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霜霉病

白菜霜霉病

白菜霜霉病,俗稱白黴病、霜葉病等,主要為害葉片,最初葉正面出現灰白色、淡黃色或黃綠色周緣不明顯的病斑,後擴大為黃褐色病斑,病斑因受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葉背密生白色霜狀霉。病斑多時相互連線,使病葉局部或整葉枯死。病株往往由外向內層層乾枯,嚴重時僅剩小小的心葉球。

主要症狀

大白菜霜霉病大白菜霜霉病

白菜霜霉病,是在白菜種植期間常見的真菌病害。子葉期發病時,葉背出現白色霉層,在高溫條件下,病部常出現近圓形枯斑,嚴重時莖及葉柄上也產生白黴,苗、葉枯死。成株期,葉正面出現淡綠至淡黃色的小斑點,擴大後呈黃褐色,病斑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潮濕時葉背面病斑上生出白色霉層;白菜進入包心期,條件適宜時,葉片上病斑增多並聯片,葉片枯黃,病葉由外葉向內葉發展,嚴重時植株不能包心。種株受害時,葉、花梗、花器、種莢上都可長出白黴花梗、花器肥大畸形,花瓣綠色,種莢淡黃色,瘦癟

病原特徵

白菜霜霉病 白菜霜霉病

菌絲體無色,無隔,在絲胞間生長,靠吸器伸入細胞內吸水分和營養,吸器為囊狀、球狀或分叉狀。無性繁殖時,從菌絲上生出孢囊梗,由氣孔伸出,無色,無隔,單生或2~4根束生,長260~300μm,主枝基部稍膨大,重複的兩叉分枝,頂端2~5次分枝,主軸和分枝呈銳角,頂端的小梗尖銳,彎曲,每端長一個孢子囊。孢子囊無色,單胞,長圓形至卵圓形,24~27×15~20μm,萌發時多從側面產生芽管,不形成遊動孢子。卵孢子單胞,球形,黃褐色,直徑30~40μm表面光滑,胞壁厚,表面皺縮或光滑,抗逆性強,條件適宜時可直接萌生芽管侵染寄主。

病菌產生孢子囊的最適溫度為8~12℃,孢子囊萌發的適宜溫度為7~13℃,最高25℃,最低3℃。在水滴中和適溫下,孢子囊經3~4h即可萌發,侵入的最適溫度為16℃。菌絲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為20~24℃,產生卵孢子的適宜溫度為10~15℃,相對濕度70%~75%。

傳播途徑

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十字花科蔬菜上或冬貯種株的根頭上越冬,有時還可混在種子中越夏或越冬,次年春季條件適宜時萌發侵染幼苗,由春播十字花科蔬菜傳到白菜等秋播十字花科蔬菜上,混在秋播種子上的病菌,播後直接為害幼苗。南方全年種植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區,病菌可在寄主上全年傳播為害。

發病條件

病菌喜溫暖潮濕的環境,最適發病環境為日平均溫度14~20℃,相對濕度90%以上,最適感病生育期蓮座期至採收期,發病潛育期3~10天。白菜霜霉病主要發病盛期春季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主要在留種株及青菜上發生、形成年發生規律的第一個發病高峰期;秋季在9月初到11月,形成年內第二個發病高峰期。在發病盛期時段,氣溫在15~24℃區間反覆波動,早晚溫差大、多霧重露、晴雨相間相對濕度較高的易發病;颱風、雨水偏多,晚秋多霧、重露、氣溫偏高的發生重;連作地、地勢低洼積水、溝系少、濕度大、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早較重。霜霉病的發生與氣候條件、品種抗性、栽培措施等均有關,其中的氣候條件影響最大。

氣候

病害發生和流行的平均氣溫為16℃左右,病斑在16~20℃擴展最快,高濕是孢子囊形成、萌發和侵染的重要條件,多雨時病害常嚴重發生,田間高濕,即使無雨,病情也加重。北方大白菜蓮座期以後至包心期,若氣溫偏高,或陰天多雨,日照不足,多霧,重露,病害易流行。

管理

早播,過密、通風不良,連茬,包心期缺肥,生長勢弱的地塊,病重。播種過早的秋季大白菜往往病害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

白菜霜霉病 白菜霜霉病

1.選用抗病品種,合理輪作,及時清除前茬作物殘留物,清潔田園,深耕田地,澆水保墒,施足基肥,同時對地表噴施消毒藥劑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播種前套用新高脂膜拌種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提高種子發芽率)。生產上推廣的夏冬青、熱抗白、北京106號、中白、雙冠、青慶、豫白1號、北京4號、26號、88號、100號、青愧169、雙青156、城陽青、天津青麻葉、開原白菜、躍進1號,青麻葉品系816-812等較抗霜霉病。

2.加強管理,適期播種,埂栽;適度澆水,合理追肥,增施磷鉀肥雨後應及時排水,防治田間積水造成病菌侵染;在白菜生長階段噴施壯莖靈可使植物桿莖粗壯、葉片肥厚、葉色鮮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濃。同時可提升抗災害能力,減少農藥化肥用量,降低殘毒。

實踐證明,早播比晚播發病重,但晚播往往影響包心,使產量降低。所以,要根據當地氣候做到適期播種。比如北京市郊播種適期為8月3日至7日。

改革種植方式南方一般採用深溝高畦栽培,而北方一般採用帶狀等行距種植。北京郊區進行改革,採用寬窄行種植方式,留打藥行,收到良好的效果。留打藥行還便於白菜封壟後噴藥防治病害和通風透光,好處多。可採用“六留一”或“四留一”的寬窄行,不僅防病效果好,而且可避免打藥操作過程中造成白菜損傷。

加強水肥管理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早間苗,晚定苗,適度蹲苗。小水勤灌,雨後及時排水。蓮座期採取以促生長為主,及時澆水,滿足其生長所需水分,包心前、中期,可噴施植保素6000~9000倍液或糖尿液(紅糖:尿素:水=1:4:100,早上噴,噴在葉片背面),可提高植株抗病力。同時加強澆水追肥,使白菜提早結球包心,又可防止早衰。

清潔田園苗期發病了,在間苗、定苗時應清除病苗,拉秧後也要把病葉、病株清除出田外深埋或燒毀,並深翻土壤,可減少病菌在田間傳播。

3.藥劑防治,若發現病株應及時撥出並集中帶出燒毀,並根據植保要求噴施針對性藥劑(如64%防毒礬、90%乙磷鋁)進行防治,每隔6~8天噴施1次,共噴2~3次;同時配合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提高藥劑有效成分利用率,鞏固防治效果。

發病初期可用72%霜康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5%寶大森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600倍液,或78%科博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6%霜霉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90%疫霜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乙·錳可濕性粉劑400倍液,72%。

克霉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安克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2%霜霉威水劑600倍液,52.5%抑快淨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64%防毒礬M8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9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高錳酸鉀10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藥劑噴霧,每6~8天噴1次,共噴2~3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