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鑲嵌工藝

珠寶鑲嵌工藝

包邊鑲是用金屬框(又稱鑲口或石碗)把寶石腰部包住的一種鑲嵌方法。 包角鑲是採用鑲爪包住寶石稜角進而固定寶石的鑲嵌方法。 繞鑲,是用金屬絲將寶石纏繞起來的鑲嵌方法。

目錄

有了鑲嵌技術,工藝師可以把金屬與寶石完美的結合起來!為了讓珠寶活靈活現地成為藝術品,上百年來一代代工匠們創造了許許多多珠寶鑲嵌方法,或烘托寶石的火彩,或將金屬託隱藏得天衣無縫。下面我們來見證下工藝師們高越的鑲嵌技術!

珠寶鑲嵌珠寶鑲嵌

一、 爪鑲

用托架上的預先設定的金屬爪,緊緊扣住寶石。最常見的鑲嵌方法。由二、三、四、五、六條金屬柱組成爪,在金屬爪上方開一個“7”字形缺口,將鑽石的腰部鑲在缺口中,壓緊固定鑽石。主要用於弧面形、方形有、梯形、隨意形寶石和玉石的鑲嵌。

珠寶鑲嵌-爪鑲嵌珠寶鑲嵌-爪鑲嵌

爪鑲製作方法
爪鑲也叫齒鑲、爪齒鑲,是K金首飾中最常見的一種方法。一般爪齒鑲製作方法是先做好寶托,然後焊寶爪,根據寶石高低確定其爪齒的長短,最後將寶石放入寶托,用寶爪固定石並嵌緊。但是如果用爪齒鑲的方法來鍍金剛鑽(包括其他翻面寶石),與一般寶石的鑲制方法有所區別。因為一顆金剛通常有58個翻面組成,鑲制後應儘量體現它的折射率。所以製作過程中,必須縮小寶托抬高鑽石,充分體現寶石的折光。
爪鑲的特點:
能最大程度的突出寶石,使鑽石更顯優美,佩戴感覺清新、突出。適用於圓形,橢圓形,方形,水滴形,心形及其他異形蛋面或刻面寶石。
根據鑲爪的數量可以分為二爪,三爪,四爪和六爪;根據鑲爪的形狀可分為三角爪,圓頭爪,方爪,包角爪,對爪,尖角爪,隨形爪等。

珠寶鑲嵌-爪鑲珠寶鑲嵌-爪鑲

虎爪鑲:
爪的形狀像三角及方形且鑲口底部呈U字型,因為他是用四個爪鑲爪小鑽石,對於鑲嵌小石來說是一種比較牢固的鑲法。

珠寶鑲嵌-虎爪鑲嵌珠寶鑲嵌-虎爪鑲嵌

二、包邊鑲

 包邊鑲是用金屬框(又稱鑲口或石碗)把寶石腰部包住的一種鑲嵌方法。
 多用於比較大的寶石戒面(如弧面型款式的紅寶石、藍寶石、月光石、翡翠等)的手工
鑲嵌。
包鑲的特點:最為牢固,一般對於大的素麵寶石常常採用包鑲的方法。

珠寶鑲嵌-包鑲珠寶鑲嵌-包鑲

包邊鑲製作方法
 包邊鑲是首飾製作常見的一種工藝。其款式很多,有全包邊、半包邊、單麵包邊等。包邊鑲的製作方法有襯樹絲包邊、硬包邊、大光圈等。其中襯絲包邊是最基礎的一種製作方法。
 襯絲包邊鑲傳統的製作方法沿襲至今。它是根據寶石的大小,用金屬條片分別做一個內圈和外匡,把做好的內圈貼放進外匡內,再用焊劑焊住。內外匡必須緊密無縫。焊接處平整乾淨,否則寶石很難入位。傳統的襯絲包邊鑲法比較繁瑣。它要重複二次做寶托,而且內外匡必須吻合不差分毫。尤其是小寶石包邊時,寶托圈成後,銼刀很難加以修整,因此,在製作速度上也大大減慢。

三、包角鑲

 包角鑲是採用鑲爪包住寶石稜角進而固定寶石的鑲嵌方法。
 有些寶石的腰部形狀是帶有銳角(或直角等)的橄欖形、水滴形、三角形、五角星形等形狀,人們出於特別保護寶石尖端部位的需要,將鑲爪位置選擇在稜角部位,使得鑲嵌既牢固、美觀,又可避免稜角的脆裂損壞,可放心佩戴,不易刮傷衣物。

珠寶鑲嵌-包角鑲珠寶鑲嵌-包角鑲

四、鏟鑲

 鏟鑲,又稱釘鑲,是利用金屬的延展性用鋼針或鋼鏟在鑲口的邊緣剷出幾個釘頭,再擠壓釘頭,卡住寶石的鑲嵌方法。 由於此法起的釘往往都較小,不可能剷出較大的釘,所以通常適合小於φ3mm的寶石鑲嵌。它分為預先打有針孔再在四周起釘的“釘板鑲法”和無孔起釘的“起釘鑲法”兩種方式。釘版鑲石在已經開好釘孔的首飾托架上進行鑲嵌;起釘鑲是在沒有釘孔的首飾托架平面上由操作者根據托架基材平面的具體寬度,厚度確定小石的大小及落石孔位,再畫線,排石,鑽孔,最後進行起釘操作。 釘鑲的特點:根據釘鑲的排石方法可以分為線性,三角形,梅花形,規則群鑲和不規則群鑲等;根據釘鑲時釘與寶石的相互配合方式,可分為“三釘一石”,“四釘一石”,“六釘一石”(既梅花釘)。珠寶鑲嵌-釘鑲

五、群鑲

群鑲,是在一個造型面上多次使用鏟鑲技藝,將許多小粒寶石都嵌於這個平面(或曲面)上,形成一個寶石群體“面”狀的鑲嵌方法。群鑲根據鑲嵌工藝的不同可分為槽鑲、起釘鑲、齒釘鑲和光圈鑲等。

珠寶鑲嵌珠寶鑲嵌

1、槽鑲:利用金屬卡槽狀卡住寶石腰棱兩端的鑲嵌方法。可根據款式利用圓形、方形、長方形、梯形等碎鑽進行群鑲。槽鑲在裝飾上比較突出線條,給人以高貴、華麗之感。
2、起釘鑲:又稱硬鑲,是在首飾金屬面上憑手工雕出一些小釘來鑲住寶石的一種方法。根據雕出的金屬釘的圖案可分為三角釘、四方釘、梅花釘、五角釘等。
起釘鑲隨意性很強,鑲嵌師可創造性的在首飾上發揮製作,鑲嵌圖案裝飾性強,但工藝主要由於手工雕琢完成,工藝難度大,技術要求高。
3、齒釘鑲:是介於齒鑲和起釘鑲兩者之間的一種鑲嵌方法,主要利用已有的金屬小齒在近根部來鑲住寶石,以齒代釘,效果與起釘鑲相同。齒釘鑲克服了起釘鑲手工起釘較小、不夠飽滿、工藝技術要求較高的缺陷,但鑲石和大小都已固定,無起釘鑲那樣隨意、靈活。
4、光圈鑲:又抹鑲、桶鑲,工藝上類似於包鑲,寶石深陷入環形金屬石碗內,邊部由金屬包裹嵌緊,寶石的外圍有一下陷的金屬環邊,光照下猶如一個光環,故名光圈鑲。又可分為光圈鑲和齒光圈鑲,齒光圈鑲則是在金屬環邊上,用手工雕出幾個金屬小齒來鑲住寶石。光圈鑲由於金屬光環的存在,在視覺上給人感覺到寶石增大了許多,而且圓形光環也有一定的裝飾性。
群鑲多是配合齒鑲和包鑲進行的,一般利用齒鑲或包鑲鑲嵌主石,加以群鑲鑲嵌副石(碎鑽)相襯,猶如眾星捧月,更顯示出首飾華麗高貴、富麗堂皇之氣派。現代的鑲寶首飾中基本都配有群鑲,尤其是在一些高檔、貴重的鑲寶首飾中,群鑲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組合鑲:是指在同一寶石的鑲嵌上匯集了不同的鑲嵌工藝。可以是在主石鑲嵌中既有齒鑲,同時也有包鑲,如心形、水滴形寶石的鑲嵌中,利用齒包鑲鑲嵌頂角,後側則用齒鑲鑲嵌;也可以在群鑲中出現齒釘鑲加槽鑲等組合。組合鑲可不拘於傳統鑲嵌格式,鑲嵌形式變化多端,給人以新穎、獨特之感。

六、飛邊鑲

 飛邊鑲又稱義大利鑲,是一種包邊鑲與起釘鑲相結合的鑲嵌方法。
 在寶石的四周被金屬鑲邊圍住的同時,又被若干鏟起的小釘所固定。由於寶石周圍的金屬鑲邊比較低矮,不能完全包住寶石,所以鑲邊只起定位作用,而鑲釘才起固定寶石作用。寶石周圍的鑲釘數量可以為3、4、5或6個等。一般鑲釘數量越多,鑲邊上鏟起的鑲釘也越小。飛邊鑲主要用於翻面型寶石的鑲嵌。飛邊鑲可以保持原來尺寸,使寶石不易鉤掛衣物,也避免了包邊鑲造成的寶石腰部變小的情況。

七、軌道鑲

 軌道鑲,又稱為夾鑲或壁鑲或迫鑲或槽鑲。它是利用兩條中間對應位置上開有淺槽的金屬條帶,夾住一排寶石腰部的“線’’狀鑲嵌方法。
 它有兩種形式:其一是在金屬鑲口兩側車出槽溝,把寶石夾進槽溝的雙軌鑲嵌;其二是在金屬鑲口單側車出槽溝,另一側用爪鑲等其他固定方法的單軌鑲嵌。軌道鑲具有外觀線條流暢,分布整潔美觀的優點,更顯得豪華珍貴。

珠寶鑲嵌珠寶鑲嵌

八、打孔鑲

 打孔鑲,是將圓珠狀寶石或珍珠、琥珀等打孔後,用首飾托架上焊接的金屬針(或棍)來固定寶石的鑲嵌方法。
 珠狀或近似珠狀寶石、珍珠的鑲嵌,很難用爪鑲、鏟鑲或包邊鑲來完成。過去人們常常採用粘鑲法將其“鑲嵌”,其實此法只是用專用膠將寶石粘在金屬託架上,往往牢度不夠。現今人們喜歡改用打孔鑲工藝,其牢固程度就高多了

珠寶加工-鑲嵌珠寶加工-鑲嵌

九、無邊鑲

 無邊鑲,是通過首飾的金屬託架邊部擠壓作用,實現群鑲寶石的一種難度極高的鑲嵌方法。 無邊鑲並不是沒有邊,只是寶石之間沒邊,但首飾托架上有外圍邊。利用寶石間和寶石與金屬邊之間的擠壓來彼此固定。“六圍一”:又稱“七星盤鑽”的無邊鑲嵌鑽石工藝,去除了傳統的金屬託爪,利用群鑽與金屬邊緣的互相壓力將7顆同大小、顏色、淨度、切工的鑽石,天衣無縫的鑲嵌在同一個平面上,遠遠看去如一顆閃爍著更多耀眼光芒的完美大鑽。
珠寶加工-鑲嵌珠寶加工-鑲嵌

十、繞鑲

 繞鑲,是用金屬絲將寶石纏繞起來的鑲嵌方法。
 繞鑲常常用於珠形或隨意形寶石的鑲嵌。有些藝術首飾和流行首飾也採用這種方法,為的是追求特殊的藝術效果。

珠寶加工-鑲嵌珠寶加工-鑲嵌

十一、蠟鑲

 蠟鑲工藝,是把寶石直接鑲嵌在蠟模上,然後植樹、灌漿、澆鑄。得到已經嵌有寶石的鑄件,再經過修整和拋光,就成為完美的鑲嵌首飾的工藝。
 適宜採用蠟鑲工藝的寶石只有有限的幾種,如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石榴石以及立方氧化鋯等,它們必須能經受高溫的衝擊。

十二、藏鑲

又稱抹鑲,是把鑽石鑲嵌在金屬較厚貨面積較大之部分,鑽石的亭部不會外露,是一種非常穩固和持久的鑲嵌方法。由於這種鑲嵌法沒有爪子,令飾件看來平滑和乾淨,特別適合日常佩戴的飾件。

十三、柱鑲

屬於復古風格,纖細的金屬條將每一顆寶石獨立分開,寶石側面露出的部分折射出美麗的光芒。

珠寶加工-鑲嵌珠寶加工-鑲嵌

十四、微鑲

是在顯微鏡下用特殊的工具對小鑽進行鑲嵌的一種方法,分釘鑲微鑲,虎爪微鑲,企片加爪等等。鑲嵌技術同釘鑲技術基本相同,都是用小鑽石鑲成,但微鑲的釘比釘鑲小許多,鑽石互相間的鑲嵌很緊密,故不顯金屬。微鑲的表面看上去全由鑽石鋪平。優點是見石不見金,讓鑽石的火彩達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微鑲基本上可取代傳統的釘鑲,用微鑲的方法鑲出來的首飾比釘鑲的工藝精美得多,因為微鑲的邊鏟得直且光滑,釘也比較細,清晰且圓。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