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如

王自如

王自如,ZEALER(載樂網路科技)創始人,1988年生於齊齊哈爾,畢業於西安翻譯學院,後就讀於香港理工大學。王自如從2009年開始做數碼產品的開箱視頻,之後拓展到科技評論,迄今已完成近300個,現在每個視頻的訪問量在15萬以上。如今他辭掉幹了三年的工作,開始一門心思建立自己的科技媒體,且已拿到雷軍名下的順為創投基金的第一筆投資。2014年8月27日19:00,優酷網現場直播“決戰優酷之巔:羅永浩PK王自如”。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自如與母親王自如與母親

王自如1988年出生在齊齊哈爾,從小英語就有很好的底子,以至於沒有上國中就被翻譯學院破格錄取上了高中(英語成績尤其突出)。13歲一個人來到陌生的西安開始了自己的學業生活。一直就很獨立生活,很快就融入到了一群比他大2-3歲孩子的生活圈裡。高中的他不知道應該要好好學習。因為他的年齡畢竟還處於玩的階段。也一度出現數學分數極低而英語成績滿分的大差距。高中的他迷戀網路遊戲(奇蹟)晚上翻牆包夜,白天上課睡覺。坐在特座的他睡覺時,數學老師是從來不聞不問的,可也有令人驚喜的時候,數學考試不抄,竟然也考70多分,原來他下工夫學習了。就是這樣一個只要說做,只要下決心就一定會做到的人。

渾渾噩噩就到了高三,高考沒有多好的成績,當然第一志願還是選擇了翻譯學院(翻譯學院分三個校區:西區,統招生;東區,自考生;新區,英語好,有機會外出的校區)經過考試,他進入到了新區,這一步也就意味著他離出去的目標很近了。雖然當時還沒有那么多的想法,只覺得進到新區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環境。可他也還是每天晃蕩(說真的,沒見過他翻書學習)可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英語成績還就總是那么好!時間就是很快,大三了,的確是該要好好規劃自己的將來,學校也有了這么一個和香港理工大的項目,考試,過關,然後就去了香港繼續他的碩士研究生生活。

一年的理工大生活,讓他的知識面,想法,極度的擴大。09年11月順利畢業了,也開始茫然,回去呢?還是留下來。因為獨立,因為有思想,因為靈活,所以他到哪裡都能很快的適應,也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學會了粵語。奠定了他在香港生活的基礎。香港的確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信息傳播速度快,讓他從中看到了很多內地缺少的部分。所以對於一個思想轉變快,接受能力強,喜歡接受新鮮事物的他,留到香港的確是一件好事情!可是生活是無情的,工作一樣難找,三個月的時間每天都是發簡歷,看信箱,奔波於城市中,最終的一個面試讓他找到了工作,雖然和他的翻譯專業沒有一點聯繫,看來這個公司給了他很大發展空間。

人物經歷

早期經歷

王自如王自如

2003年,王自如在西安念高中,他擁有了第一部手機諾基亞8250。他覺得這款擁有蝴蝶造型鍵盤的藍屏手機實在太漂亮,“如果把螢幕加大變成彩屏的會再買一部”,但很可惜一直沒等到。8250讓王自如喜歡上了手機,但那時候的機型沒什麼可玩的。從摩托羅拉V3起,他開始刷字型檔、換殼,以至於把字型檔燒了,排線也被撬斷。V3過後換了台WindowsMobile5.0系統的多普達M700,開始邁入智慧型手機領域。

對於為什麼開始做視頻評測,王自如稱是受到朋友的鼓勵,但“原動力還是喜歡”。他在自己做視頻之前已經看了很多年別人的開箱、評測視頻。當買了第一台電腦,他覺得這是個“大件”,便拍了視頻,然後在遠景和威鋒論壇各發了帖子,並開始自己炒自己點。結果大家都覺得他做得不錯,24小時達到1000瀏覽量,在搜尋引擎搜尋關鍵字,他的帖子也是排名第一。王自如說這件事給了他從來沒想過的成就感,“長這么大沒做什麼事情讓自己刮目相看,但這件事改變了我”。自此,王自如便從一個玩票的心態,逐漸走上了視頻評測這條路。

至於玩上微博,王自如說,是因為朋友的一句話:“你要是到微博,影響力絕對不止這樣。”當時的王自如對社交網路並無概念,但很快便嘗到了甜頭:剛開始在優酷時一天有兩三個訂閱,兩三萬。他還記得在微博最多一天漲了7000個冬粉。王自如亦表示,日後會多個平台發展,給用戶更好的視頻感受。

跟多數擁有各種酷炫網名的網友不同,王自如從第一個視頻開始就是實名、露臉。他不擔心隱私問題,“誰認識我啊?”。他覺得實名代表一種對言論負責的態度,也表達了他的一份真誠,他認為這也是其冬粉黏性比較高的原因。

香港學習

王自如在小米2發布會上王自如在小米2發布會上

王自如2008年大學畢業,來到香港繼續攻讀碩士學位,2009年開始第一份全職工作。香港得天獨厚的市場讓他能較內地更快拿到最新的數碼產品,但與此同時,他為此付出了更多的時間和金錢。

王自如說剛開始做視頻那會,誰也不認識他,廠商更不可能給他發產品做評測,所以全是自己掏錢買。這兩年他為數碼投入了總共30萬港元,還背負著銀行20多萬港元債務,他說這事兒誰都不知道。

王自如坦誠道,“有人說你真有錢!是不是富二代?其實我不是,剛畢業我就欠了1萬多,剛參加工作的前兩個月工資全用來還債了。”王自如說,任何一個年輕人,剛參加工作是不可能那么有錢的,除非是富二代,而他在香港念書的最後兩個月,他母親已經停發了他的生活費。

為了節省評測成本,他想了個辦法——代購。先墊錢購買產品,開箱評測完後再帶到深圳寄給網友。由於他不收代購費,還得搭上路費、郵費,且經常附送些小配件,這種方法其實是賠錢的。“不多,每個賠兩三百塊吧,但可以讓我有新產品上手,如果全花錢自己買,估計得花六十萬都不止”,他說。他也會接一些外包業務掙點外快,比如廣州電信就曾邀請他拍攝內部培訓視頻,iOS和Android各15分鐘,開價3000元。結果他把80%的設備運到廣州拍了整整兩天,最後剪輯出一個小時的視頻,算了算還不如在香港跑個場子演個講。他說不圖這點錢,但答應了人家就一定要把視頻做到最好。

隨著名氣的增大,一些廠商如諾基亞、LG、小米等已經跟他建立了聯繫。即使這樣,王自如視頻評測的平均成本依然是200-300港元/個,不含電費。

創業時期

王自如在參加冰桶挑戰賽王自如在參加冰桶挑戰賽

談到創業,王自如說希望做有自己觀點,能正確引導數碼消費者的媒體。他提到以跑分見長卻毫無趣味性可言的DPReview,希望借鑑其學術性,增加自身的權威,然後從技術角度剖析產品的優劣,再還原到生活上。他表示如果只剖析技術的話,對於媒體而言,實際上只完成了一半。

王自如認為一些媒體過度強調技術參數,卻忽略了產品本身的真實體驗,以及對使用者生活產生的影響。他也一直強調保持數碼產品的原廠性,他早已不再刷機、越獄。他認為一天到晚刷機,實際上偏離了生活的本質,且極其浪費時間。而他接下來需要將這些觀點在自己的媒體上傳達給消費者。

王自如坦言在決定創業前是做了兩手準備的,“沒錢窮創業,有錢富創業”。好在已經拿到第一筆投資,錢的問題解決了。但基於對成本的考慮,他暫時離開喜愛的香港,將項目設定在深圳。

王自如的創業團隊還是一半全職一半兼職,核心團隊就三個人,他說應付前期事務足夠了。王自如表示不再使用之前的Techmessager——這個名字太長,且不太容易被國人記住,新名字叫Zealer。內容形式仍會以視頻為主,但不再局限於此,而且考慮離開優酷——他實在無法忍受片頭長達15秒且無法跳過的廣告。他也在考慮逐步減弱其個人特性,因為他要做的不再是一個個人媒體。

王自如跟兩位合伙人住在香港紅磡的一間50平米的兩居室公寓,他住客廳,工作檯就在客廳的窗邊。屋內相當擁擠,王自如說這在香港已經是豪宅。他每個月給自己發3000港元的工資,說這其實僅僅夠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王自如說,很多人跟他說想走這條路,或想跟他乾,但他勸對方慎重考慮,因為這條路會很難。

獲得投資

Zealer發布官方聲明,承認雷軍名下順為基金為天使投資方,並表示資方不參與Zealer的業務與管理。

王自如王自如

Zealer官方聲明如下:

1.雷軍名下的順為創投基金確為ZEALER的天使投資方,屬正常商業投資行為;

2.資方無董事會席位,不參與ZEALER的業務和管理;

3.ZEALER的立命之本就是對產品測評的一貫態度,即“獨立、客觀、公正”,這一點不曾也絕對不會改變。

信息顯示,Zealer所屬公司深圳市載樂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雷軍任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的順為中國網際網路基金占股25%。

考慮到順為占股25%,對於以上聲明,謹適用於書本邏輯。

之前36氪在專訪王自如時,對於ZEALER的定位,王自如表示評測視頻只是一個載體,除了傳達電子產品本身外,希望提供的是一個類似“手機百科知識”和“電子消費調查報告”這樣的效果,例如通過一個HTCONE的視頻,是可以了解到HTC的態度,與三星之間的優劣,以及諸如5GWIFI等前沿的科技。因此王自如頗有自信的表示,即便在看ZEALER視頻之前已經看過很多評測視頻了,但ZEALER依舊會給你一個全新的感覺。

除了大家關心的投資訊息外,對於接下來會出現的視頻,王自如表示正在籌備LeapMotion、紅米手機,以及諾基亞Lumia1020的視頻。不過由於ZEALER一貫對於視頻質量的要求,進度仍就比較緩慢。

和大多數初創團隊一樣,ZEALER團隊現總共有13個全職員工(有一個妹紙),在深圳租了一套民宅辦公。除了每個視頻前的廣告外,ZEALER也並沒有很清晰的商業模式。ZEALER在創辦早期拿了200萬的天使投資,主要靠這筆投資在支撐。不過王自如並不擔心盈利問題,ZEALER團隊主要的成本來自人力和設備兩大部分,也沒有盈利方面的壓力。

主要作品

測評過的產品

HTC ONE M8、HTC ONE M7(國行)、微軟Surface、蘋果iMac、Macbook、iPad 2、New iPad、iPad Mini、iPhone 4S、iPhone 5、iPhone 5C、iPhone 5S、iPhone6、iPhone6 Plus、小米手機、小米手機 2、魅族MX、諾基亞 Lumia 920、諾基亞 Lumia 800、華為榮耀2、三星i9300、三星GALAXY Note II、黑莓Z10、魅族MX2、Google Nexus 4、索尼 Xperia Z、三星Galaxy S4、步步高vivoxplay、紅米手機、諾基亞 Lumia 1020、魅族mx3和小米3、Moto X、Vivo X Shot、LG G3、一加手機、Smartisan T1、魅族MX4、小米手機4,三星GALAXY Note 4,魅族MX4 Pro、MX5(2015年7月1日前)等。

社會活動

2014年5月24日,王自如在ZEALER2.0發布會上,有1800名到場觀眾里有小一半是從外地趕到北京。
2014年08月27日,王自如和錘子科技CEO羅永浩在北京參與“決戰優酷之巔”直播節目。
2014年11月,王自如受邀參加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節目錄製,擔任《青年中國說》演講嘉賓 。
2015年7月27日,王自如作為特邀評審參加深圳衛視節目《創客星球》節目。
2016年6月,王自如作為特邀嘉賓參加深圳衛視節目《共贏海上絲路》節目錄製 。
2016年10月,王自如亮相杭州“雲棲大會”,發表《科技第一CP的直播之路》演講 。
2016年11月,王自如作為嘉賓參加浙江衛視《我是創始人》節目錄製 。

獲獎記錄

個人
  • ▪2016-03-16 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畫” (獲獎)
  • ▪2016 30 Under 30 Asia (獲獎)

綜藝節目

王自如王自如

2015年7月27日登上《創客星球》,綜藝首秀嗆雷軍。

人物爭議

公開致歉

2014年9月1日,王自如在微博上,為錘子Smartisan T1視頻測評中出現的錯誤和誤導向觀眾和公眾致歉。

致歉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為視頻測評中出現的技術錯誤、拍攝方式和語言表述問題致歉。他列舉的幾處錯誤都是羅永浩27號對質時指出的,包括logo的工藝,保護開關作用、螢幕可視角度等。最後一項羅永浩曾經辯解說是為了“美感優先”,他表示“Zealer的測評是嚴肅的評論”,因此不應該為了鏡頭的美感而忽略了嚴謹性。

第二部分是向Zealer團隊成員致歉,王自如認為自己沒能將Zealer團隊的勞動成果在辯論中表達出來。

最後一部分是對未來Zealer一些安排的說明。王自如表示Zealer不再自稱第三方,在網站顯著位置和視頻中加入利益相關說明,講明Zealer投資人的情況。而且未來的測評,“測出來的是客觀真實的數據,點評一定是有Zealer態度的點評”。

同時,王自如還表示,面向廠商的收費諮詢業務叫停,未來會停止更新視頻休整一段時間。

致歉信公告

大家好,今天的視頻與測評無關。在 ZEALER 進入下一個階段之前,我希望能給所有關心我們的朋友一個認真、坦誠的交代。8月27號的直播辯論,無論對於 ZEALER 還是我本人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視頻辯論本來的目的,是公開透明地探討 T1 產品的問題以及 ZEALER 的測試方法,還觀眾以真相。但遺憾的是我沒能有太多的機會充分地表達我們的看法。

網路論戰

2014年8月初Zealer曾發布關於錘子手機T1的評測視頻,王自如在視頻中指出了錘子手機的一些產品設計問題以及散熱、漏光等可能存在的缺陷,試圖證明錘子手機並非羅永浩自稱的那么完美。這引發了羅永浩的強烈反彈,並“約斗”王自如於網路平台的視頻直播

事件詳情請閱讀(羅永浩PK王自如)

2014年8月27日晚,錘子手機創始人羅永浩與評測機構Zealer創始人王自如展開了一場公開式辯論對話。雙方就手機評測、商業模式和獨立客觀的問題展開犀利交鋒。以下是王自如在對話中的核心觀點:

關於評測是否獨立客觀:

1、Zealer這家公司依然是團隊控股,內容製作是完全獨立的;

2、在中國,嘗試做第三方獨立測評機構的,沒有一家能在手機廠家以外融資成功——但我們想走這樣的路,找到一家手機廠商以外的投資方;

3、我們的價值是把整個測試流程規範化,逐漸提高,讓手機行業的產品變得更透明;

4、媒體投資方和內容製作團隊完全獨立,這在國外是非常成熟的一種形式,為什麼在中國就不可能了呢?

5、我們不是裁判,沒有執法權。我們只是一個建議者的角色。

關於錘子手機T1的評測:

1、電源鍵放在上面是減分,且觸感非常硬,評測機遇到按鍵不回彈的問題;

2、T1中框對於前後玻璃面板的保護嚴重不足,玻璃面板細長開口跨度很大,相比蘋果手機,存在更大的隱患;

3、手機螢幕變大,導致在強度上做妥協,這是普遍現象。但妥協到什麼程度很關鍵。如果妥協到低於業內標準,我們認為是有問題的;

關於“人生的忠告”:

1、羅老師,我不是在教您怎么做人,我是在給您做產品提一些善意的建議。認真和敬畏之心體現在什麼地方?是體現在產品上的;

2、做產品完全憑藉自己的想法,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這是任性。

關於“職業道德”:

1、(錘子手機)諮詢項目報告過一次後,我們後續測試發現的問題,為什麼不可以隱瞞(說沒有問題)呢?

2、我不覺得這是職業道德問題。在發布測評視頻的時候,我首先負責的對象是觀眾,是這個產品;當我去做諮詢報告的時候,我負責的對象當然是你(羅永浩);

關於維修手機的配件來源:

1、我們維修蘋果手機的配件,是從深圳華強北的供應商渠道採購的。華強北是通過各種其它渠道,從工廠裡面出來的;

2、我可以保證我給用戶提供的配件全部是經過我們的質量嚴格把控的;

3、我們的供應商是華強北,我們的採購渠道是完全合法的,至於他們是否有問題,你可以去查他們的問題;

4、這是行業現狀,所有的手機都是這樣的,哪怕從國外買的手機也是這樣;

5、我不認為給用戶提供這樣的服務有什麼問題。而且我們中間加了一道把關程式,比市場提供更好的服務。到我們做大做好了以後,也可能跟蘋果合作。

關於專業度:

1、對於專業程度來說,我確實不如我們團隊的人。就像您(羅永浩)說的,自己不懂,都可以做手機,那么我們自己不懂,也不代表我們不可以測評;

2、我們團隊的其他的人都是有專業背景的,都是做技術出身的,也是有研發背景的;

3、我們整個測試方法正在申請專利,不可能把專利的東西公布出來;

4、在(靜電問題)上,(錘子手機)已經低於最低的國家標準了,五台手機測試,四台都沒達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