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跳穴

環跳穴

環跳穴(GB30)是足少陽膽經的經穴,穴近髖關節。故又稱髖骨、環谷、髀厭、髀樞、樞中、樞合中。穴名之意的“環”為圓形、環曲;“跳”,跳躍;穴在臀部。主下肢動作,指下肢屈膝屈髖環曲跳躍時。足跟可觸及此穴,故名。同時經此穴治療可使下肢疾病好轉,做環曲跳躍運動。此穴出於《針灸甲乙經》是足少陽、太陽經之交會穴。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骨裂孔的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側臥屈股位,在股骨大轉子最高點與骶骨裂孔的連線上,外1/3與中1/3的交點處取穴。

基本信息

(圖)環跳穴 環跳穴

環跳穴(GB30)是足少陽膽經的經穴,穴近髖關節。故又稱髖骨、環谷、髀厭、髀樞、樞中、樞合中。穴名之意的“環”為圓形、環曲;“跳”,跳躍;穴在臀部。主下肢動作,指下肢屈膝屈髖環曲跳躍時。足跟可觸及此穴,故名。同時經此穴治療可使下肢疾病好轉,做環曲跳躍運動。此穴出於《針灸甲乙經》是足少陽、太陽經之交會穴。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骨裂孔的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側臥屈股位,在股骨大轉子最高點與骶骨裂孔的連線上,外1/3與中1/3的交點處取穴。

概述

(圖)環跳穴 環跳穴

別名:臏骨,髖骨,分中,環各,髀樞,髀厭。

穴義:膽經水濕在此大量氣化為天部陽氣。

位置:在臀外下部,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

局部解剖:內側為臀下動、靜脈。分布著臀下皮神經,臀下神經,深部為坐骨神經。

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現多用於坐骨神經痛,髖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等。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的水濕及天部的陽氣。

運行規律:地中水濕滲入脾土之中,天部之氣則外輸人體各部。

名解

(圖)環跳穴 環跳穴

1、環跳。環,一種園形而中間有孔的玉器或一串連環中的一節,此指穴內物質為天部肺金特性的涼濕之氣。跳,跳動也,陽之健也,指穴內陽氣健盛。環跳名意指膽經水濕在此大量氣化為天部陽氣。本穴物質為居髎穴傳來的地部水濕,至本穴後,水濕滲入穴內豐滿的肌肉之中並氣化為天部的陽氣,穴內陽氣健盛使人在如,故名環跳。

2、臏骨。臏,膝蓋骨也。骨,腎氣也。臏骨名意指本穴地部的生髮之氣旺盛,使人體的活動如膝關節般運轉自如。理同環跳名解(古有臏刑,即切去膝蓋骨使之不能行者,而穴名之臏者取義則正相反)。髖骨名意與臏骨同。

3、分中。分,分而散之也。中,與外相對,指內部。分中名意指穴內氣血在此分而散之。本穴物質為居髎穴傳來的地部水濕,至本穴後地部水濕氣化並散於穴外,本穴如同膽經氣血的分流之處,故名分中。

4、環各。環同上解,指穴內物質為肺金特性的涼性水氣。各,指穴周各部。環各名意指膽經的涼性水氣在此輸向髖之各部。理同環跳名解。

5、髀樞。髀,通脾,指穴內的肌肉部位。樞,門戶的轉軸也。髀樞名意指穴內的肌肉層次中大量氣化陽氣並輸向穴外各部。理同環跳名解。

6、髀厭。髀,通脾,指穴內脾土。厭,厭惡也。髀厭名意指膽經上部經脈下傳的水濕太過則為穴內的脾土所不喜,故名髀厭。

穴位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臀肌筋膜、臀大肌、坐骨神經、閉孔內肌(腱)與上下孖肌。皮膚由髂腹下神經的外側支和臀上皮神經的雙重分布。皮下筋膜發達,富有纖維和脂肪組織,臀部的後下部有肥厚而緻密脂肪形成脂肪墊。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神經由骨盆出閉孔內肌上方的梨狀肌下孔。該點的體表定位在骨客後上棘與坐骨結節連線的中點;向下則投影在坐骨結節與股骨大轉子連線中點稍內側。坐骨神經的內側有股後皮神經、臀下神經,血管及陰部神經、血管等。神經下方的閉孔內肌腱及其上下方的上下肌均由骶叢的肌支支配。

定位

(圖)傳統定位法 傳統定位法

環跳穴又稱髀厭、髀樞、環谷、樞中等,為足少陽、太陽二脈之會,它是治療腰腿疾病重要的穴位,要想取得理想的療效,取穴準確與否,針感能否傳導至足至關重要。《靈腧·經絡篇》曰:“膽足少陽之脈……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在這裡的髀厭即環跳穴,後雖經歷代醫學家的系統整理,但對環跳穴仍無準確的定點,均曰此穴在髀樞中。至1961年由南京中醫學院針灸教研組編寫的中醫學院試用教材《針灸學講義》(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才正式提出環跳穴側臥,伸下足,屈上足,在大轉子與督脈腰俞之直線上近大轉子側1/3處陷中取之,針一寸五分至二寸五分。然而在臨床上,如不問病情及患者體形的胖瘦,亦不論取穴方便與否均照搬屈上腿伸下腿取之,其針感不易傳導至足,更不利下肢另一要穴—委中的針刺。針刺環跳要想獲得理想針感就應該視病痛部位不同而採用不同的體位,形體的胖瘦有異取穴亦應該有別,如此求實方能使針感傳導至足而獲得良好的效果。

(1)先用傳統的取穴方法即先刺骨大轉子最高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中外1/3交點處,直刺2到3寸深時作均勻提插手法,觀察針感是否傳導至足(簡稱傳統取穴法)。

(2)再針刺股骨大轉子最高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內3/5與外2/5的交點處,直刺2到3寸深時作均勻提插手法,觀察針感是否傳導至足(簡稱新法取穴法)。

實驗:用傳統取穴法的200針中,體形偏瘦者28例,有25例針感傳導至足,占89.3%;體形偏胖者23例,針感均未傳導至足;正常體形者149例,有6例針感傳導至足,占4.0%。用新法取穴位法的200針中,體形偏瘦者28例,有3例針感傳導至足,占10.7%;體形偏胖者23例,全部傳導至足,占100%;正常體形者149例,有143例針感傳導至足,占96.0%。2種取穴方法比較經統計學處理,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