學社定期召開各種會議,研究工作,組織座談,開設講座,到校外參觀採訪,交流考察,進行社會實踐和開展徵文評獎活動,堅持認真辦好刊物。
> 高質量:文學社能否生存發展,對學生有沒有吸引力關鍵是要看它的活動質量,文學社定期開展活動。每次活動有針對性、實效性和較強的吸引力。文學社的活動能緊緊圍繞新課程教改的精神進行,能真正豐富校園文化,提高學生素質。
> 二、辦好社刊,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才能的園地。
> 社刊是文學社的喉舌,對外的視窗;是學生展示才能的園地;是提高寫作興趣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吸取知識的源泉。回顧“百草園”文學社所走過的17年路程,我們感慨萬千。這漫長而曲折的成長曆程,包含了文學社師生多少探索的艱辛和奮鬥的汗水。文學社創建之初,條件十分簡陋。當時負責文學社工作的李航老師和社員們一起,克服了很多困難,創辦刊物。他們用鋼版蠟紙刻寫,一張張手工油印裝訂。社刊《百草園》是16開的油印刊物,其印刷質量、文稿和插圖等都比較粗糙。但其中凝聚了師生們許多心血和汗水。後來,她不斷得到學校領導、師生的關懷和幫助,受到社會的關心、資助,“百草園”文學社才得以健康地發展。姜國棟老師為解決文學社活動經費緊張等困難,到處奔波拉贊助。文學社加強了校際間的交流,擴大了社刊的影響力。在他的負責下,先後改版推出了社刊《天中報》、《校園生活報》共40多期,受到校內校外師生的廣泛好評。1997年,為了回報廣大讀者的厚愛和熱情的鼓勵,為了豐富社刊的內容,增加其深度廣度,文學社再一次改版,出版了月報《校園生活》,由王勇老師具體負責。他充分激發文學社骨幹分子的創造力,讓他們參與社刊的策劃與編輯。使刊物更加貼近生活,貼近青年學生。期刊內容豐富多彩,有反映學校風貌的新聞,有介紹教壇信息的文章,也有師生創作的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美術、書法、篆刻等各種文藝作品。文學社的宗旨是:繁榮校園文化,豐富課餘生活,促進師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文學修養和寫作水平,培養文學新人,為語文教學服務。在這裡,我們可以以筆會友,暢談人生,增進友誼;在這裡,我們可以流連於繆斯的神殿里淺吟低唱;在這裡,我們可以徜徉在文學的芳草地上怡情抒懷……1997年至2001年四年間,文學社共印發社刊36期,好評如潮。2002年開始,由於學校各方麵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文學社與出版社正式合作,每學年編輯出版一輯《百草園》優秀作品精選。由何燕鶯老師具體負責編輯。由於刊物內容豐富,印刷精美,形式活潑,一經推出,便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現已編輯出版了三輯。第四輯的編輯工作正在劉芸老師的主持下緊鑼密鼓地進行。“青春飛揚,兼容並包”,倡導抒寫真性情。為了便於文章的及時發布,增強社員與讀者的溝通、互動,擴大文學社的影響力,目前,“百草園”文學社還創建了自己的文學網站。開放了文章發布系統,社區論壇系統等。會員可以及時上傳發布作品,其它會員可以隨時參與評論。讀者的信息反饋編輯部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豐富多彩的網頁,一定會吸引更多文學愛好者的眼球,相信師生們的共同努力,會再次引起積極的反響。
> 《百草園》,為同學們提供了發表的園地。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熱情。高2000級的謝蘭同學,筆耕不輟,經常在社刊上發表文章,在寫作中不斷品嘗成功的甘甜。後來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大。由於寫作能力強,很快成為北大文學社團中的骨幹。她現在已出版了自己的長篇小說,並以優異成績被保送為清華大學碩博連讀生。高2004級的張舒同學,憑著她那優美靈動的文字,成熟深刻的思想,在各級報刊上經常發表文章,成為同學學習的榜樣。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許多同學開始積極投稿,寫作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周密是一位基礎較差的同學,以前對寫作缺乏興趣。在老師的鼓勵下,一篇真實反映他成長過程中的悲喜困惑的習作《十七歲的眼淚》在校刊上發表。他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寫作熱情充分地調動了起來,寫作上取得了可喜的進步。
> 三、通過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 (一)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汲取寫作營養。
>葉聖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係。單說寫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沒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問那難以捉摸的閱讀程度。”杜甫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名言都揭示了閱讀對寫作的重要作用。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得以吸收豐富的寫作營養。學生時代正是讀書求知的黃金時期,參加文學社團的學生大多愛好文學,富有讀書的熱情,因此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博覽群書。一方面引導學生讀好課本,另一方面注意向學生推薦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學名著和報刊雜誌的時文、美文,促使學生有東西可讀,有目的涉獵。我們要求社員時時整理、感悟《讀者》、《思維與智慧》、《青年文摘》、《報刊文摘》等每期上的小故事,鼓勵社員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等豐富的資訊,及時了解國際國內風雲變幻。掌握報刊等各大媒體上的最新數據、資料,讓社員視野開闊,思想活躍,有效地解決寫作中素材缺乏的問題。及時組織社員收看“焦點訪談”、“藝術人生”、“東方時空”、“實話實說”等訪談類節目,積累到有時代氣息鮮活的寫作素材。社員創作出大量有生活氣息,有現實意義的習作。他們能敏銳地捕捉校園的閃光點及時進行宣傳;也能拈過拿錯、激濁揚清,創作出有啟發性和教育性的雜文。
> 為了促進學生閱讀,我們文學社開展書評活動,讓學生限時寫一句話書評,或定時寫千字書評,這樣既不讓他們把閱讀看作過重負擔,又不使閱讀流於形式而無所得。此外每學期都可利用寒暑假舉辦主題讀書徵文活動,明確要求,推薦書目,這樣就將文學社活動由點到面鋪展開,促進文學教育的開展,使每一屆學生都要讀大量名著。通過閱讀,學生創作思路打開了,筆下內容豐富深刻了,人物形象也豐滿了。
> (二)開拓生活空間,流露生活真情。
> 學生的生活面狹窄,必然導致題材的狹窄,有些文學社員一段時間寫來,便形成了一種模式,甚至有的感到無話可說。例如高2000級的薛星慧同學,曾一度因為苦於缺乏素材,文章內容空泛而苦惱。但是在文學社輔導老師的引導下,她開始注重關注社會生活,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增加人生體驗,創作出了一些情真意切,感受獨特的作品。如她發表的《閱讀生活》一文,真實地描述了自己暑期在一家餐館打工的體驗。寫出了現實的殘酷,內心的衝突。她在文章中沉重地寫道:“因為一點小小的矛盾,兩家啤酒店的打工仔打起來了。要是在往日,我一定會不屑一顧,認為他們市儈、庸俗。但現在我不能這么想,我無法要求他們中的任何一個襟懷博大、正氣凜然,因為他們得活著、得保護自己,並捍衛自己的尊嚴。他們活得很現實,因此不得不做出許多無聊和無奈的事。我也不能評判他們中的任何一個是對是錯,為了活著,必須學會適應,甚至不得不做壞事,不得不明爭暗鬥,不得不玷污那原本純潔而高尚的心靈。”是生活實踐教會了她重新認識社會、人生,品嘗了人世的艱辛、苦難。難怪連北師大中文系王富仁教授看了此文,也這樣連聲讚嘆:“一顆純真少女的心靈,與一個紛紜複雜的外部世界,在‘打工’的幾天裡有了初步的接觸。該有多少難言的感觸呵!薛星慧同學把她的感觸寫得這么細緻,這么深刻,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 所以促進社員創作水平的提高,就要促進他們將有字的書和無字的生活大書結合起來讀,樹立大語文學習觀。注意引導學生融入大自然,觀察大自然。觀察春天淅淅瀝瀝的小雨,捕捉它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觀察奇峰怪石、山川激流,體會大自然的匠心獨運、巧奪天工;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和特性,領悟大自然賦予它生命的意義,等等。這些都能成為學生作文的好材料。有了這樣的積累,學生必定會寫出文思獨特之佳作。如2004級的吳婷同學發表的《金雁湖遊記》,通過細緻的觀察,以生動、優美的語言描寫了“金雁湖”清新、迷人的景象,抒發了自己自由、歡快的心情。她在作文中這樣動情地寫道:“圍繞著這如鏡如玉如夢般的湖,我們以從未有過的奇妙心情欣賞著這裡的每一個角落:放鬆神經,飛揚心情。……這樹,這水,這草支起了這片淨土,遠離塵囂,清爽怡人的淨土,我愛這裡!”這樣的體驗,這樣的感受,唯有融入大自然,在親身的實踐中才能獲得。豐富多彩的活動,給文學注入生命的活力。
> 為拓寬學生的視野,開拓其思維,文學社常常利用動物園、植物園、文化館等社會公眾設施,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我們曾先後多次組織社員前往“德陽孔廟”、“三星堆博物館”、“德陽石刻”“龐統祠”等地遊覽、參觀。這些名勝古蹟有著濃厚的文化氣息,身臨其境,增長見識,從中體驗中華文化的巨大震撼力。學生視野開闊了,才能胸懷博大,體現於創作,自然異彩紛呈,爭奇鬥豔。如高2004級的尹思力在自己的獲獎作品《三星堆情懷》一文中寫道:“看著眼前這些神秘的青銅雕像,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先們是多么勤苦與智慧,他們在那古老的年代,用著古老的工具與天地、大自然奮鬥、求生……這次參觀,使我真正了解了我們四川人民的遠久歷史,了解了古蜀人民的生活與信仰……我終於徹底明白了我們偉大先人的生活,也徹底地了解了三星堆的情懷!”她的深刻感受正是來源於廣闊的生活。她是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到寫作源泉的。
> (三)開展豐富多彩活動,激發創作熱情。
>  我們在組織文學社團活動時,首先明確辦社宗旨,把重心放在激發學生興趣、紮實培養學生讀寫聽說能力和創造思維方面。不搞形式單調的只重學生髮表習作。我們注重語文教學課內外的有機結合,有意識地創設情境,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同時注意不加重學生的負擔。為了促進活動正常、有序地開展,我們做到五個落實,即落實文學社組織機構,制定活動計畫;落實具體活動內容,力求形式多樣;落實活動的物質保障,促進活動實施;落實輔導教師責任感,加強引導力度;落實活動效果,及時反饋信息。多年來,我們根據本校實際和語文活動特點,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文學講座、讀書徵文比賽、朗誦比賽、辯論會、組織採訪編印社報、文藝晚會等等。
> 如近幾年,文學社曾對校園裡的瓊瑤熱、金庸熱、三毛熱、余秋雨熱、韓寒熱、郭敬明熱等文學現象進行過專題講座,組織社員討論、評價。通過正確引導,使社員敏銳的感官得到保護的同時更得到升華。
> 文學社編排演出的戲劇、小品一直深受學生的歡迎。如高2004級的陳文?等同學演出的話劇《雷雨》片斷,服裝考究,表演精彩,曾引起極大轟動。高2004級的古婷婷等同學根據《詩經》改編的《靜女》,成功塑造了一個外表溫婉嫻靜,內心渴望自由愛情的古代女子。台詞典雅華美。而劉文、袁丹主演的《羅密歐與朱莉葉》,再現了兩個交織著愛恨情仇的悲劇人物。田虎等創作的《茶館》,打破時空界限,創造性地讓眾多古今中外文學形象直接對話,表達了他們對社會、人生的深刻思考。都一度受到了廣泛好評。
> 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文學社也增強了凝聚力和吸引力。學生也煥發了參與的熱情,激發了創作的興趣,各種能力也在活動中得到鍛鍊,才華也得到充分施展,並嘗到了成功的樂趣。
>
> 《百草園》的路還很長,我們懇切地希望朋友們繼續給予它關心與支持。你們的厚愛與鼓勵,會激勵我們繼續努力奮鬥,辦出更好的刊物。相信這片沃土一定會芳草萋萋,繁花似錦!
現百草園文學社社長:陳虹羽(新概念一等獎)
副社長:康昊、李誠、薛菲、彭子於

網站地址

www.sgart.cn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