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票反腐

發票反腐

四張2010年9月中石化廣東分公司購買茅台、拉菲等中外名酒的巨額發票,讓正苦於油價飆升的車主們出離憤怒。168萬元的名酒發票讓中石化廣東分公司總經理被停職調查,9859元的餐費發票讓上海盧灣區紅十字會退回了超標款額——即便公眾對事件的全部真相仍有疑惑,但被曝光機構的回應速度卻讓人不得不驚嘆,這些不過寥寥幾行數字的發票居然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輕而易舉地揭開了一角冰山,專家稱必須加大問責力度。

簡介

發票反腐發票反腐

發票作為稅收的原始憑證,忠實地記錄著人們生活中的點滴。但近年來,非法製造、販賣假發票的違法犯罪活動在各地屢禁不止,並逐步向專業化、智慧型化方向發展。筆者的電子信箱中,每天都能收到十多條聲稱可提供發票的郵件。
縱觀現今一些行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賬戶上那些真票假開、假票真開、假票假開,諸如“辦公用品”、“菸酒”、“副食”、“招待費”、“車輛維修”、“工程建設”等大同小異的大額發票,不是假的就是多半見不得陽光的。不論是套取財政資金用於發放職工福利補貼的“集體腐敗”,亦或是通過報銷將財政資金“變現”的個體貪污,本質意義上都是一種侵吞公款的腐敗行為。
最近,百萬名酒、萬元豪宴……都被一張張薄薄的發票揭到了公眾面前。168萬元的名酒發票讓中石化廣東分公司總經理被停職調查,9859元的餐費發票讓上海盧灣區紅十字會退回了超標款額——即便公眾對事件的全部真相仍有疑惑,但被曝光機構的回應速度卻讓人不得不驚嘆,這些不過寥寥幾行數字的發票居然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輕而易舉地揭開了一角冰山。

相關案例

就因為發票複印件是確鑿證據”“摻了茅台的油能不貴嗎!”四張2010年9月中石化廣東分公司購買茅台拉菲等中外名酒的巨額發票,讓正苦於油價飆升的車主們憤怒。一首改編自《我為祖國獻石油》的網友翻唱歌曲《我為祖國喝茅台》迅速流傳開來:“石化天價燈高掛,百萬酒單添神話,國酒喝完喝洋酒,品著拉菲思油價,我為漲價征博文……”的歌詞讓不少聽者為之喝彩。
不過,儘管“天價吊燈”和“漲價徵文”事件都曾經引起公眾不滿,但影響力卻遠不如此次的“百萬酒單”。為什麼幾張發票會有如此大的力量?
周筱贇(媒體人,中石化百萬酒單事件的爆料人之一,在購酒發票曝光之後,將中石化內部員工提供的內幕陸續曝光於網路):
這個我曾經一再和爆料人強調,我說你說了半天,都是口說無憑的東西,這次事件能引起輿論高度關注,就是因為曝光了發票複印件,這是確鑿證據。
現在網上揭露貪腐的帖子雖然很多,但大多是純文字描述,缺乏直接的、第一手證據,根本無法引起網民關注。所以,錢村長的帖子,才會在他去世之前一直無人關注;而這個帖子最火爆之處,在於公布了四張票據(三張增值稅發票,一張提貨單)的複印件。這些是增值稅發票,上面全部有號碼和開票的具體單位,一查就知道真假,都是很容易就能驗證的,所以我判斷不可能是假的。後來中石化果然承認了。

引發熱議

朋友的天空:上天啊,我祈禱所有的單位都能內部爭鬥,這樣就能減輕公檢法壓力。
傷花怒放:兩萬一瓶的茅台酒是中石化的接待用酒,去調查他們的調查組怕每人都要喝上兩杯,最後調查結果:“天價酒”是中石化非石油商品經營的項目之一,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中石化、中石油是“虧損企業”人們要理解啊!——喝兩萬一瓶的茅台酒,企業能不虧損嗎?
冬雨:想知道“內鬼”是誰?你就想吧,你那茅台誰沒喝著?
網易山東省煙臺市網友:估計以後買得更多,多買都有份,省得撈不著的眼紅,這樣就沒泄密的了。 就像有的地方。一萬一平方米的房子,公務員3000就可以買到,都有份,所以也沒有管的。
周治淮:每個公司、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賬目,作為一個公共組織,為什麼你(紅十字會)的賬目公開還需要“力爭”?難道是領導不讓嗎?那就是領導有問題了。員工誰敢花這么多?另外,工作經費是政府提供的,那也是納稅人的錢,一頓飯就花去納稅人這么多錢,以後是不納稅還是不捐錢給紅十字會了?
布天:只一個區的紅十字會一頓飯已吃近萬元……

專家看法

近年來,政府部門的“三公消費”問題已經引起了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今年,公車改革就開始推進。現在,中石化這樣的壟斷國企和紅十字會這樣的公益機構,也曝出了巨額公款吃喝的問題,非常讓人震驚;但是,這是個別現象嗎?我認為這是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這么驚人的問題,內外審計、各種監督都沒有暴露出來,為什麼?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賬目收支都不公開、不透明,大家都一頭霧水。連每次的審計結果也是如此,反正這些錢是花了,但錢究竟都是怎么花掉的,不告訴你。內部監督沒有用,外部又無法介入。
另外,則是懲處機制太薄弱,很多事情即便曝光出來也幾乎沒有問責。紅十字會是一個公益性的慈善機構,出了這樣的事情,對形象的影響太大了;還有中石化,這么惡性的事件,最後怎么處理呢?必須要抓住這些曝光出來的事情,加大問責的力度。本來是應該殺雞給猴看,但現在的實際做法是拔根雞毛給猴看,猴子一看,就這么不疼不癢,根本就不怕啊!所以必須認真考慮問責機制,沒有這個,什麼媒體監督、網路曝光都不起作用。

相關評論

內鬼難道成了反腐利器

中石化廣東公司最近爆出的“天價酒”醜聞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簡單來說,就是這家公司用公款300萬買了很多高價酒享用或者招待,被人把發票曝光至網上。中國的發票政策雖然主要用意是不想讓企業有任何逃稅的可能,但副作用是只要去查就總有蛛絲馬跡。聯想到紅十字會最近也被人用發票爆出的“天價飯”醜聞,不得不說發票反腐有著網路“有圖有真相”的精髓。
往下的事情當然也是越發地好看了。一開始中石化廣東公司百般抵賴,說是這些酒是用於公司“非油品”銷售的。開車的人都知道,加油站里是有連鎖店的,但您可能從來沒想到這種連鎖店里還會賣50年茅台以及紅酒“拉斐”。這個解釋的荒誕之處在於沒人會相信,而有人則調侃云:原來我們加的汽油里有這么好的酒在其中,怪不得價格如此高昂了。

此事傳開以後,自然也是要調查的,首先就是把中石化廣東的這位總經理給停職了,然後調查組進駐調查。但目前的事態發展讓所有人吃驚,根據爆料人稱,中石化廣東分公司曾經開過三個會,一個是領導班子的會,一個是所有處室幹部會,還有一個是外宣部門會。會議主要兩個議題,第一,要求各個部門追查泄密人,到底是誰泄的密,懷疑肯定是內鬼,一旦查出要嚴懲。第二,跟外宣部門商量如何應對媒體採訪,堅決要求任何人未經同意情況下不得接受媒體採訪。這也是近期媒體採訪中石化廣東分公司所有人都說不清楚情況的原因。
後一個議題也算正常反應,畢竟是一家企業,有了醜聞趕緊找應對的措施也算是不為過。前一個議題是咱這裡的企業之正常反應,趕緊找出內鬼以絕後患,免得這件事繼續出問題,以及把以後出問題的地方堵住。
這就是小利益集團的典型做法。按說中石化無論是哪個分公司都是國企,是國家的企業,據說也是所有老百姓的企業,但這種說法在經濟學上是不能成立的。所有人所有就等於誰都沒有,最後就變成了產權不清的管理者所有。也正是這些名義上沒有所有權的管理者,成了一個小利益集團,把控著這些龐大的國有資產。他們也就必然需要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與交易體系,這個體系要是出現了漏洞———比如說出現了一個內鬼———就等於是出現了一個面對公眾的污點證人,整個小利益集團就有崩潰的危險。
這是因為雖然是把持著這些企業,但畢竟還有個國企的名頭掛在那裡,玩得太過分就會被踢出局。利益集團里有小利益集團,各個利益集團的目標雖然一致,但在實現的方式與站立的位置上還是有所不同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內鬼一出,馬上就可以引發調查的原因。
這種反腐的方式當然是令人悲哀的,沒有一個合理的監督渠道,我們的反腐雖然常態化,但腐敗也已經常態化了。而最有威懾力與轟動效應的,不是二奶反水就是內鬼深喉,比之撞大運、中彩票都難得的機會居然總是這么有效,恐怕真是國民的悲劇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