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新華書店

王府井新華書店

王府井新華書店始建於1949年2月10日,是與共和國同齡的大型文化企業。

聯繫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218號  

(圖)王府井新華書店王府井新華書店

聯繫人: 空缺 郵編:
聯繫電話:010-65132842  傳真: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書店網址: http://www.wfjbs.com.cn/ 註冊時間: 2003-12-11 15:23:00

歷史:毛澤東手書“新華書店”

王府井新華書店簡介

始建於1949年2月10日,是與共和國同齡的大型文化企業。

(圖)王府井新華書店王府井新華書店

王府井新華書店是與共和國同齡的大型文化企業。她始建於1949年2月10日,從那時起,在延安時期由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新華書店”的店招就高懸於書店門楣,成為王府井書店獨具魅力的文化標誌。為了滿足國內外讀者的需要,1970年4月22日,王府井書店建成了總面積達6300平方米的圖書大樓,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書城,成為代表國家形象的國際著名文化企業。2000年9月26日,王府井書店經過重建,建成了營業面積逾萬米的大型書城,在商賈雲集的王府井大街散發著獨一無二的文化氣息。

  王府井書店的發展傾注了老一輩革命家及各級、各屆領導的心血。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董必武、胡喬木、李鐵映等多次指示,要搞好“精神食糧的菜籃子”。從建店之日起,書店就肩負起傳播知識、倡導文明新風、展現中國圖書文化、進行國際文化交流的使命。王府井書店出色的完成了歷次重要政治文獻的首發工作,國外新聞媒體也通過王府井書店這一視窗,了解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熱點。讀者將書店視為知識的聖殿,國內同行將書店喻為“新華書店的‘延安’”,國外發行界將王府井書店喻為“共和國第一店”。

  53年來,王府井書店以建構品牌特色為核心,在工作中先後創造出“零遺憾服務”、“讀者熱線”等特色服務 ,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2002年1月1日,以王府井書店為龍頭破除條塊分割,實現資源重組,形成了以社科、經濟、文教、文學藝術、科技、旅遊、生活及音像製品為主的細緻、科學、齊全的圖書分類,圖書品種超過20萬種。新組建的王府井連鎖店充分發揮“共和國第一店”的品牌優勢,運用現代經營理念和先進行銷手段,再造大型國有文化企業的新形象。

  王府井書店以傳播先進文化,引導科學生活為己任,以滿足讀者的需要為追求,以實現企業的發展與振興為目的,必將在新的征程上取得更加輝煌的業績。

53年來,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進程,王府井書店在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國家主席董必武等眾多中央和北京市領導的關懷、支持下,經過幾次擴建、重建、重組,不斷地發展壯大。她始終以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豐富人民群 眾的精 神文化生活為己任;以構建品牌特色為核心,堅持"讀者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追求"的經營理念和"服務社會、服務讀者、服務出版單位"的企業宗旨;以經營規模大、圖書品種全、服務質量優而成為享譽中外的品牌名店 。

(圖)王府井新華書店王府井新華書店

金街文化紅旗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百廢待興,決策層卻對文化厚愛有加,派專人抓新華書店門市建設。2月10日,北平新華書店王府井第一門市部正式開業。這是新華書店在北平的第一個門市部。民眾踴躍,知名人士紛紛前來參觀,盛況空前。1950年,歷史見證了王府井書店的首度輝煌。

王府井書店從成立之日起,就有一種責任感:不斷增加服務項目,增加圖書品種,提高服務水平。1959年、1960年,王府井書店兩度榮登全國和北京市文教系統的先進榜,成為全國知名單位。如果說王府井大街是商賈雲集的金街,那么,王府井書店在數十年的洗禮中,一直很驕傲地守住了一個榮譽:金街上樹起的第一面思想文化紅旗。這面經受風霜雪雨考驗的文化紅旗至今仍在金街上、在億萬讀者心中高高飄揚。

(圖)王府井新華書店王府井新華書店

風雨書香未泯

新中國55載的歷程,充滿了坎坷和動盪,在變化中發展。與之同齡的王府井書店也不例外。經幾度更名,1979年元月被正式命名為“北京市新華書店王府井書店”。然而,中外讀者只習慣叫“王府井書店”。這可是公眾青睞的金字招牌。改革開放後,王府井書店生機無限。先是開架售書,給讀者自由選書的“綠色”通道。其次是擴展空間,與幾百家書店建立特約經銷關係,加快圖書流通速度。三是舉辦重點圖書發行儀式,或邀請名作家簽名售書,滿足各方讀者需求,提高書店知名度。

進入20世紀80年代,王府井書店圖書發行節節攀高,每年以20%的增長率遞增,年銷售額由1970年的200萬元猛增至1990年的近億元,是中國圖書零售業的“大哥大”。書店多次被評為全國書店系統紅旗單位和王府井商業街十佳商店,為中國的經濟文化建設作出了貢獻。據不完全統計,從1970年到1993年市場經濟概念進入文化產業,王府井書店共銷售圖書1.85億冊。許多優秀讀物、學術著作從這裡源源不斷發往海內外,銷書碼洋達3.73億元,實現利潤4000多萬元,上繳稅金1250萬元。

從1994年11月起,王府井書店進入長達6年的“寒冬”期和漂泊期。原因很“簡單”:北京市拆遷改造王府井大街。在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期間,十數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議案,呼籲改造金街要保留新華書店。北京市領導表態:王府井書店是國家級書店,是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的視窗,她的位置仍在王府井大街。11月13日,是王府井書店拆遷前的最後一個營業日。人山人海,店堂水泄不通,人們紛至沓來,與書店道別,購書,留言。打開塵封的10年前的圖像、照片和讀者留言,依稀可見當年非凡的場景。雖然“漂泊”、“寄宿”了六度春秋,畢竟,她在金街有了永遠的一席。可謂:風雨名店,書香未泯。

重張依舊風光

經六載拆遷重建,2000年秋天,王府井書店以嶄新容顏笑對讀者。9月26日,結束“漂泊”歲月的王府井書店,舉行重張盛典,賓朋盈門。青春煥發的書業老字號在世紀之交駛入快車道。

站在車來人往、繁華異常的王府井大街南段,總建築面積17525平方米、營業面積近萬平方米的現代書城令你仰止,她緊鄰東方廣場,是最具文化內涵的精神聖殿。她就是今天的王府井書店。內裝修豪華典雅,集購書、休閒、閱覽於一體,外觀莊重雄偉,樓頂高懸的依然是幾十年前毛澤東手書的“新華書店”四個大字。“新華”精神和新華旗幟仍在金街高揚。這是可以告慰幾代王府井書店人和億萬讀者的。

今日王府井書店,主要經營政治、經濟、文教、語言、少兒、體育、文藝、生活、科技等種類的書籍和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及進口原版圖書,部分期刊和文化用品的展銷使讀者不出店就能滿足多種需求。從傳統文化到高科技,佳作滿堂。常年可供圖書品種超過20萬,90%圖書開架,購書環境優美。這是過去王府井書店不曾有過的奇蹟。

今日書海航母

王府井書店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六層多功能廳是講座、報告、簽名售書等各種活動的最佳舞台,這是國內很多書城、圖書大廈沒有的。她成為王府井書店展示自身魅力的以社會教育為主的名片。僅2003年,在這裡舉辦的數百場專題報告、講座等文化行銷活動,使面積、品種不再具有“老大”優勢的王府井書店成為這一天地的“領軍者”,為書業界和社會各界交口稱讚。這個舞台的運轉使王府井書店在媒體中的提及率在全國書店、書城(大廈)中高居榜首。全面實現計算機管理,設購書

熱線及網上查詢、購書、結算等服務;一樓設多功能服務台,專門接待機關團體購書,實行購書、結算、郵寄一條龍服務,對外籍人士或特殊需要者,店裡安排專人導購、服務。每年,書店還為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供圖書定點和流動服務。

如果說20世紀90年代以前,王府井書店一直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書店,並因為成立最早、品種最全、服務最好而享有“新中國第一店”的美譽,那么,今天的王府井書店,已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王府井書店了。從2002年1月至2003年2月,北京的東城、崇文、西城、宣武、朝陽等城區的50家新華書店被“鎖入”王府井書店“門下”,創建目前中國書業最大的連鎖經營實體:北京市新華書店王府井連鎖店。讓人們領教了書業“巨子”的新風采。王府井書店連鎖店2004年的銷售目標是3.4億元

(圖)王府井新華書店王府井新華書店

文化氣息

 幾經搬遷、擴建、改造、重建,今日的王府井書店雖然有17000多平方米的建築面積、近萬平方米的營業空間,但已經不是單一場地、規模上的“大哥大”了。靠什麼取勝?這張名片怎么印發?王府井書店自有奇招。

2002年和2003年,王府井書店獨立或與有關單位、部門聯袂舉辦的各種講座、報告、諮詢、簽名售書活動的場數突破700場,顯示了一個發行企業在面向社會的文化教育中的功力和內涵,無論場數和質量,以及社會反饋評價,都堪稱國內同行中的“佼佼者”。

讀書人一定記憶猶新,在2003年“非典”肆虐京城的非常時期,王府井書店的手筆是針對銷售額下滑六成、讀者銳減的狀況,抓住一個“非典與閱讀”主題,大做服務文章。總經理王兆民說得好:在困難的時候,更要有“讀者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追求”的經營理念,並體現在深入、全面地為讀者服務之中,越是危難時刻,越要負起國有書店應有的社會責任。王府井書店在全力為讀者創造安全購書環境的同時,開通26條服務熱線,開啟網上圖書查詢系統,配備熱線送書專車送書給讀者,使百姓足不出戶即可了解信息、購買到圖書。快速推出“空中課堂”助學推薦書目,幫助學生完成在家學習的計畫,被媒體稱為引導社會讀書的無言老師。到了“六一”前夕,書店與11家出版社聯辦“讀一本好書、作一篇好文、繪一幅好畫,歌頌心中最美好的生活”的特別活動,活動吸引了眾多5至15歲少年兒童參加,使少兒讀物銷售翻番。6月中旬,王府井書店還與共青團、科協、新聞出版等部門推出“健康生活從讀書開始———2003年北京市民大型主題讀書活動”。活動期間,先後舉辦“科普互動活動文化周”、“健康北京、激情奧運———難忘‘7·13’”、“走進軍旅———戰士閱讀文化周”、“精讀清涼夏日享受濃郁書香———主題讀書活動”等,在社會樹起全新的品牌形象。

王府井書店的一系列活動,主要在周末進行,最多的一個周末多達16場。這在企業內部是一種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行銷策劃活動,在外部,則是京城乃至全國文化的亮點,深得各地讀者的好評。越來越多的出版社、名校和旅遊等部門與王府井書店合作。有一位教師讀者讚頌道:“王府井書店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為北京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王府井書店能成為京城文化名片的另一原因是,堅守先進文化陣地,在重要文獻發行中屢建奇功:都是專題專架,投入人力,突出發售。而逢“神五”升空等歷史性事件,都專門調動同類書,放顯著位置展銷,並組織多場相關話題的立體文化活動。2003年10月,在中國進行首次載人航天、神舟五號發射升空的時刻,王府井書店舉辦的“飛向太空———主題文化周”活動拉開了帷幕。此次活動包括:“中國‘神舟’載人飛船1:10比例的實體模型現場展示”;“科技創造人類文明、科技推動社會發展———科普專題圖書展賣”;以及由多位航天權威專家、學者、讀者組成的六場“神舟自述———大型讀者交流活動”,不僅在社會上掀起了科普圖書的銷售熱潮,同時也使人們在與專家的交流中,親身感受了中國航天事業所走過的曲折艱難的歷程,以及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的精神。當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創作室主任北方向讀者介紹完中國“神舟”號載人飛船飛天圓夢的壯美歷程之後,一名燈市口國小的學生,一邊讓北方為他購買的航天圖書籤名,一邊悄悄地告訴這位來自航天一線的作家,他的夢想就是想當一名航天飛行員,做楊利偉那樣成為遨遊太空的英雄。在一次次服務社會熱點的行銷活動中,書店成為了閱讀導向的載體和標誌。

王府井書店人在大量默默的工作中,始終平和平等對待讀者,使讀者感到親切、親近。

(圖)王府井新華書店王府井新華書店

共和國第一店

55年來,王府井書店接待過多少讀者?誰也說不清!人們從它這裡吸收精神的養分,獲得成功,內心自然充滿感激之情。青島一位薛姓讀者在留言裡寫到:“王府井書店,我永遠的老師與朋友!”許多專家、學者和職員、學生都認為王府井書店是自己成長的搖籃。旅居美國的郭女士每次回國,第一件事就是到王府井書店買書。剛從英國留學歸國的趙小姐最關注的是王府井書店在辦什麼活動,希望去聽一聽。王府井書店的魅力可見一斑。

京城和國內外的新老讀者可能不十分清楚,如今的王府井書店又壯大了,一躍成為中國目前書業最大的連鎖實體。因為過去一兩年,它把東城、崇文、西城、宣武、朝陽等城區的50家新華書店門店“攬入懷中”,成了北京市新華書店王府井連鎖店。這樣,王府井書店的品牌更突出了,真是名副其實的“共和國第一店”了

書店的歷史進程

從1953年就在王府井新華書店工作的成有清向記者介紹了書店的歷史進程:

1949年1月31日,北京宣告和平解放。根據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的命令,由徐邁進、蘆鳴谷組成代表組,接管了國民黨管辦的正中書局北平分局和獨立出版社,籌建新華書店在北平的第一個門市部。

2月10日,北平新華書店王府井第一門市部正式開業,毛澤東主席手書的“新華書店”匾額高懸門楣。

1950年,新華書店北京分店購買了王府井大街14號一棟四層樓房,王府井門市部遷入臨街一層營業,建築面積約600多平方米,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書店。

1979年1月,北京市新華書店正式命名該店為北京市新華書店王府井書店。而讀者仍習慣地稱這裡為王府井書店。

1970年4月22日,王府井新華書店第二次擴建後的圖書大樓正式營業。大樓共四層,一至三層對外營業,店堂面積3600平方米,比原來王府井新華書店大6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書店實行了開架售書,大大方便了讀者。從1970到1993年2月,書店共銷售圖書1.85億冊。

1994年兩會期間,十幾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議案,呼籲在改造王府井大街時,要妥善安排、保留新華書店。1994年10月31日,市政府領導明確表態,王府井新華書店位置仍然在王府井大街。

2000年9月26日,經過6年的拆遷重建,重新開業了。重建後的王府井書店總建築面積17525平方米,營業面積近萬平方米。樓頂仍然高懸毛澤東手書的“新華書店”四個大字。

王府井新華書店是與共和國同齡的大型文化企業

王府井新華書店是與共和國同齡的大型文化企業。她始建於1949年2月10日,從那時起,在延安時期由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新華書店”的店招就高懸於書店門楣,成為王府井書店獨具魅力的文化標誌。為了滿足國內外讀者的需要,1970年4月22日,王府井書店建成了總面積達6300平方米的圖書大樓,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書城,成為代表國家形象的國際著名文化企業。2000年9月26日,王府井書店經過重建,建成了營業面積逾萬米的大型書城,在商賈雲集的王府井大街散發著獨一無二的文化氣息。

  王府井書店的發展傾注了老一輩革命家及各級、各屆領導的心血。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董必武、胡喬木、李鐵映等多次指示,要搞好“精神食糧的菜籃子”。從建店之日起,書店就肩負起傳播知識、倡導文明新風、展現中國圖書文化、進行國際文化交流的使命。王府井書店出色的完成了歷次重要政治文獻的首發工作,國外新聞媒體也通過王府井書店這一視窗,了解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熱點。讀者將書店視為知識的聖殿,國內同行將書店喻為“新華書店的‘延安’”,國外發行界將王府井書店喻為“共和國第一店”。

  53年來,王府井書店以建構品牌特色為核心,在工作中先後創造出“零遺憾服務”、“讀者熱線”等特色服務 ,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2002年1月1日,以王府井書店為龍頭破除條塊分割,實現資源重組,形成了以社科、經濟、文教、文學藝術、科技、旅遊、生活及音像製品為主的細緻、科學、齊全的圖書分類,圖書品種超過20萬種。新組建的王府井連鎖店充分發揮“共和國第一店”的品牌優勢,運用現代經營理念和先進行銷手段,再造大型國有文化企業的新形象。

  王府井書店以傳播先進文化,引導科學生活為己任,以滿足讀者的需要為追求,以實現企業的發展與振興為目的,必將在新的征程上取得更加輝煌的業績。

王府井新華書店發展

  2000年9月26日,久負盛名的王府井新華書店,以現代化書城的嶄新面貌,重新屹立在商賈雲集的王府井大街上,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廣泛關注。 她建築面積一萬七千多平方米,用於營業萬餘米,現有圖書品種21.7萬種。她在服務工作實踐中創造出的"在崗一分鐘,敬業60秒"、"讀者熱線""青年文明號服務承諾卡"等深受廣大讀者歡迎。 為了全方位的滿足讀者的需求,王府井書店積極擴大圖書文化的外延,請進來、走出去,開創性地策劃組織了主題鮮明的文化活動,吸引了各界讀者的廣泛參與。

  2002年1月1日,北京市新華書店以王府井書店為依託,由東城、崇文、西城、宣武四個城區35家門店組成王府井連鎖店連鎖經營實體,時至2003年2月,已擴充到50家門店。她依靠現代網路技術,實現了"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統一標識、統一管理、統一信息、統一服務"。並由此形成全部架存圖書無倉儲的經營格局,讀者可在連鎖店的任何一家書店皆可查到各店的圖書品種,可享受到同樣的服務;如需補充添進圖書,只要點擊鍵盤,物流中心24小時內就會將所需圖書送達,極大方便了京城內外的讀者選購圖書。它標誌著一個運用現代經營理念和現代行銷手段打造的新型企業開始走向健康運行的軌道

53年來,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進程,王府井書店在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國家主席董必武等眾多中央和北京市領導的關懷、支持下,經過幾 次擴建、重建、重組,不斷地發展壯大。她始終以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豐富人民群 眾的精 神文化生活為己任;以構建品牌特色為核心,堅持"讀者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追求"的經營理念和"服務社會、服務讀者、服務出版單位"的企業宗旨;以經營規模大、圖書品種全、服務質量優而成為享譽中外的品牌名店 。

  2000年9月26日,久負盛名的王府井新華書店,以現代化書城的嶄新面貌,重新屹立在商賈雲集的王府井大街上,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廣泛關注。 她建築面積一萬七千多平方米,用於營業萬餘米,現有圖書品種21.7萬種。她在服務工作實踐中創造出的"在崗一分鐘,敬業60秒"、"讀者熱線""青年文明號服務承諾卡"等深受廣大讀者歡迎。 為了全方位的滿足讀者的需求,王府井書店積極擴大圖書文化的外延,請進來、走出去,開創性地策劃組織了主題鮮明的文化活動,吸引了各界讀者的廣泛參與。

  2002年1月1日,北京市新華書店以王府井書店為依託,由東城、崇文、西城、宣武四個城區35家門店組成王府井連鎖店連鎖經營實體,時至2003年2月,已擴充到50家門店。她依靠現代網路技術,實現了"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統一標識、統一管理、統一信息、統一服務"。並由此形成全部架存圖書無倉儲的經營格局,讀者可在連鎖店的任何一家書店皆可查到各店的圖書品種,可享受到同樣的服務;如需補充添進圖書,只要點擊鍵盤,物流中心24小時內就會將所需圖書送達,極大方便了京城內外的讀者選購圖書。它標誌著一個運用現代經營理念和現代行銷手段打造的新型企業開始走向健康運行的軌道。

熱門作者

張愛玲 亦舒 于丹 閻崇年 易中天 余秋雨
余華 楊絳 王小波 王朔 王立群 王躍文
蘇童 石康 天下霸唱 南派三叔  莫言 劉墉
劉心武 劉震雲 魯迅 林語堂 可愛淘 郭敬明
葛紅兵 賈平凹 紀連海 海岩 韓寒 二月河
都梁 渡邊淳一 村上春樹 池莉  滄月 安妮寶貝
           

熱銷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北京電子工業出 人民郵電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 中國青年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經濟管理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北京郵電大學出 機械工業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中華書局  復旦大學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中國紡織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貴州人民出版社  人民軍醫出版社 
         

合作單位

新浪讀書頻道 搜狐讀書頻道 TOM讀書頻道 qq讀書頻道 雅虎文化頻道
人民網文化頻道 和訊讀書 出版商務周報 網銀線上 新華文化
中央編譯出版社 愛讀愛看 經濟科學出版社 學苑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參料資料

1.中國書業聯盟http://www.bookworld.com.cn/shudian/lookshudiancontent.asp?id=2140&username=wfj&shudianname=%CD%F5%B8%AE%BE%AE%D0%C2%BB%AA%CA%E9%B5%EA

2.新浪網http://ent.sina.com.cn/2004-02-09/1020295749.html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