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耙會

犁耙會是雲南省保山市的一個特殊習俗,僅此一家。 “犁耙會”是莊稼人自己的街子:買的賣的全是農具;買主賣主全是農民。 保山市的丙麻山鄉也有趕“犁耙會”的習俗,不過會期靠後一些:每年農曆的二月初八。

特殊習俗

犁耙會是雲南省保山市的一個特殊習俗,僅此一家。犁耙會是保山壩子及四圍山鄉農家人最喜歡“趕”的一個特殊街子(趕集)。

犁耙會簡介

農曆正月十五,辛苦勞作了一年的莊稼人松松坦坦過完了年,就該趕“犁耙會”了。“犁耙會”是莊稼人自己的街子:買的賣的全是農具;買主賣主全是農民。近山挨林的,賣的是犁杖鋤把之類的木具;竹林婆娑的人家,賣的是扁擔囤籮之類的竹器;而那些半工半農亦工亦農的手藝人則是賣叮噹作響的鐮刀、犁頭之類的鐵器。當然,不少賣主往往同時也是買主:你買我的籮筐,我買你的犁杖,互通有無,皆大歡喜。盛會既臨,買的賣的不約而同地從四面八方來了,各種品種規格的農具堆成山排成龍,而各色小販也不失時機地來此擺攤設點,小百貨琳琅滿目,各色小吃處處飄香,一派熱烈祥和的興旺景象。

犁耙會歷史

“犁耙會’’究竟始於何時,雖已無法考證,但大官廟卻是有些來頭的:這是供奉古“哀牢國大官”的廟堂,“犁耙會”則是其廟會的傳統主題。古哀牢國曾依靠相對發達的原始農業興盛一時,而“犁耙會”又從“哀牢國大官”的廟堂中來,其中必有淵源,決不會“純屬巧合”.
保山市的丙麻山鄉也有趕“犁耙會”的習俗,不過會期靠後一些:每年農曆的二月初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