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與馬克思

瑪麗與馬克思

Bethan 《瑪麗與馬克思》,恐怕是我們這個年齡的人看過的,畫風最樸素的卡通片了。 所以,馬克思斷絕了與瑪麗的聯繫,開始了又一次的孤獨。

作品簡介

1976年,8歲的瑪麗·黛西·丁格爾(貝絲妮·惠特摩爾 Bethany Whitmore 配音)是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個小女孩,喜歡卡通片“諾布利特”、甜煉乳和朱古力。瑪麗的媽媽是個酒鬼,而在茶葉包裝廠工作的父親平日只喜歡製作鳥標本。孤獨的瑪麗沒有朋友,某一天心血來潮給美國紐約市的馬克思·傑瑞·霍羅威茨(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配音)寫了一封信詢問美國小孩從哪裡來,並附上一根櫻桃朱古力棒。44歲的馬克思患有自閉症及肥胖,碰巧也喜歡看“諾布利特”卡通片及吃朱古力。二人的筆友關係從1976年維持到1994年,期間各自經歷了許多人生起伏,直到成年的瑪麗(托妮·科萊特 Toni Collette 配音)終於來到紐約看望馬克思……
中文名: 瑪麗和馬克思
英文名: Mary and Max
發行日期: 2009年4月9日
導演: 亞當·艾略特 Adam Elliot
演員: 托尼·科利特 Toni Collette
菲利普·塞莫爾·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埃里克·巴納 Eric Bana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Renée Geyer
地區: 澳大利亞
語言: 英語

角色介紹

馬克思·傑瑞·霍羅威茨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配音)

馬克思馬克思
一個可以很有趣的人~工作間隙想像自己是拾荒機器人~他說:“表看我臉上沒笑 可我的腦卻在笑^^”讓人想起一張企鵝圖片下的註解:他們模仿的只是我笨拙的體態 ……
瑪麗·黛西·丁格爾 (貝絲妮·惠特摩爾 Bethany Whitmore 配音)
做了整容手術的瑪麗做了整容手術的瑪麗
討厭鏡子裡的自己 因為朱古力色的雀斑和屎色的額頭胎記 總聯繫著被取笑和欺負的記憶 她做了個選擇 但是發現並沒有真的改變什麼
瑪麗的父親退休前幹著每日重複的給茶包貼標籤的工作 除此之外只有把高速路上的死鳥撿回裝上人造眼 他剛剛開始選擇個感興趣的事做就遭遇了海嘯很快結束了生命 瑪麗的母親因為一向的飲酒渡日加上悲傷亡夫 誤飲了不該入口的類似酒瓶裝液體 隨夫而去

觀影感受

電影的開始如同《天使愛美麗》一樣介紹了兩個人的概況,色調一明一暗,故事便順著這兩抹色彩發展開來。瑪麗是生活在墨爾本的八歲小女孩,父親在一家茶包工廠工作,母親則終日酗酒。瑪麗的額頭有一個泥土黃的胎記,臉上還有很多雀斑,因此她一直遭到同學的嘲笑。馬克思,不是我們政治書上的思想家,而是一個生活在紐約的肥胖的,患有亞斯伯格症的44歲猶太人。他不停地換著工作,看不慣城市裡亂扔垃圾的人,不懂得人們的表情所代表的意義,與生活格格不入。
這樣的兩個人,原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但是瑪麗的一次心血來潮,卻拉開了一段長達數十年的友誼序幕。那天,瑪麗被媽媽帶到了郵局,隨手翻開了郵局的通訊簿,隨手記下了馬克思的地址,回家後懷著激動的心情寫下了她的第一封信,並寄去了她喜歡吃的朱古力。恰好,馬克思也喜歡朱古力,跟瑪麗喜歡同樣的動畫noble,他們那樣相似,都住在城市孤獨的角落,極度缺愛,都沒有什麼朋友,鮮有笑容,在旁人眼裡他們古怪難以接觸,瑪麗因額頭的胎記而生性自卑,馬克思患有精神病終日與虛構的朋友和金魚相伴。
兩個人的通信一封又一封,跨越了地域局限在虛擬世界的相遇讓他們找到了最了解自己的人,他們不停的通過信件傾訴著自己對於社會、愛情、友情、性和精神世界的看法和理解,並不斷的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喜好和經歷,訴說著自己平時無法說出口的一切並且互相安慰,一段真摯的友誼就這樣的升溫,等對方的信成了兩人生活中最值得期待的事情,在傾斜寒冷的世界裡兩個人“擁抱”在了一起,成為了彼此世界裡最忠誠的依靠。
馬克思的經歷要豐富一些,畢竟已經44歲了,所以當瑪麗提到一些敏感詞的時候,馬克思就如同被擊碎一般,嘴巴像被訂書器釘上一般說不出話,“你有被戲弄過么?”,“你有過愛么?做過愛么?”,這一句句帶著天真的疑問像刀子一般把隱藏在馬克思記憶深處的痛苦挖了出來,讓馬克思焦慮的同時不得不再次重新面對自己,他仿佛在瑪麗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童年,看到了自己蠢到不行的青春期悸動。
馬克思的童年也是從痛苦中走來,他的父親很早離世,母親因為受不了這個打擊而自殺,從此馬克思患上焦慮症自閉症,讀不懂人們愛的眼神,為了弄清人的表情而把每一個面部動作畫在小本子上並做上註解,開始貪吃朱古力,肥胖與日俱增。生活中沒有一個朋友,唯一的一條金魚,也常常沒有原因地死去,他還有一個朋友,是他幻想的noble動畫裡的一個人物,終日在他家的牆邊彈吉他或者看書。
年幼的瑪麗暗戀鄰居,渴望愛情,渴望“做愛”,但卻一次次被愛所傷,她對馬克思說“我知道愛情讓我痛苦不堪所有我不想嘗試了,我想愛情並不是為我而準備的”,她的一生充滿了變故,她失去了父母,失去了愛人,最後險些連馬克思這個朋友都失去了。
那是在瑪麗上大學之後,她主修精神病治療,希望能夠治好她唯一的好朋友。她的研究終於有了成果,瑪麗把她的第一本書寄給了馬克思,可是這引起了馬克思好多年沒有發生過的焦慮,他的情緒混雜,最後只將打字機的M鍵折斷寄給瑪麗。這段友誼就這樣,中斷了。瑪麗也開始了酗酒生活,頹敗低沉,最後連丈夫也離她而去。但最後馬克思還是原諒了她,因為馬克思堅信他沒有選錯這個朋友,他也只有這么一個朋友,而就在瑪麗幾乎對生活絕望的時刻,也正是這個老朋友的原諒,讓她重新站了起來,原來這匆匆而過的20年,兩個人的友誼早已被打磨的堅不可摧,這甚至勝過了瑪麗所擁有的愛情甚至親情。
《瑪麗與馬克思》,恐怕是我們這個年齡的人看過的,畫風最樸素的卡通片了。泥塑風格,在一開始可能會極度不適應,我們都是看慣了3D的漫迷,人物精緻的面孔,靈活的動作,早已在我們的腦海中刻下了深刻的動畫印象。而這部動畫中,人物的比例甚至都不合格,馬克思的肥大的褲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能不滑落的。可是,看到後來,我們會發現,這樣的粗糙,不就是我們生活的鏡像嗎?我們有沒有,甚至只一次,認真地觀察過身邊的世界?
初看這部電影或許會略感沉悶,但不要緊,請沉澱下你浮躁的心情,平心靜氣的看下去吧,這部電影足夠緩慢的擰乾你的心臟,直切你神經末梢以為被隱藏的完好的瘡疤,良藥總是苦口,如果說《飛屋環遊記》是一部脫俗的成人童話,這部電影就是剖析我們精神世界的手術刀。
每個人生來都孤獨,瑪麗和馬克思相似的孤獨,讓他們走到了一起,甚至可以說,瑪麗的現在就是馬克思的曾經,但是馬克思用他的生活經驗,使瑪麗避免了成為現在的馬克思。他教瑪麗告訴欺負她的人說,額頭上的胎記是說明以後天堂里的朱古力將全部由瑪麗掌管,於是瑪麗擺脫了同學的欺負;他告訴瑪麗,要得到愛,首先要愛自己,於是瑪麗終於跟自己喜歡的鄰居走到了一起。而瑪麗,在馬克思的心中還只是個想像的模樣。
馬克思始終沉浸在自己想像的生活里,當他想像的朋友從視窗跳出之後,他又想像出了一個另一個朋友那就是瑪麗。 當現實終於不再按照他想的方式進行的時候,他就真的恐慌了。所以,馬克思斷絕了與瑪麗的聯繫,開始了又一次的孤獨。當瑪麗給馬克思發來I'M SORRY的時候,即使馬克思想打個YOU ARE WELCOME回應,缺了M鍵,也打不出來了。再者,瑪麗的形象已經被馬克思撕毀,這么多年他相信的都是自己想的,這一刻都已經沒法想像,若她之前的都是謊言,同樣的字跡,就算換成I'M SORRY,也可能是同樣的謊言,也只有真正的看到時,才可能去相信可能是真的。
在現代的生活裡面,我們大多的人都在對著電腦聊天,習慣了這樣的方式,經常會說哈哈,呵呵,但打字的人真的笑了么?這個哈哈或者呵呵是開心還是尷尬還是無言以對呢,未知的事情太多,眼睛好像被蒙住了一樣。曾有人做過調查,一般打哈哈的很少有人在笑,大多是習慣性的打上。就更不要說馬克思,一個嘴上不笑,不代表心裡不笑的人。 在他遇到乞丐,聽到乞丐說SORRY,從乞丐的眼裡看到真正的SORRY的時候,馬克思一直都是在要求別人做自己想要的那個人,想像的那個人。自閉的馬克思,在這一刻,原諒了自己,也原諒了瑪麗。
“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是完人,你並不是完美無暇而我也是,人無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門外亂扔雜物的人,我年輕時想變成任何一個人除了自己,伯納德哈斯豪夫醫生說如果我在一個孤島上,那么我就要適應一個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說我必須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點和我的全部,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然而我們必須適應它們,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潔,而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菸頭,你的人行道象我一樣,但是沒有我的這么多裂縫。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會相交在一起,到時候我們可以分享一罐煉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通信重新開始,那個時候瑪麗已經失去了丈夫,在馬克思的幫助下,她重新振作了起來。一年後,她終於來到了紐約,來到了馬克思所在的城市,馬克思住的小房子。可是那時,馬克思已經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昂著頭靠在沙發上,手邊是一罐煉乳,那個他們要一起分享的煉乳。這或許是最好的結局,活在現實和想像之間,帶著現實的苦難去追逐夢想。也許若是馬克思還會醒著,那才是真的是把夢給叫醒,一切都會打破,打回了現實的原型,甚至可能都無法面對,也甚至就再站到凳子上,又回到從前的恐慌之中。
電影在中間有個伏筆,馬克思說他會把每封信熨好,放在一個特別的地方。當瑪麗揚起頭的時候,她的眼淚就掉了出來,整個天花板都是她的字跡,所有的信都貼在上面。直到馬克思閉上眼的那一刻看的都是她的信,整個的世界都是她。因為她是他最好的朋友,他唯一的朋友。在離去的時候,他終於不是孤獨的。
——這是我做的一期動漫推薦,資料有參考豆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