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愷鑾

民國22年11月,國民黨十九路軍愛國將領蔣光鼐、蔡廷鍇不滿蔣介石不御外侮政策,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福建事變”。 愷鑾連襟李立民,時任福建閩候縣長,急邀王愷鑾赴閩共舉大事,愷鑾星夜兼程趕往福建,參加這一革命義舉。 ”民國27年,含城被日本侵略軍占領,王愷鑾恥於做刺刀下“良民”,攜全家老小,避難駱集。


民國22年11月,國民黨十九路軍愛國將領蔣光鼐、蔡廷鍇不滿蔣介石不御外侮政策,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福建事變”。愷鑾連襟李立民,時任福建閩候縣長,急邀王愷鑾赴閩共舉大事,愷鑾星夜兼程趕往福建,參加這一革命義舉。
民國26年,抗日戰爭爆發,面對家國淪喪,山河破碎,愷鑾痛心疾首,感慨系之,曾賦詩明志:“五十韶華逐逝波,家亡國破繼無廬;生難殺敵非夫也,力不從心奈老何。”
民國27年,含城被日本侵略軍占領,王愷鑾恥於做刺刀下“良民”,攜全家老小,避難駱集。聞聽家中藏書及其所著《文心雕龍補註》原稿等著作被焚燒、撕毀、丟棄、散失,斯時,愷鑾捶胸頓足,涕淚俱下。此後,鬱鬱寡歡,憤懣不已,進而水米不進,臥床不起。是年秋,歿於駱集韋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