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漢字]

獨[漢字]

獨,漢字,解釋為單個;唯一的:獨家|獨角戲|獨生子。②只有一個人;孤單:獨自|孤獨|獨身。③只;僅僅:唯獨|獨一無二|大家都來了,獨他一人還沒來。④單獨地:獨唱|獨奏|獨裁。⑤特別;與眾不同:獨特|獨創|獨具匠心。

基本信息

獨姓起源:

較罕見姓,人數不多,但南北皆有。明代有獨善。

來源

1、匈奴族右賢王劉去卑之後; 2、獨孤氏所改。


獨

【獨到】 #dúdào 與眾不同:獨到之處。
〖例句〗對許多事情的認識,他都有獨到的見解。
【獨具匠心】 #dújùjiàngxīn 指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的構思。
〖例句〗這篇文章的構思獨具匠心,很有特色。
【獨立】 #dúlì ①不依賴別人。②一個國家或一個政權不受別的國家或政權統治而自主地存在:二戰後,許多國家都宣布了獨立。
〖例句〗父母應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
【獨特】 #dútè 獨有的;特別的:獨特風格。
〖例句〗他在長期的繪畫實踐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

說文解字

【卷十】【犬部】獨
犬相得而鬬也。從犬蜀聲。羊為羣,犬為獨也。一曰北嚻山有獨𤞞獸,如虎,白身,豕鬣,尾如馬。徒谷切

方言集匯

粵語:duk6
◎ 獨獨 dú〈形〉
(1) (形聲。從犬,蜀聲。犬性好鬥,多獨居,故字從犬。本義:單獨;單一)
(2) 同本義 【lonely;single;only】
獨,犬相得而斗也。羊為群,犬為獨也。——《說文》。段玉裁注:“犬好鬥,好鬥則獨而不群。”
君子慎其獨也。——《禮記·禮器》
儒有特立而獨行。——《禮記·儒行》
我獨南行。——《詩·邶風·擊鼓》
天之生是使獨也。——《莊子·養生主》
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楚辭·屈原·涉江》
吾以捕蛇獨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君今何疾,臨路獨遲回。——南朝 宋· 鮑照《代放歌行》
不見秘書心若失,百年衰病獨登台。——宋· 王安石《懷元度》
(3) 又如:獨角兕( sì)(一種獨角的犀牛);獨根孤種(獨生子);獨幅(性格孤僻,不合群);獨腳腿(孤立無援的人) ;獨院;獨家院
(4) 獨特 【only】
聖人所獨見,眾人焉知其極?——《呂氏春秋·制樂》
(5) 又如:獨步(超群出眾,獨一無二);獨拔(超眾,特出);獨絕(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獨智(過人的才能;獨特的智慧);獨照(獨特的眼光)
----------------------------------------------------------------------------------
獨 拼音:dú 繁體字:獨

部首

:犭,部外筆畫:6,總筆畫:9 ; 繁體部首:犬,部外筆畫:6,總筆畫:10
五筆86&98:QTJY倉頡:KHLMI
筆順編號:353251214四角號碼:45236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2EC
● 獨(獨)dúㄉㄨˊ
◎ 單一,只有一個:~唱。~立。~霸。~裁。~創。~特。~辟蹊徑(喻獨創新風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
◎ 老而無子:鰥寡孤~。
◎ 難道,豈:“君~不見夫趣(趨)市者乎?”
◎ 〔~孤〕複姓。
◎ 語助詞,猶“其”:“棄君之命,,~誰受之?”

詞性變化

--------------------------------------------------------------------------------
◎ 獨 獨 dú〈副〉
(1) 獨自 【alone;only;all by oneself;singly】。如:獨有(獨自安慰);獨罟(獨吞;獨占。罟:網的總稱);獨擅(獨攬;獨占。擅:擁有;據有);獨吃自疴(喻指顧己不顧人,一人獨吞。疴:即“屙”,拉屎撒尿);獨樂(獨自欣賞音樂);獨覺(一人獨睡);獨吟(獨自吟詩);獨言(一人自言);獨笑(獨自喜笑;自樂);獨專(單獨占有);獨懷(獨自思念);獨寫(獨自抒發);獨撫(獨自安慰);獨說(獨自解說);獨用(單獨使用)
(2) 特,特別地 【very;especially】
(3) 又如:獨慘(特慘);獨甚(特甚)
(4) 唯獨,僅僅 【only】
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謝靈運為 永嘉守,凡 永嘉山水,遊歷殆遍,獨不言此山。—— 宋· 沈括《夢溪筆談》
不獨是城裡姓賈的多,外省姓 賈的也不少。——《紅樓夢》
別人來得,獨你來不得。——周立波《卜春秀》
(5) 又如:獨言(只說);獨獨(唯獨;獨自一個);獨說(唯獨喜歡。說,通“悅”);獨得(只得到);獨惟(唯獨;只有);獨知(僅一人知道);獨樹(一株樹;一根木);獨拍(單掌拍擊);獨見(堅持己見,固守節操)
(6) 豈,難道 【could it possibly be…;does it mean…】
獨為匪民?——《詩·小雅·何草不黃
相如雖駑,獨畏 廉將軍哉。——《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兄不能威,獨不能斷“出”耶?——《聊齋志異》
◎ 獨
獨 dú〈名〉
(1) 無子孫的老人 【old people without off-spring】
老而無子曰獨。——《孟子·梁惠王下》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
存幼孤,矜寡獨。——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
(2) 又如:鰥寡孤獨
(3) 無丈夫的婦女 【widow】
鄉族貧者,死亡則為具殯葬,嫠獨則助營妻娶。——《後漢書》
(4) 姓
◎ 獨 獨 dú〈動〉
(1) 專斷;獨裁 【act arbitrarily】
回聞 衛君,其年壯,其行獨。——《莊子·人間世》
(2) 又如:獨斷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字部】 獨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

常用詞組

【獨一】沒有可以相比的;唯一。
【獨一無二】沒有相同的;沒有可與相比的;唯一的
【獨乙】日語的音譯。德意志,亦指德語。
【獨丁】唯一的男兒。
【獨力】一人的力量;單方面的力量
【獨子】男子無兄弟者;獨生的兒子
【獨王】猶獨夫。暴君。
【獨夫】1.指殘暴無道、眾叛親離的統治者。2.指年老無妻者
【獨夫民賊】謂禍國殃民、眾叛親離的統治者。
【獨木不成林】比喻個人量有限,做不成大事。
【獨木船】用一根大木挖空作成的船。
【獨木橋】用一根木頭搭成的小橋。常喻艱難的途徑。
【獨木難支】謂一根木頭支持不住高大的房屋。比喻個人力量不能維持全局。
【獨不見】樂府雜曲歌辭名。
【獨化】1.古代哲學用語。謂事物不假外力,亦無內因,自行存在、變化。2.猶轉化、變化。
【獨分兒】猶言一人包攬。
【獨戶軍】元代每戶徵兵一人所編成的軍隊
【獨占】亦作“獨占”。單獨占有;壟斷
【獨占資本】資本主義社會裡壟斷組織用來控制社會生產,操縱和獨占市場,以攫取高額利潤的大資本。也叫壟斷資本。
【獨占鰲頭】科舉時代稱中狀元。據說皇宮石階前刻有鰲(大鱉)的頭,狀元及第時站此迎榜。後來比喻占首位或居第一名。
【獨占鼇頭】見“獨占鰲頭”。
【獨生子】即獨子。
【獨白】戲劇、電影中角色或文學作品中人物獨自抒發個人感情和願望的話。
【獨白草】烏頭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烏頭》。
【獨用】單獨行世;單獨使用。
【獨用將軍】草名。根葉可入藥。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獨用將軍》。
【獨立】1.單獨站立。2.孤立無所依傍。3.超凡拔俗,與眾不同。4.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不依靠他人而自立。5.謂國家、民族或政權不受外界統治支配而能完全自主地存在。6.古代傳說中的一足之鳥。
【獨立王國】原指主權完整的君主制國家。現用以比喻一個地區、單位或組織,不受上級或其他任何約束,自行其是者。
【獨立自主】不依賴別人,也不受別人的支配或控制,按自己的主張和權利行事。
【獨立國】有完整主權的國家。
【獨出】1.獨自外出。2.突出;特出。3.指獨生(子女)。
【獨出心裁】原指詩文構思獨到,別創一格。後亦泛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獨出新裁】猶獨出心裁。
【獨吉】複姓。金有獨吉義。
【獨有】1.獨自具有;獨自據有。2.只有;特有。3.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獨行。
【獨至】獨到。謂達到某種界,與眾不同。
【獨任】1.猶專任。獨自信用;獨自承擔。2.謂單獨任用。
【獨自】1.自己一個人;單獨。2.唯獨;單單。
【獨自箇】見“獨自個”。
【獨行】1.一人行路;獨自行走。2.專意實行;獨自實行或行事。3.謂獨斷專行。4.單獨行時;單獨流行。5.謂軍隊如入無人之境,沒有阻擋。6.謂節操高尚,不隨俗浮沉。7.指故為標新立異的行為。8.馬兜鈴的根。有香氣。
【獨行其是】只顧按自己的主張去做。
【獨行虎】紫花地丁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紫花地丁》。
【獨行根】馬兜鈴根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馬兜鈴》。
【獨行踽踽】孤零零地一個人走路。
【獨行獨斷】同“獨斷獨行”。
【獨守】1.獨自守候;獨自保持。2.謂獨自守貞。3.單獨把守。
【獨志】獨特的志向。
【獨吞】1.單獨吞併。2.謂(利益)為一人所占有。
【獨步】1.獨自漫步;獨自步行。2.謂獨一無二;無與倫比。
【獨步春】酴醿花之別名。
【獨見】1.獨到的發現;獨特的見解。謂能見人所不能見者。2.指一己之見。3.獨自看見。4.單獨接見。
【獨吟】1.獨自吟詠。2.獨自啼叫。
【獨秀】1.獨自茂盛。2.特別突出;超群出眾。3.指超越。
【獨秀峰】1.山名。在浙江樂清雁盪山中。2.山名。在廣西桂林市中心。
【獨占】見“獨占”。
【獨身】1.單身一人2.謂不結婚或不結婚者。
【獨身主義】謂終身不嫁娶的主張。
【獨坐】1.一個人坐著。2.專席而坐。亦謂驕貴無匹。3.唐人因《後漢書·宣秉傳》中“三獨坐”之事,遂以“獨坐”為御史中丞別名。
【獨角仙】1.佛教傳說有獨角仙人,遠古時于波羅柰國山中由鹿腹而生,頭有一角,形如人,故以為名。及長修禪定,而得通力,因惑於名扇陀之淫女,失其通力,出山為國大臣。此獨角仙人即釋迦牟尼前生。見《大智度論》卷十七。後因以“獨角仙”指釋尊。
【獨言】1.一人自言。2.猶只說。
【獨沉】謂獨自韜晦。
【獨完】獨得保全。
【獨拔】1.出類拔萃;突出。2.獨自攻克。
【獨幸】1.特別寵愛。2.特別幸運
【獨苗】喻獨生的子、孫。亦喻子、孫為獨生的。
【獨苗苗】見“獨苗”。
【獨茅】仙茅的別名。參見“仙茅”。
【獨松關】關名。在今浙江省餘杭縣西北獨松嶺上。關道險窄,舊為軍事要地。
【獨臥】1.古代養生家謂不與婦女同眠為“獨臥”。2.泛指一人獨眠。3.古指高人、隱士遺世獨居。
【獨來獨往】獨身來往,不與人為伍。亦比喻事事不與人同。
【獨到】1.猶卻到。表示轉折。2.謂獨自到達某種境界。3.與眾不同。多指好的。
【獨非】表示反問。猶豈非,難道不是
【獨具】謂特別具有,別的人或事物不具備。
【獨具匠心】具有獨到的靈巧心思或創造性。
【獨具隻眼】“隻眼”原指大自在天神的頂門眼,豎起雙眉之上,功能卓異。見《大智度論》卷二。禪宗用其典,指別具能夠“見性”之“眼”。
【獨明】獨見之明。
【獨固】謂獨能固守節操
【獨知】1.知人所不知;僅一人知。2.僅僅知道。
【獨侑】1.謂只勸食。2.猶言自斟,自飲。
【獨往】1.猶言孤往獨來。謂超脫萬物,獨行己志。2.一人前往。
【獨往獨來】1.指特立獨行的人,擺脫萬物的掛礙,自由往來於天地間。2.指人之思想、行為、活動自由,無所阻礙。3.一人自去自來。
【獨享】獨自享有或享受。
【獨夜】1.一人獨處之夜。2.雞的別名。
【獨治】1.一人治理;一人統治。2.謂獨能按法治事。
【獨門】猶言只此一家。
【獨門獨院】謂一家獨住的一所房屋
【獨帚】草名。地膚的別名。見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地膚》。參見“地膚”。
【獨居】1.單獨居住。2.特指男女無偶自處。
【獨弦琴】一種彈撥的一弦琴。以劈成一半的竹筒或木質音箱為琴身,用金屬弦一根,一端繫於琴尾,一端扎在琴頭的竹柄上,用竹片撥奏。
【獨孤】複姓。
【獨孤部】匈奴部落之一。
【獨孤渾】複姓。後改為杜氏。見《通志·氏族五》。
【獨奏】1.單獨演奏。2.今為樂器演奏形式之一,如鋼琴獨奏、琵琶獨奏等。有時也用其它樂器伴奏。
【獨奏州】唐朝時靺鞨族政權:渤海國所置直屬中央政府之州,所奏事可直達京師。
【獨甚】特甚。表示程度特別嚴重。
【獨威】猶言專一威權。
【獨厚】1.指情誼特深。2.特別優厚。
【獨勁】猶獨力。
【獨是獨非】謂不採眾議,凡事獨斷
【獨拜】1.特行敬禮。2.特授官職
【獨科花】金、元、明時一、二品官公服上的一種花飾,以花形大小標誌官職高下。
【獨剏】獨創。
【獨活】草名。莖、葉皆有毛。羽狀複葉。花五瓣白色。根可入藥,有鎮痛、發汗、利尿之效。古代以羌族地區出產者為最佳,故又名羌活。傳說此草得風不搖,無風自動,故又名獨搖草。
【獨客】獨自為客。
【獨冠】超越別人,獨占首位。
【獨院】獨家住的子。
【獨馬小車】明代寧夏一帶使用的輕便戰車。
【獨逝】獨自長逝;獨往。
【獨荷草】草名。鬼臼的別名。見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鬼臼》。
【獨根女】獨生女。
【獨根苗】喻指獨子。
【獨速】搖動貌。
【獨酌】獨飲。
【獨酌謠】樂府雜歌謠歌辭名。
【獨峯牛】獸名。
【獨峯駝】背上只生一峰的駱駝
【獨特】1.隻身無倚。2.謂特立獨行。3.獨有的,特殊的。
【獨造】獨創;獨到。
【獨笑】獨自喜笑;自樂。
【獨筍子】羊的別名。
【獨筍牛】犀牛的別名。
【獨倡】見“獨唱”。
【獨島】猶孤島。
【獨殺】1.謂獨力殺之。2.謂只殺他人,而不被人殺。
【獨豹】鴇的別名
【獨旅】指單身旅居。
【獨悟】獨自明悟。
【獨家院】即獨院。
【獨陰】只有陰而無陽。古人謂一切事物必須陰陽相濟,獨陰無陽,則事物不成或發生弊病。
【獨舂】鶡鴠的別名。
【獨著】特別著稱。
【獨梪樹】樹名。
【獨專】1.單獨占有。2.獨擅。
【獨處】1.不與眾偶。2.指男女無偶獨居。亦泛指單獨居處。
【獨處】獨特之處。
【獨處愁】樂府雜曲歌辭名。
【獨眼龍】謂一目失明者。原有敬畏意,後多含詼諧意。
【獨異】謂與眾不同;標新立異。
【獨唱】1.亦作“獨倡”。獨自倡言,單獨提倡。2.獨自吟詠、吟唱。3.一種聲樂演唱形式,由一人單獨演唱,常用樂器伴奏,亦有用人聲伴唱者。
【獨唯】見“獨惟”。
【獨國】謂孤立而無友好鄰邦的國家。《管子·形勢》:“獨國之君,卑而不威。自媒之女,醜而不信。”
【獨得】1.只得到。2.猶自在,自得。3.謂高超。4.獨特;獨有。
【獨腳五通】傳說中魈類之一。
【獨腳仙】草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十一·獨腳仙》﹝集解﹞引蘇頌曰:“﹝獨腳仙﹞生福州,山林旁陰泉處多有之,春生苗,葉圓,上青下紫,腳長三四寸……治婦人血塊。”
【獨腳虎】一種謎語。
【獨腳鬼】傳說中的山魈。
【獨腳蓮】鬼臼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鬼臼》。
【獨腳腿】指孤立無援的一人。
【獨腳戲】1.不用配角,獨演全出之戲。今多以“唱獨腳戲”喻一人行事。2.曲藝的一種。一般由一人或兩三人演出,生動滑稽,近於北方相聲。流行於滬杭等地。
【獨鹿】1.劍名。一說即鴟夷。革囊。2.鏇風。3.地名。即涿鹿。
【獨清】1.謂清白自處,不同流合污。
【獨梁】獨木橋
【獨惟】亦作“獨唯”。唯獨,只有。
【獨宿】1.獨眠;一人住宿。2.指男女一方無偶獨處。
【獨視】1.謂獨立觀察。2.指一人觀察
【獨陽】有陽無陰。古人謂一切事物必須陰陽相濟,獨陽無陰,則事物難成或會發生弊病
【獨婦山】山名。在浙江紹興縣西北。
【獨鄉】亦作“獨向”。獨自嚮慕。鄉,通“向”。
【獨弦匏琴】一種弦樂器。
【獨裁】1.獨自裁斷;獨自決定。2.獨攬政權,實行專制統治。
【獨裁者】獨攬政權,實行專制統治的人。
【獨裁制】實行專制統治的政治制度。
【獨裁體制】同“獨裁制”。
【獨萿】即“獨活”。
【獨雁】亦作“獨鴈”。孤雁。
【獨掌】1.指獨管一署的長官。2.孤掌。比喻一人之力。3.獨自掌握;獨自掌管。
【獨貴獨賤】中國古代關於穀物價格的一種理論。《管子》中把市場價格關係分為谷與萬物、谷與貨幣、貨幣與萬物三組,每組的一方價格變動,則另方價格作相反的變動。如“谷貴則萬物賤,谷賤則萬物貴”;“谷重(即貴)而幣輕(即賤),谷輕而幣重”;“幣重而萬物輕,幣輕而萬物重”等。但穀物在社會經濟中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年成豐歉又必然引起谷價漲落,故谷價又獨貴獨賤。《管子·乘馬數》:“‘財物之資與幣高下,谷獨貴獨賤。’桓公曰:‘何謂獨貴獨賤?’管子對曰:‘谷重而萬物輕,谷輕而萬物重。’”參閱馬非百《管子輕重篇新詮·輕重二》。
【獨幅】1.單幅;整塊。2.方言。只憑自己意志行事;自私。亦謂性格孤僻,不合群。
【獨無】猶言難道沒有。
【獨智】1.過人的智慧型;獨特的智慧。2.自以為聰明。3.指一己的智慧。
【獨創】獨特的創造;獨自造。
【獨然】獨自如此;特別如此。
【獨游】見“獨游”。
【獨善】1.謂獨自為善守法。2.特別好;最優良。3.猶言特別專精。4.“獨善其身”之略語。參見“獨善其身”。
【獨善一身】同“獨善其身”。
【獨善吾身】同“獨善其身”。
【獨善其身】本指注重自身修養,保持節操。後亦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身外事。
【獨尊】獨受尊重;獨居首位。
【獨游】亦作“獨游”。1.獨自遊玩。2.指獨自出遊者。3.指隱逸避世,寄情山林
【獨運】1.單獨一人搬運。2.獨立運行;獨自運行。3.謂帝王獨自運用(威權、謀略)。4.謂獨自籌劃。
【獨祿】見“獨漉”。
【獨絕】獨一無二;無與倫比。
【獨搖】1.獨自搖動。2.白楊的別名。3.草名。赤箭的別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赤箭》:“赤箭以狀而名,獨搖、定風以性異而名。”4.草名。獨活的別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二·獨活》﹝釋名﹞引《名醫別錄》:“此草得風不搖,無風自動,故名獨搖草。”
【獨搖手】古舞名。
【獨搖芝】赤箭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赤箭》。
【獨幕劇】戲劇形式之一。全劇事件在一幕內完成。
【獨豎一幟】同“獨樹一幟”。
【獨當】1.獨自迎擊;單獨抵禦。2.特指單獨迎戰一面之敵。
【獨睡丸】謂一人獨睡。指節慾。
【獨照】謂獨到的眼光;獨特的認識。
【獨園】佛教語。給孤獨園的省稱。亦泛指寺院
【獨詣】1.猶言獨行其是。2.指學養上獨到之處。
【獨構】猶獨創。《晉書·王坦之傳》:“夫獨構之唱,唱虛而莫和;無感之作,義偏而用寡。”
【獨酲】獨醒。
【獨對】1.單獨召見問對。2.獨自面對;單獨相對。
【獨稱】獨受頌揚。
【獨語】自言自語。
【獨說】獨自解說。
【獨說】唯獨喜歡。說,通“悅”。
【獨養子】獨子。
【獨漉】亦作“獨祿”。古樂府中晉和南朝齊拂舞歌辭名。
【獨聞】獨立辨聽。
【獨撫】1.獨自持有。2.獨自彈弄。
【獨邁】獨自行走,孤行。
【獨標】1.謂特別鮮明。帝星為北極附近唯一的二等星,特別明亮突出,故云。2.特別顯示;獨自標榜。
【獨輪】一輪。指圓月。
【獨輪車】手推的單輪小車。
【獨賢】1.謂獨勞。2.特別賢良。
【獨醉】獨自酒醉。
【獨鴈】見“獨雁”。
【獨憐】1.特別喜愛;特別哀憐。2.只可惜。
【獨寫】謂獨自抒發。
【獨樂】1.獨自欣賞、娛樂。2.獨自以某事物為樂。3.玩具名。即陀螺。參見“陀螺”。
【獨樂園】1.宋司馬光之園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郊。2.泛指名人的花園。
【獨操】單獨把持。
【獨擅】獨自據有;獨攬,獨自壟斷。
【獨樹】1.一株樹;一根木。2.單獨豎起。
【獨樹一幟】單獨樹立一面旗幟。比喻與眾不同,自成一家。
【獨樹不成林】同“獨木不成林”。
【獨頭政治】指獨裁統治。
【獨頭繭】比喻將自己孤立起來的環境
【獨醒】獨自清醒。喻不同流俗。
【獨醒人】原指屈原。後亦泛指不隨流俗者。
【獨嘯】獨自吟嘨。古代高人逸士多有長嘯之習,用抒胸臆。
【獨舉】1.獨力擎起。2.單獨進行。3.獨受稱舉。
【獨學】謂自學而無師友指導切磋。
【獨錦蠻】我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名。《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上》:“獨錦蠻亦烏蠻種,在秦藏川南。”
【獨獨】猶唯獨;獨自一個。
【獨龍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獨龍江畔。人口四千六百餘。元時始見記載。操獨龍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經濟以山地農業為主,耕作技術粗放。解放後改造山區,開掘水渠,興辦學校,社會面貌已發生巨大變化。
【獨轅弩軍】宋代軍種名。
【獨鍾】特別集中;單獨匯聚。
【獨膽】孤膽。謂敢於獨自與敵眾英勇作戰。
【獨膽英雄】指不畏強敵,英勇奮戰,以少勝多的傑出人物。
【獨謠】獨自歌唱。
【獨向】見“獨鄉”。
【獨繭】亦作“獨蠒”。1.即獨繭絲。2.相傳仙人園客養蠶得繭大如瓮,一繭繅絲數十日始盡。故亦以“獨繭”指個大、絲長之繭。
【獨繭抽絲】1.喻詩文條理分明,脈絡清晰。2.喻單方思慕。
【獨繭絲】指一繭之絲。言其細。
【獨繭縷】即獨繭絲。
【獨鵠】1.孤獨的黃鵠。2.古人以為黃鵠等鳥喜棲宿於桐樹等之上,其木用以制琴,聲音美好,故常以之讚美桐樹等。
【獨斷】1.獨自決斷;專斷。2.指不用外力而能自動砍斷。
【獨斷專行】同“獨斷獨行”。
【獨斷獨行】只憑自己意志行事,不考慮他人的意見。
【獨懷】獨自思念。
【獨蠒】見“獨繭”。
【獨覺】1.獨自睡醒。2.佛教語。又稱緣覺。謂無佛之世,修行功成,自己覺悟緣起之理者。3.指道教所稱自悟玄理。
【獨霸】1.謂稱雄一時或一方。2.獨自霸占;單獨壟斷。
【獨鶴】孤鶴;離群之鶴。【獨鶴雞羣】猶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才能或儀表出眾。
【獨辟】獨自開拓;獨創。
【獨闢蹊徑】獨自開闢一條新路。比喻獨創一種新方法。
【獨聽】1.獨立辨聽。2.一人自聽。
【獨體】漢字字型結構之一。漢字的結構可分獨體與合體。分析不開、獨立成字的,為獨體;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構成的字,為合體。
【獨攬】獨自掌管;獨自把持。

常用成語

獨出心裁心裁:心中的構思、設計。原指詩文的構思有獨到的地方。後泛指構思、設計或心中的想法獨具一格,與眾不同
獨來獨往獨身往來,不與人為伍。比喻事事不與人相同
獨立王國指主權完整的國家。比喻不受上級或制度約束,自行其是的地區、部門或單位
獨立自主自主:自己作主。自己做主,不依賴別人,也不受別人的控制或支配,按自己的主張和權利行事戛戛獨造形容文章別出心裁,富有獨創精神
民賊獨夫指殘害人民眾叛親離的反動統治者
大權獨攬攬:把持。一個人把持著權力,獨斷專行。
得天獨厚天:天然,自然;厚:優厚。具備的條件特別優越,所處環境特別好。
獨霸一方霸占一個地方(多指壞人)。
獨闢蹊徑自己開闢一條路。比喻獨創一種風格或新的方法。
獨步當時指在當時獨一無二,沒有可以相比的。
獨步天下獨步:獨一無二,特別突出。超群出眾,無人可比。
獨步一時形容非常突出,一個時期內沒有人能比得上。
獨出機杼獨:獨特,特別;機杼:織布機和織布梭,引申為織布方法。比喻文章的命題和構思獨特新穎,與眾不同。
獨出己見見:見解、主張。與別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獨此一家,別無分店原是一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只能在他這一家店裡買到某種商品。泛指某種事物只有他那兒有,別處都沒有。
獨當一面單獨負責一個方面的工作
獨到之處指與眾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見解。含褒意。
獨得之見與眾不同的創造性的見解。
獨斷獨行行事專斷,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形容作風不民主。
獨斷專行行事專斷,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形容作風不民主。
獨夫民賊獨夫:暴虐無道,眾叛親離的統治者;民賊:殘害人民的壞傢伙。指對國家人民有嚴重罪行的、殘暴的統治者。
獨鶴雞群一隻鶴站在雞群中。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超群出眾。
獨繭抽絲比喻詩文條理清晰,脈絡分明。亦比喻單相思。
獨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獨到的靈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的創造性。
獨具隻眼具有獨到的眼光和見解。形容眼光敏銳,能看到別人不易發現的事物。
獨木不成林一棵樹成不了森林。比喻個人力量有限,辦不成大事。
獨木難支一根木頭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個人的力量單薄,維持不住全局。
獨清獨醒獨自清白,獨自覺醒,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獨善其身獨:唯獨;善:好,維護。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好自身。現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
獨樹一幟樹:立;幟:旗幟。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獨特新奇,自成一家。
獨往獨來指行動自由,沒有阻礙。又指作文用字獨具一格,後指單獨往來。
獨行其道道:信念、主張。獨自去實現自己的主張
獨行其是是:對的。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只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
獨一無二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
獨異於人獨:獨自,單獨;異:不同。獨自與別人不同的。一般指不同於世俗
獨有千秋獨具流傳久遠的價值;具有獨特的專長或優點,可以流傳千古。
獨占鰲頭鰲頭:宮殿門前台階上的鰲魚浮雕,科舉進士發榜時狀元站此迎榜。科舉時代指點狀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獨坐愁城愁:憂愁。獨自坐在憂愁的城中。比喻獨自為憂愁所包圍。
孤獨鰥寡泛指無依無靠的人。
鰥寡孤獨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
金雞獨立指獨腿站立的一種武術姿勢。後也指用一足站立。
匠心獨運匠心:工巧的心思。獨創性地運用精巧的心思
絕世獨立絕世:當代獨一無二。當世無雙,卓然而立。多用來形容不同凡俗的美貌女子。
巋然獨存形容經過變亂而惟一倖存的事物
踽踽獨行踽踽:孤零的樣子。孤零零地獨自走著。形容非常孤獨。
天下獨步獨步:獨一無二,特別突出。超群出眾,無人可比。
特立獨行特:獨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潔,不同流俗。
唯我獨尊原為佛家語,稱頌釋迦牟尼最貴、最偉大。現指認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極端自高自大。無獨有偶獨:一個;偶:一雙。不只一個,竟然還有配對的。表示兩事或兩人十分相似。
一手獨拍,雖疾無聲疾:急速,猛烈。比喻一個人或單方面的力量難以辦事。
遺世獨立遺世:遺棄世間之事。脫離社會獨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來。
眾醉獨醒比喻眾人沉迷塗,獨自保持清醒。
獨木不林〖解釋〗一棵樹成不了森林林。比喻個人力量有限,辦不成大事。
鰲頭獨占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超然獨處謂超出世事離群獨居。《文選·宋玉<對楚王問>》:“宋玉曰:‘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亦作“超然獨立”。《淮南子·修務訓》:“君子……超然獨立,卓然離世。”
超然獨立見“超然獨處”。
單孑獨立單孑:單身一人。隻身一人,獨立自持。
獨出新裁猶獨出心裁
獨膽英雄指不畏強敵,英勇奮戰,以少勝多的傑出人物。
獨攬大權攬:把持。一個人把持著權力,獨斷專行。
獨善吾身同“獨善其身”。
獨善一身同“獨善其身”。
獨是獨非指不採納眾議,是與非自己說了算,獨斷專行。
獨豎一幟同“獨樹一幟”。
獨行獨斷同“獨斷獨行”。
獨行踽踽孤零零地一個人走路。
獨學寡聞獨學:指自學而無以指導切磋。獨自學習,無人切磋,則孤陋寡聞。形容孤偏鄙陋,見聞不多。孤獨矜寡泛指無依無靠的人。
孤舟獨槳喻單獨行動,沒人幫助。
鰥寡惸獨同“鰥寡孤獨”。惸,無兄弟。
匠心獨具工巧獨特的藝術構思。
匠心獨妙匠心:精巧的構思。獨妙:獨到的巧妙。形容巧妙而獨具一格的藝術構思。亦作“匠心獨出”、“匠心獨運”。
矜貧恤獨矜:憐憫;恤:周濟;獨:老年無子的人。憐憫救助貧苦和孤獨的人。
千古獨步謂獨具風格,無與倫比。形容造詣之深。
青雲獨步喻人的地位或學問無與倫比。
惟我獨尊《續傳燈錄·宗元庵主》:“一日舉:世尊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惟我獨尊。’”本為推崇佛陀之辭,後用以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唯吾獨尊見“唯我獨尊”。
小姑獨處指少女還沒有出嫁。
一花獨放一種花獨自開放。與“百花齊放”相對,常比喻缺少各種不同形式、風格的藝術作品。
真獨簡貴獨處時謹慎富貴時簡省。
卓爾獨行謂超越眾人,不隨俗浮沉。
單槍獨馬〖解釋〗比喻孤身一人或單獨行動。
獨步當世〖解釋〗形容非常突出,一個時期內沒有人能比得上。同“獨步當時”。
獨有千古〖解釋〗具有流傳久遠的價值;具有獨特的專長或優點。同“獨有千秋”。
獨運匠心〖解釋〗匠心:精巧的心思。形容精美獨到的藝術構思。
孤標獨步〖解釋〗孤標:獨特的標格;獨步:超群出眾,獨一無二。形容品格極其清高。
孤寡鰥獨〖解釋〗泛指沒有勞動能力、無依無靠的人。
鰥寡煢獨〖解釋〗煢,無兄弟。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同“鰥寡孤獨”。
單根獨苗
獨守空房
偶影獨游偶:配偶,伴侶。以影為伴,獨自遊覽。比喻孤單

外語互譯

英語
alone、byoneself、only、single
法語
seul、unique、singulier、solitaire
日語
一人(ひとり)。単一の。
ひとりで。単獨で。

五弊

▪鰥 ▪寡 ▪孤 ▪獨 ▪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