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學,闡釋學,接受理論

本書是西方高等學校生學習文學批評和理論的必讀著作,清晰易懂,被譽為批評理論的“普及本”。 全書的基點是:文學理論是由特定歷史階段決定的,20世紀七八十年代文學理論的變化發展都與20世紀60年代的社會現實有關。 本書的意圖是為那些以前很少了解或不了解現代文學理論的人提供一個比較全面的說明。

內容介紹

本書是英國著名批評家伊格爾頓的重要著作之一,作品簡明扼要地評介了20世紀後半期的各種理論流派,包括現象學,闡釋學,接受理論,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和女權主義等。為讀者勾勒出當代西方學理論的主要脈絡。本書是西方高等學校生學習文學批評和理論的必讀著作,清晰易懂,被譽為批評理論的“普及本”。
本書論述了20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的主要批評理論,在英美各大學頗受歡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理論在學術界越來越受重視,另一方面是伊格爾頓把這些晦澀的理論變成了比較通俗的語言,使人們容易讀懂,不必花很大氣力就能對各種理論的概況有所了解。 全書的基點是:文學理論是由特定歷史階段決定的,20世紀七八十年代文學理論的變化發展都與20世紀60年代的社會現實有關。 作者首先提出了“什麼是文學?”,通過追溯英國文學的興起和發展,說明文學的觀念實際上是個時代的觀念;然後,以此為出發點,分別敘述了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主要文學理論;最後,以西方馬克思主義觀點為指導得出結論:一切文學批評都是政治的批評。本書的意圖是為那些以前很少了解或不了解現代文學理論的人提供一個比較全面的說明。

作者介紹

特里·伊格爾頓,當代著名文學評家和文化理論家,現任曼徹所特大學英文講座教授。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伊格爾頓以“新馬克思主義”美學界和文藝理論評析當代西方各種美學和文學批評流派,分析和評價英美一些作家的作品,在當代美學尤其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界影響廣泛,主要著作有《莎士比亞和社會》《流亡者和移居者》《權力的神話:對勃朗特姐妹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批評和思想竟識》《活爾特·本亞明,或導向革命的批評》《文學理論概論》《批評的作用》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