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特蕾莎

瑪格麗特·特蕾莎

瑪格麗特·特蕾莎,西班牙公主(1651——1673),神聖羅馬帝國皇后(1666——1673)。

基本信息

童年時代

瑪格麗特·特蕾莎1651年出生在西班牙宮廷。像她的家族中大多數孩子一樣,瑪格麗特也是西班牙和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近親結婚的產物,她的父親是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母親是瑪麗—安娜奧地利公主。同她同父同母的弟弟卡洛斯二世相比,瑪格麗特相當幸運,因為她沒有遺傳上哈布斯堡家族那些令人反感的體徵——雞胸、羅鍋、厚嘴唇,還有兩種可怕的精神疾病:歇斯底里和抑鬱。

瑪格麗特·特蕾莎的童年生活很幸福,她是她父親最喜歡的孩子,在一封私人信件中,腓力四世稱瑪格麗特為“我的快樂”。瑪格麗特公主因為委拉斯凱茲那些傳世的名作而著名,事實上,沒有那個人能像她那樣被統一為大師反覆描繪,而且每次都是作為繪畫的主題,她童年可愛的面容永遠被記錄在這些傑作中,而從中也可以窺見腓力四世對她的寵愛。

另一方面,作為西班牙王族的一員,瑪格麗特的命運是必須嫁給奧地利皇室的成員,鑒於她出身高貴,是國王的掌上明珠,她顯然應該得到神聖羅馬帝國的后冠。她未來的丈夫是哈布斯堡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從父系來說,利奧波德是他的堂兄,從母系來說,他是她的舅舅——這就是西班牙和奧地利兩國通婚的後果,事實上,從父母兩支來看,瑪格麗特本人的身份也很尷尬——她是自己的堂姐。

在德國

利奧波德長瑪格麗特11歲,從現在的觀點來看,他並不是公主合適的丈夫。腓力四世因為政治原因嫁出了自己最心愛的女兒,作為最後的贈禮,他申明瑪格麗特·特蕾莎,永遠是西班牙公主,不必放棄在西班牙的權利,一俟西班牙王位出現空缺,瑪格麗特可以將自己的王位繼承權過繼給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她的姐姐瑪麗亞·特雷絲公主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時都沒有這樣的待遇。

利奧波德一世非常寵愛瑪格麗特,據說,如果忽略年齡的影響,這對夫妻的生活也十分幸福。他們找到了共同的興趣愛好:藝術,並且生育了不少子女,結婚時瑪格麗特15歲,她的丈夫26歲,因此瑪格麗特在這段婚姻里一直像個孩子,她稱自己的丈夫為“舅舅”。

婚姻,子女和死亡

瑪格麗特·特蕾莎是利奧波德一世皇帝第一個妻子,他們於1666年在維也納成婚,共有6個孩子,其中只有瑪麗亞·安東尼亞公主活了下來。瑪格麗特15歲成婚,21歲去世,結婚六年生育了六個孩子,對一個年紀這么小的人來說是很困難的。多次懷孕、生育和流產使她非常虛弱,1673年她死了,利奧波德傷心欲絕。

頭銜

1651——1673,西班牙公主(Her Imperial Highness Infanta Margareta Theresa of Spain)

1666——1673,神聖羅馬帝國皇后(Her Imperial Majesty Empress Consort of Holy Roman Empire)

畫中人

如果沒有那些傳世的傑作,瑪格麗特·特蕾莎就會像其他默默無名的公主和王后一樣夾在歷史的人流中匆匆而過。沒有誰像她那樣被如此頻繁、如此反覆的描繪,委拉斯凱茲為她畫了4幅單人肖像,分別是3歲、5歲、8歲和9歲的瑪格麗特公主,其中以身穿藍黑色禮服的《8歲的瑪格麗特·特蕾莎公主》最為著名。這些肖像記錄了瑪格麗特公主成長的點點滴滴,也成就了委拉斯凱茲的藝術。此外,委拉斯凱茲的名畫《宮娥圖》(Las Meninas)繪於1656年,也把瑪格麗特公主放在了中間位置,作為主要人物加以表現。

瑪格麗特長大後最著名的一幅肖像作於1666年,作者是胡安·巴蒂斯塔,描繪了為父戴孝的瑪格麗特公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