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圖

王啟圖(1814-1884),字慎齋,福建武平縣平川鎮西廂村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啟圖考取進士,授吏部主事文選司。

人物簡介

王啟圖(1814-1884),字慎齋,福建武平縣平川鎮西廂村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考取進士,授吏部主事文選司。次年被革職回家。一度應聘主講詔安書院。鹹豐十一年(1861年)復入都任職。同治八年(1869年)他辭官回里。晚年受聘主講汀州龍山書院,以行端學粹,育英績著,深得汀人好評。 

生平事跡

王啟圖,生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少時,其兄鄞舍愛才尊師,聘請秀才來家教啟文、啟圖兩弟讀書。鄞舍對弟管教極嚴。有客來訪,必先問明來由方令弟出見。督飭弟夜習,每待弟眠而後寢。啟文、啟圖不負兄望,先後考取舉人。
道光二十年(1840年),啟圖考取進士,授吏部主事文選司。次年,其兄啟文赴京候缺,因失言為人陷害。啟圖受株連被革職回家,含冤見棄20年。他曾作詩訴怨云:“虛抱葵心無暖日,逆來羊角有狂風”。“忘機未審蛛絲考,涉險方知鬼窟多”。回鄉後,督課子弟習文,深沉自娛。一度應聘主講詔安書院。
鹹豐十一年(1861年)復入都任職。因感“伴君如伴虎,與其宦海浮視,一事無成,不如潔身歸去,侍奉高堂”。
同治八年(1869年)他辭官回里,不復入都。晚年受聘主講汀州龍山書院,以行端學粹,育英績著,深得汀人好評。
啟圖熱心公益。同治十三年(1874年),他在縣城主持創建考棚,規模宏大,可容千人,供科舉考試之用。
光緒十年(1884年),他遵從母命,將其母壽誕賀金全數捐贈重建武所(今中山)西門永安橋。橋長113米,寬3.7米,離河面6.2米,七墩八拱。橋墩橋面均用長條麻石砌成。六個橋拱上都刻有“母命繼志”四字。橋建成後,行人稱便,當地民眾感激萬分。
啟圖善文工詩。在長汀執教時,曾代知府劉國光撰寫《長汀縣誌》及《臨汀匯考》序文各一篇。著有《勵心堂詩文集》、《勵心堂詩選》傳世。光緒十年(1884年)病卒於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