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口岸

拱北口岸

拱北口岸(Gongbei Port)位於珠海市東南部,毗鄰澳門,是連線澳門與廣東珠海的口岸,“一國兩制”的交匯點。拱北是全國口岸重地,當年設立海關是以當時該地區的標誌性建築拱橋(舊址在珠海市水灣路海灣酒店旁)的“拱”字和北嶺的“北”字定名為拱北。 16世紀中葉,因葡萄牙殖民者竊據澳門,首次設關閘門;1887年4月2日,拱北關(洋關)正式成立; 1950年1月28日,拱北關更名為“拱北口岸”;1999年9月23日,拱北口岸遷建工程完成;2013年6月,拱北口岸改擴建工程竣工;2011年,首次超越羅湖口岸成為全國第一大陸路口岸。 2018年全年,拱北口岸客流總數達1.34億人次,同比增長約5%,連續第七年位居全國首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拱北海關老關閘大門 拱北海關老關閘大門

16世紀中葉,葡萄牙殖民者竊據澳門。明政府為防範和羈居澳葡人,“建關於蓮花莖,設官守之”,這就是後來的關閘門。

1688年,清政府在澳門設定了粵海關七大總口之一的澳門總口,這就是拱北關的前身。

1849年,澳門對應的檢查站稱為關閘設立。

19世紀八十年代,清政府於今炮台山設海關總管。

拱北口岸對應的澳門方面的關閘口岸 拱北口岸對應的澳門方面的關閘口岸

1887年4月2日,稅務司法來格(匈牙利人)到拱北接管了馬騮洲、前山等常關稅廠及其所屬的3個緝私卡,拱北關(洋關)正式成立,總關設在澳門。拱北關由光緒皇帝為之命名,設立海關是以當時該地區的標誌性建築拱橋(舊址在珠海市水灣路海灣酒店旁)的“拱”字和著名地點北嶺的“北”字定名為拱北關。

1909年,拱北關香洲稅廠成立。

1949年11月,解放軍大軍南下,石岐軍管會發布接管拱北關命令,並派鮑康堯為軍事特派員接管拱北關。

1950年1月28日,拱北關更名為“拱北口岸”;5月,原拱北關設在澳門的機構遷入內地。

鄧小平題字“珠海經濟特區好” 鄧小平題字“珠海經濟特區好”

1984年6月9日,國務院批准拱北口岸升格為廳局級機構,拱北口岸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同年底,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留下的“珠海經濟特區好”的題詞,振奮了一代特區拓荒者。

1990年,珠海市委,市政府決定遷建拱北口岸。

1992年6月,拱北口岸遷建工程奠基。

1999年9月23日,拱北口岸遷建工程完成;10月2日,拱北口岸新聯檢大樓投入使用; 同年,鄧小平題字被矗立在拱北口岸廣場。

拱北口岸夜景 拱北口岸夜景

2005年3月,拱北電子口岸建設開始,啟用出入境客車“一站式”電子驗放系統。

2010年3月,拱北口岸改擴建工程開始動工。

2011年,拱北口岸客流量首次超越羅湖口岸,成為中國第一大陸路口岸。

2013年6月,拱北口岸改擴建工程竣工;同月28日,在拱北口岸東西側新建的出入境聯檢大樓啟用。

拱北口岸與關閘 拱北口岸與關閘

2014年12月18日,拱北口岸實施延關措施;同年,經拱北口岸進出境的海內外旅客達到1.1億人次,超越羅湖口岸,成為全國第一大陸路口岸,拱北是珠海市人流最旺的地區。

2017年10月5日,拱北口岸自助查驗區增設的23條新型自助通道投入使用。

2018年6月30日,拱北口岸出境1號、2號廳,入境1號、2號廳建設的50條邊檢自助查驗通道已全部投入使用。

拱北口岸白天 拱北口岸白天
拱北口岸夜景 拱北口岸夜景
拱北口岸夜景 拱北口岸夜景

建築設計

拱北口岸衛星圖片 拱北口岸衛星圖片

拱北口岸是在澳門回歸前設計建造的。拱北口岸是中國內地通往澳門的國家一級口岸,也是中國第一大口岸。 該口岸核心建築是聯檢大樓,是一座大型民族形式的多層建築。該建築平面很大,有4萬平方米。底層專供進出關人員候檢、查驗、通關使用,其餘各層供聯檢職能機構及與之配套服務部門使用。

截至1999年10月2日,遷建後的拱北口岸占地16.2萬平方米,總投資4.7億元,建築面積8.5萬平方米。其中:聯檢樓(三層半)3.5萬平方米,免稅商場及走廊1.3萬平方米,進境查驗場5000平方米,出口報關樓及貨物查驗場1萬平方米,其它配套設施建築1.7萬平方米。聯檢樓設計日通關能力為旅客15-20萬人次,車輛8000輛次。

截至2008年,拱北口岸聯檢樓站點面積16.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5萬平方米。

截至2018年9月,拱北口岸總面積約1.6平方千米麵積。

拱北口岸平面圖 拱北口岸平面圖

運營情況

過境通道

拱北口岸廣場 拱北口岸廣場

1992年,拱北口岸設定旅客出入境通道66條。

2002年,拱北口岸設定旅客出入境通道66條,客車通道14條,貨車通道16條。

截至2008年,拱北口岸共設有旅客出入境通道126條,一站式客車通道10條,其中出入境各5條(包括出境鮮活商品通道1條),設定日通過能力達到15-20萬人次,車輛8000輛次。

截至2011年9月,拱北口岸已建設了70條旅客自助查驗通道。

2013年6月28日,新增旅檢通道53條,整體通過能力達到35萬人次。

2016年12月,拱北口岸已建成自助查驗通道180餘條。

截至2017年10月,拱北口岸自助通道總數達到191條。

2018年6月30日,拱北口岸新建50條自助通道,共有投入使用的自助通道總數達194條,是人工通道的4倍左右。

自助通道

自助通道過境 自助通道過境

自助通道需要有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電子往來台灣通行證(團隊旅遊簽注除外)、電子台胞證、中國電子護照中的一種,又年滿7周歲、身高1米2以上,辦證時採集了指紋並授權自助通關,請果斷選擇自助通道。邊檢民警提醒,在拱北口岸,中國電子護照只能在入境中國內地時使用自助通道,未在內地邊檢辦理過自助採集備案的港澳居民、台胞在首次使用電子台胞證時需在全國任一口岸自助通關採集點先辦備案手續,在拱北口岸,入境大廳勤務督導台前的自助採集便民點就可以辦理備案手續。

人工通道

拱北口岸人工通道分為中國內地居民通道、中國港澳居民通道、中國台灣居民通道、外國人通道、需扶助人員通道、外交禮遇通道和學童通道。

人工通道過境 人工通道過境

中國內地居民:持用中國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往來台灣通行證等發給內地居民證件的旅客(注意,持中國普通護照出境的旅客請排出境主廳21-22號中國護照專用通道。)

中國港澳居民:持用回鄉卡的旅客。

中國台灣居民:持用台胞證的旅客。

外國人:持外國護照的旅客

需扶助人員:65周歲以上長者、3周歲以下幼童、孕婦、殘障人士等需扶助人員,每位需扶助人士僅可有1名隨行人員。

外交禮遇:持外交護照或者符合禮遇條件的人員。

學童通道:特別為在澳門上學的14歲以下小朋友開設,開放時間和通道號分別是:每天早上7點到8點半間,出境大廳19-20號通道;下午4點半到6點間,入境大廳的18-19號通道(具體以通道顯示屏為準)。

拱北口岸效果圖 拱北口岸效果圖

運營時間

拱北口岸通關時間:06:00-次日01:00

拱北口岸出境2號廳開放時間:06:50-12:00

拱北口岸入境2號廳開放時間:16:00-21:00

交通運量

拱北口岸 拱北口岸

1979年,經拱北口岸出入境旅客219萬人次,出入境車輛為19.7萬輛次,貨物62.5噸。

2005年,經拱北口岸出入境旅客7202.1萬人次,日均19.7萬人次;車輛176.6萬輛,日均4838輛;貨運量13.7萬噸。

2007年,經拱北口岸出入境旅客7965萬人次,日均21.9萬人次;出入境車輛為200萬輛次,日均5891輛。

2011年1月23日,拱北口岸共驗放出入境旅客29.7萬人次,創造歷史新高。

2011年3月13日,拱北口岸共驗放出入境旅客30.1萬人次,打破歷史新高。拱北口岸通關人數已超過口岸設計容量的2倍; 同年上半年,拱北口岸客流量達4576萬人次。

2013年,經拱北口岸出入境旅客9897多萬人次,同比增加7.5%,出入境車輛260萬輛次。

2017年4月21日,經拱北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44.8萬人次,創單日歷史新高;2017年全年,拱北口岸通關人數超過1.28億人次,平均每天達35萬人次。

2018年2月15日-16日,拱北口岸共驗放旅客54萬人次; 同年4月21日,拱北口岸單日客流量突破44萬人次大關,再創歷史新高; 10月1日至2日,共查驗出入境旅客約79萬人次; 2018年全年,拱北口岸客流總數達1.34億人次,同比增長約5%,連續第七年位居全國首位。

交通線路

公交線路

拱北口岸公交分布圖 拱北口岸公交分布圖

據2019年2月珠海公交集團官網顯示,途徑拱北口岸附近共有拱北口岸站、拱北站、拱北(分站)站、城軌珠海站、拱北公交總站,主要開往香洲、金灣、橫琴等地。

出租汽車

截至2018年5月,出租汽車站場位於拱北口岸廣場東側。

長途汽車

截至2018年8月,珠海拱北通大客運站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拱北街道圍基路36號,共設有73條省際、市際客運班線,主要經營以珠三角的直達班車為主,開往廣州、深圳、中山等地。票務中心位於拱北街道友誼路2號,拱北海關旅客出入境對面。

鐵路線路

珠海站位於拱北口岸西側,是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三等站,為廣珠城際鐵路的起止站點。

價值意義

拱北口岸已陸續啟用了生物信息採集儀、智慧型人像識別系統等智慧型設備,運用大數據、智慧型化等科技手段,不斷提高口岸通關效率,打擊非法出入境活動,讓旅客通關更方便快捷,通關體驗更舒適。 (新華網 評)

拱北口岸在不斷創下旅遊流量新紀錄的同時,也以自身不斷的創新,實現了最為快捷的通關便利,見證了整個特區不斷走向開放的榮光。 (南方都市報 評)

拱北口岸俯視圖 拱北口岸俯視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