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臂葉猴

白臂葉猴

白臂葉猴,又名黃面葉猴。生活在海拔2000米的熱帶雨林中。完全生活在樹上,幾乎不下地,不喝水。白天活動。以樹葉為主食,也吃水果、花朵,舔吃樹葉上的露珠。每胎生育一隻。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白臀葉猴 Pygathrix nemaeus

別名 黃面葉猴,海南葉猴

英名 Douc langur

繁殖 它們生活在海拔2000米的熱帶雨林中。完全生活在樹上,幾乎不下地,不喝水。白天活動。以樹葉為主食,也吃水果、花朵,舔吃樹葉上的露珠。在樹上行走,也善於跳躍,一縱6米,動作優雅。一般以4——15隻為群,每群雌雄比例為1:2。白臀葉猴的孕期月65天,產仔高峰期在二月至六月。每胎1仔 。

分布

越南、寮國。1893年中國曾在海南獲得過白臀葉猴的皮,但未證明是海南所產。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江河兩岸和低山溝谷地帶的熱帶雨林、季雨林和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棲息生境的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

中國白臀葉猴

中國白臀葉猴別名毛臀葉猴、黃面葉猴,屬於靈長目猴科,學名Pygathrix nemaeus。

體長61~76厘米,尾長56~76厘米。體毛緻密,大部灰色,手足黑色,前臂、腕部、尾、鬍鬚、喉、鼠蹊部、肛區及臀後部均為白色。頸部圍有赤色和黑色領毛,面部皮膚多呈肉色。 棲息於熱帶森林中,以樹葉、嫩芽、果實為食。

白臀葉猴因其雄性臀部具有三角形白色臀斑而得名,它又叫黃面葉猴,海南葉猴,在中國僅分布於海南島

白臀葉猴主要棲息在熱帶森林,為晝行性完全樹棲的猴子,並常在樹林冠層活動,幾乎不下地,也不喝水,主要以樹葉,嫩芽和果實為食.他們善於跳躍,且動作優雅,跳躍中前臂伸過頭頂,後肢先著地,一縱可達6米遠.白臀葉猴是群居而生

中國的海南島地域狹小,那裡的白臀葉猴行動詭秘,且數量一直不是很多,因此,很長時間以來,白臀葉猴一直不為人們所知,直到1893年12月20日,德國德勒斯登自然博物館的一個人,給倫敦動物學會寫的一封信中,才第一次記述了海南島有白臀葉猴的存在.近幾十年,我國動物學家們也在海南島進行過多次資源普查,可惜的是,再也沒有發現過白臀葉猴的蹤影.

中國白臀葉猴:1882年滅絕

白臀葉猴又叫黃面葉猴、海南葉猴、毛臀葉猴等。它的雄獸體形略大於雌獸,體長大約為61—76厘米,尾長約為56—76厘米,體重7—10千克,是體色最絢麗多彩的靈長目動物之一。體毛大部分為灰黑色,臉部黃色,有一圈稀疏的白色長毛。鼻孔朝上,鼻樑平滑。深褐色眼睛呈斜角杏仁型,眼周有黑圈。頸部有白色和栗色的條紋,下頜有紅褐色的簇狀毛。胸腹部為棕黃色,並且有一個寬大的、呈半圓型的栗色胸斑,胸斑外面的輪廓為黑色。長長的尾巴為白色,尾巴外圍呈三角形的臀盤也是白的,因此得名,雄獸的臀盤上端還有兩個白色的圓點,但雌獸沒有。腿的上部分為赤褐色,下部分為黑色;兩臂由肘到腕為白色,手和腳為黑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