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表

生命表

生命表:在生態學中,指死亡表和壽命表,用於簡單而直觀地反應種群存活和死亡過程的統計表。在人口學中,又稱“死亡表”(MortalityTable)和壽命表,是對相當數量的人口自出生(或一定年齡)開始,直至這些人全部去世為止的生存與死亡記錄。

定義

人口學定義

生命表生命表

通常以10萬(或100萬)人作為0歲的生存人數,然後根據各年中死亡人數,各年末生存人數計算各年齡人口的死亡率、生存率,列成表格,直至此10萬全部死亡為止。生命表上所記載的死亡率、生存率是決定人壽保險費的重要依據。是反映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區域人口生存死亡規律的調查統計表。即追蹤一批人,逐年記錄該人群的死亡人數,得到該人群從出生到死亡為止的各年齡死亡率,並進一步構成表格式模型,稱為生命表。

種類

平均預期壽命

也叫平均壽命。指0歲年齡組人口的平均生存年數。它是生命表中的重要內容,是國際上用來評價一個國家人口的生存質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醫療水平的顯著提高,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口平均壽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根據有關部門統計,到本世紀末,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可提高到72~73歲。

平均余命

也稱生命期望值。是指某年齡人的余命的平均值。即某年齡開始到死亡為止的平均存活年限。比如從60歲開始到死亡為止,人的平均存活年限為18年,那么60歲人的平均余命就是18年。平均余命與平均壽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對0歲人來說二者是一致的。平均余命的概念和數值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測算中的重要依據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