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娘釘缸

王大娘釘缸在河南昌鄧縣、息縣、商城、固始一帶,流行著一種民間歌舞形式——地花鼓。《王大娘釘缸》採用了上下句的結構形式寫成。這首歌曲的鏇律,成為《好漢歌》的創作素材。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創作源泉之一。

王大娘釘缸在河南昌鄧縣、息縣、商城、固始一帶,流行著一種民間歌舞形式——地花鼓。這種地花鼓多由一旦一醜合作表演。其演唱內容多為北方各地流傳的生活小調。《王大娘釘缸》就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廣大老百姓的喜愛,一來是因為它真實地反映人民民眾的生活,表現了老百姓的真實情感和對生活的現實性追求;二來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動活潑,詼諧幽默,富於親切感。《王大娘釘缸》採用了上下句的結構形式寫成。從整體上看,上下句均為6個小節,彼此呼應,顯得工整平衡。如果從上下句的局部看,它們的唱詞與襯詞部分,明顯地增強了歌曲的明快、輕鬆,詼諧和的色彩。從鏇律的運行邏輯上看,上句的歌詞部分,結音落在徵(sol)音上,其襯詞部分,結音落在商(re)音上,給人以不穩定的感覺;下句的歌詞部分,結音落在宮(do)音上,明顯地產生了發展下行的動力需要,其襯詞部分,結音回到調式主音——徵(sol)音上,給人以完滿結束的感覺。這首歌曲的鏇律,成為《好漢歌》的創作素材。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創作源泉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