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實在

理論與實在

科學實在論的辯護策略 語境實在論與科學進步 語境實在論的基本原理

圖書信息

作 者: 成素梅

叢 書 名:科學技術哲學文庫出 版 社: 科學出版社ISBN:9787030214522 出版時間:2008-06-01版 次:1頁 數:253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自然科學總論

內容簡介

“理論與實在”問題的研討是科學哲學的一個核心論題。本書基於對該問題的傳統哲學基礎和受到的科學挑戰、科學實在論的“科學映像”論證、“無奇蹟”論證與“逼真論證”、“操作”論證等的剖析,闡述了科學實在論與反實在論觀點分歧的癥結;基於對科學修辭與語境分析的反思,闡明了語境論的思維方式和語境實在論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科學進步的語境論生成模式;最後,通過對物理學家玻耳茲曼的圖像論、玻爾的整體實在論、薛丁格的準實在論和玻姆的非定域實在論的思想追溯,支持語境實在論的觀點。
本書認為,科學理論是在談論實在,而不是描述實在。只有在時代的語境中理解科學,才能避免狹隘;只有在動態的語境中把握科學,才能避免僵化。
本書適於科學哲學和物理哲學工作者、相關專業大學師生,以及科學哲學愛好者閱讀。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問題的根源
第一節 近代科學研究的哲學基礎
一 機械實在論的興衰
二 經典實在論的影響
第二節 當代科學研究提出的挑戰
一 引言
二 科學認識論與方法論的挑戰
三 統計因果性問題
四 全同粒子的統計關聯問題
五 微觀粒子的非定域性問題
六 量子測量問題
第三節 結語
第二章 科學實在論的辯護策略
第一節 科學映像的論證
一 “常識的”映像
二 科學的映像
三 兩種映像之間的關係
四 啟迪與問題
第二節 “無奇蹟”論證與“逼真”論證
一 斯馬特的論證方式
二 普特南的論證方式
三 波義德的論證方式
四 啟迪與問題
第三節 “操作”論證
一 解構關於理論的實在論
二 建構關於實體的實在論
三 啟迪與問題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典型的反實在論的觀點
第一節 勞丹對科學實在論的批判
一 解讀科學實在論
二 反駁“無奇蹟”論證
三 反駁“逼真”論證
四 勞丹對科學成功的論證
五 啟迪與問題
第二節 范·弗拉森的建構經驗主義
一 建構經驗主義的基本立場
二 對實在論論證方式的反駁
三 建構經驗主義的認識論與方法論
四 科學說明的語用學
五 啟迪與問題
第三節 柯林斯的相對主義的經驗綱領
一 產生背景
二 基本含義
三 影響及受到的批評
四 啟迪與問題
第四節 非充分決定性論題的挑戰
一 基本含義
二 基本類型及其相互關係
三 挑戰與問題
第五節 結語
第四章 兩類觀點分歧的內在本質
第一節 邏輯經驗主義的理論觀及其影響
一 邏輯經驗主義與20世紀的物理學革命
二 理論結構與理論實體的本體性問題
三 邏輯經驗主義的衰落與影響
第二節 科學哲學面臨的挑戰與非實在論
一 傳統科學哲學受到的外在挑戰
二 非實在論者的詰難及其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關於科學與哲學關係的理解
一 基本背景
二 哲學既是一階學科也是二階學科
三 哲學開始於科學停止的地方
第四節 EPR案例的哲學意蘊
一 問題所在
二 哲學反思
三 值得關注的幾點結論
第五節 問題與出路
一 兩類觀點各自存在的問題
二 科學實在論走出困境的可能出路
第六節 結語
第五章 語境實在論
第一節 新的方法論溯求
一 科學修辭戰略的啟示
二 語境的含義
三 語境分析戰略的功能與原則
四 結語
第二節 語境論的真理觀
一 真理:作為科學追求的目標
二 語境論真理觀的主要特徵
三 語境論真理觀的主要優勢
四 結語
第三節 語境論視野中理論與實在
一 理論的圖像隱喻觀及選擇標準
二 理論與實在的新關係
三 走向語境實在論
第四節 語境實在論與科學進步
一 語境論的思維方式
二 語境實在論的基本原理
三 科學進步的語境生成論模式
第五節 結語
第六章 物理學家的實在論立場
第一節 玻耳茲曼的圖像論
一 玻耳茲曼的學習與工作
二 玻耳茲曼的主要學術成就
三 哲學爭論中的孤獨者
四 玻耳茲曼的圖像論的基本內容
五 玻耳茲曼的圖像論的歷史地位
第二節 玻爾的整體實在論
一 量子觀察的意義語境
二 微觀客體與測量儀器之間的關係語境
三 量子測量現象的描述語境
四 結語
第三節 薛丁格的準實在論
一 波動實在觀的放棄
二 實在觀的調整
三 準實在論的實在觀
四 結語
第四節 玻姆的非定域實在論
一 量子客體的本體論語境
二 量子測量過程的整體性語境
三 量子世界與它的經典亞世界之間的關係語境
四 結語
參考文獻
·收起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