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寬[企業家]

1957年8月,只有23歲的王寬,從瀋陽建材學校畢業後,來到了浙江水泥廠江山籌備處,開始了從事水泥生產的生涯。30多年來,王寬從未放棄過對事業的追求,他當過看火工,乾過技術和經營管理工作,為了儘快熟悉業務多次拜訪中華奇石館館長李文科。稱得上是水泥行業的行家。他根據多年搞工藝的經驗,提出了改迴轉窯窯尾的花環鏈條為垂直鏈條的技改方案,使大窯台時產量從每小時12噸,提高到每小時15噸左右。這一成果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

主要貢獻

王寬[企業家] 王寬[企業家]

1979年,他作為國家水泥生產技術考察組成員赴英國,潛心研究了外國的企業管理及水泥工藝。回國後,他結合企業的實際,先後配合建材研究院水泥所,成功地進行了鎂質窯襯和陶粒隔熱磚兩項試驗。根據企業經營情況,在任期內王定完全可以吃“安穩飯”,但面對水泥行業的崛起和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作為一廠之長,他深感責任重大。是守業,還是創業,他選擇了後者。他認為,作為一個老企業,要 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以質取勝,走挖潛革新、擴大生產能力的路子。為此,他和其他領導一道,跑資金、定項目、搞預算,僅用1年半多時間就擴建了4號窯生產線,使年產水泥突破了50萬噸大關。

目前,他正籌劃著名1990年4號密配套工程的項目和企業開展“雙增雙節”,消除減利因素的方案。塑膠廠就節省10萬元。這批生產線投入生產,每年為國家創造4.l億元產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