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摩西會堂

猶太摩西會堂

摩西會堂,位於上海市虹口區長陽路(原華德路)62號。始建於1907年,1927年(猶太歷5688年)遷至長陽路,原是一座供猶太人專用的會堂,二戰期間成為猶太難民的宗教活動中心,猶太青年組織也一度將其總部設在摩西會堂內。摩西會堂,可能是整個上海有關“猶太難民聚居區”的文字和實物資料最多也最為完整的地方。現在成為許多猶太人士來上海的必到之處。 1937-1941年,大批從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逃出的猶太難民輾轉逃到日本神戶,因日本政府拒絕接納,想去美國、加拿大的猶太難民先後來到了上海。 當時的上海是個非常獨特的城市,是二戰中世界上唯一不用簽證或任何官方檔案就能入境的地方。上海人民把自家大門連同自己的心扉向他們打開,熱情接納並幫助這些背井離鄉的人們重建家園。 當時,曾有兩萬餘名猶太難民居住在虹口地區的長陽路、霍山路、高陽路等地方,摩西會堂成了難民經常聚會的場所,支持著他們的信念,使他們在新環境中迅速振興。他們開設學校、醫院、商店、工廠等,繼續播種著生活的希望,並通過各種有組織的活動堅持反法西斯鬥爭。上海成了他們在遠東最溫暖、最安全的避風港,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戰爭結束後還逗留了許多年。

摩西會堂,位於上海市虹口區長陽路(原華德路)62號。始建於1907年,1927年(猶太歷5688年)遷至長陽路,原是一座供猶太人專用的會堂,二戰期間成為猶太難民的宗教活動中心,猶太青年組織也一度將其總部設在摩西會堂內。摩西會堂,可能是整個上海有關“猶太難民聚居區”的文字和實物資料最多也最為完整的地方。現在成為許多猶太人士來上海的必到之處。 1937-1941年,大批從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逃出的猶太難民輾轉逃到日本神戶,因日本政府拒絕接納,想去美國、加拿大的猶太難民先後來到了上海。 當時的上海是個非常獨特的城市,是二戰中世界上唯一不用簽證或任何官方檔案就能入境的地方。上海人民把自家大門連同自己的心扉向他們打開,熱情接納並幫助這些背井離鄉的人們重建家園。 當時,曾有兩萬餘名猶太難民居住在虹口地區的長陽路、霍山路、高陽路等地方,摩西會堂成了難民經常聚會的場所,支持著他們的信念,使他們在新環境中迅速振興。他們開設學校、醫院、商店、工廠等,繼續播種著生活的希望,並通過各種有組織的活動堅持反法西斯鬥爭。上海成了他們在遠東最溫暖、最安全的避風港,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戰爭結束後還逗留了許多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