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餅

牡丹餅

牡丹餅又稱“百花糕”、“牡丹糕”。河南省漢族傳統名點之一,是洛陽最具地域特色的產品。牡丹餅 以豆類粉為主料, 和米搗碎,蒸製成糕,再配以精選豌豆、紅小豆、紅棗、全脂乳粉、吉士粉等,餡中輔以精心泡製的牡丹花瓣烘烤而成。牡丹餅又稱天皇餅,原因是武則天與唐高宗並稱天后、天皇。家邵雍寫有“人間佳節唯寒食,天下名園重洛陽”之名句,可見當時洛陽園林之盛,花卉之壯觀。至春暖花開時,“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成為京城洛陽的亮麗景觀。

簡介

牡丹原為野生植物,主要產於我國的青藏高原、黃河流域、洛陽的伏牛山和邙山,巴山秦嶺、中條山、

太行山、王屋山等地區。而採集牡丹入藥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傳說,自黃帝時代已有牡丹種植。但

公認的牡丹種植史開始於隋代的洛陽西苑。到了唐代,洛陽牡丹的種植遍及宮廷民間,栽培、觀賞牡

丹之風日盛。延至北宋,洛陽則成為全國牡丹的栽培中心,那時,牡丹之盛,莫過於洛陽。宋代理學

家邵雍寫有“人間佳節唯寒食,天下名園重洛陽”之名句,可見當時洛陽園林之盛,花卉之壯觀。每

至春暖花開時,“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成為京城洛陽的亮麗景觀。

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寫道:“牡丹出丹州、延州,東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陽者,天下

第一。”自此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美譽。

牡丹餅牡丹餅

洛陽牡丹甲天下,主要是牡丹文化甲天下,其中自唐代相傳至今的牡丹餅就是牡丹文化的重要體現。

發展

古人早就認識到,牡丹可食用和藥用。《神農本草經》載:“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

山谷。”在甘肅武威挖掘的東漢早期墓葬中,發現醫學竹簡數十枚,就有牡丹治療“血瘀病”的記載。

用牡丹根加工製成的“丹皮”是名貴中草藥。其性微寒,味辛、無毒,入心、肝、腎三經,有散閼血、

清血、和血、清熱、止痛、通經之功能。

以牡丹等鮮花為飲食,其歷史甚為久遠。商初大臣伊尹,為今洛陽伊川人,他精通烹調之術。《呂氏春秋.本味篇》引他的話說,“菜之美者,崑崙之苹,嘉木之華(花)。”到唐代,牡丹在都城洛陽普

遍種植,以牡丹入菜已很普遍。詩人王維《奉和聖制重陽節宰臣及群官上壽應制》:“芍藥和金鼎,茱

萸插玳筵。無窮菊花節,長奉柏梁篇”。則表明在重陽菊花節的宮延宴會上,花饌並不局限於菊這一當

令之花,皇家廚師還在菜餚中加入芍藥等各種花卉,展現他們高超的調鼎技藝。這裡的芍藥,即木芍藥,

就是牡丹。

牡丹餅牡丹餅

牡丹餅就唐代發明的,發明人為武則天。據《隋唐佳話錄》載,有一年花朝節即穀雨牡丹盛開的季節。

她率宮女遊園觀花,看著爭奇鬥豔的花兒,突發奇想。命令宮女採下大量的各色花朵。回宮按她的設計,

和米搗碎,蒸製成糕,即名“百花糕”,她都用這香糯可口的點心作為禮品分別賞賜群臣。故牡丹餅又

稱百花糕、牡丹糕。

牡丹餅又稱天皇餅,原因是武則天與唐高宗並稱天后、天皇。宋代詞人黃庭堅《漁家傲》有“方猛省,

無聲三昧天皇餅”之句,說的就是牡丹餅。唐朝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武則天被傳送長安感業寺削

發為尼後,偶以牡丹花瓣為原料製成素餅,一食之,速覺味道非凡,恰高宗相訪,武則天以餅傳情。不

久還宮,立為皇后,高宗稱天皇,她稱天后。因此餅出自皇家,時人稱此餅為天皇餅。又因此餅為武則

天在寺中發明,後人認為它含有佛理。故“三皇餅”又成為一個佛教典故。

隋、唐兩代中日交往頻繁,洛陽牡丹傳至日本,日本國的畫師,把富麗端莊的中國牡丹彩繪在奈良“春

日神社”的牆壁上,被日本人民奉若至寶。牡丹餅的製作也從洛陽傳到日本,至今相延千餘年,牡丹餅

仍風行於日本民間。

五代開始,牡丹不僅做餅,而且做宮廷菜。據《廣群芳譜》卷32引《復齋漫錄》載云:“孟蜀時,禮部

尚書李昊每將牡丹花數枝分遺朋友。以興平酥同贈,曰:‘俟花凋謝,即以酥煎食之’。”

北宋末年,中原兵陷,洛陽宮苑毀於一旦,牡丹的栽培、繁殖也隨之衰微,移至南宋京城杭州。明嘉靖

年間亳州、曹州自洛移植牡丹,成為新的牡丹勝地。四川天彭、江蘇鹽城均有洛陽牡丹名品栽種。自此,

洛陽牡丹遍及神州。

隨著洛陽牡丹移植各地,牡丹餅製作技術也傳播各地。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十六載,南宋杭州“市

食點心”即有“金銀炙焦牡丹餅”。

牡丹餅牡丹餅

明清時期,不僅在洛陽,而且在浙江食牡丹餅都很盛。如地處浙江中部的金華府義烏縣“農家做牡丹糕、

方粽,在親戚家互相饋贈。”(註:〔明〕周士英、熊人霖修:崇禎《義烏縣誌》卷三:《歲時》,中國

科學院圖書館選編:《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第17冊,第381—382頁,上海書店,1992。)牡丹糕,

即牡丹餅。

同時,牡丹花的食用到明清時期,已有了更為完滿的原料配方和製作方法。清代《養小錄》中就有20多種

牡丹花卉食品的製作方法,且烹飪講究,做工精細。據《養小錄》載:“牡丹花瓣,湯焯可,蜜浸可,肉汁

膾亦可。”

製作方法

材料

以下材料可做30個

糯米2/3杯,大米1/3杯,鹽少許

(*糯米,大米的比例為2:1,掌握好這個比例,就能做的很好吃了,沒必要非按我那個份量、)

煮的甜紅豆200G(或者甜紅豆加一部分紅豆沙)

黃豆粉衣:

炒香熟黃豆粉3大勺(きなこ),糖2小勺,鹽少許

做法

1、先用水洗淨後,再浸泡糯米2小時左右,大米洗淨,一起放入電飯鍋里象普通蒸飯一樣,加入少許鹽,180CC的水,蒸熟後,先不要急著開蓋,再悶15分鐘。

2、把飯取出,用飯勺切按,讓它變的粘軟,但還要保持半顆米粒的形狀。3、甜紅豆一半壓成泥,一半讓它保持半顆左右顆粒狀。

4、把飯分別搓成5個大一些的飯糰,和10個小一些的飯糰。

5、把大飯糰壓成餅狀,包入紅豆粒沙糰子,再滾勻黃豆粉、即完成黃豆餅。

6、把大紅豆粒沙糰子,壓成餅,包入小的米飯糰,即完成豆沙餅。

小貼士

做法中加的鹽都很少,幾乎是吃不出來的,請掌握好。喜歡吃黃豆餅,所以做了10個,你也可以裹黑芝麻碎的,做法同黃豆餅,同樣加比例的糖和少許鹽。黃豆粉一定要買炒香的熟黃豆粉,如果自己做的話,要把黃豆炒熟,再磨成粉。

簡單說一下甜紅豆做法,紅豆用水泡過夜後,入鍋加水煮,水開後把水倒出,再加水繼續煮,水要剛沒過豆,水開後,加入涼水繼續煮,如此重複,切記不要煮糊了,等豆變軟,輕易壓泥的狀態,加入糖,少許鹽,攪勻,放涼就可以使用了。

牡丹餅製作方法圖解牡丹餅製作方法圖解

風味特點

牡丹餅——送禮佳品牡丹餅——送禮佳品

經代代相傳至21世紀,由“中國烹飪大師”、優秀食品專家任全福先

生精心研究、一改麵點製作以小麥粉為主料的傳統工藝,代之以豆類粉為主料,再配以精選豌豆、紅小豆、紅棗、全脂乳粉、吉士粉等,餡中輔以精心泡製的牡丹花瓣,使食品馨香四溢,營養成分極大提升,並將餅型設計成牡丹花,口感也發生了質的飛躍,由傳統點心的乾、酥、脆、硬變得酥、松、綿、軟。這一將歷史文化巧妙融入傳統食品的力作,不僅填補了洛陽長期沒有地方名點的空白,也為洛陽牡丹產業化和發展洛陽旅遊事業增添了亮點。

營養價值

牡丹的莖、葉可以治療血瘀病,花朵可供觀賞,許多城市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它的根可以入藥,也可以叫它丹皮,入藥後可以治療高血壓,除伏火,清熱散瘀,去痛消腫等。對高血壓有顯著療效。而它的花瓣可以食用,並且味道鮮美。

食用禁忌

1、適宜於健康體質平和質,氣虛體質,氣鬱體質,痰濕體質,特稟體質,陽虛體質,陰虛體質,瘀血體質。

2、濕熱痰滯內蘊者慎食。

所屬菜系

豫菜,又名(豫宴) ,即中原(河南)菜系 ,中國“八大菜系”之母。是對在帶有中原傳統文化內涵的烹飪理論指導下,運用具備中原地域特點的技術和材料所製作的菜餚、麵點和筵席的總稱。 有“烹飪鼻祖”和“中華廚祖”之稱的伊尹便出生於河南杞縣空桑,當代豫菜是在原宮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和民間菜的基礎上,根據中原物質條件,逐步積累演變而發展起來的。

豫菜堅持五味調和、質味適中的基本傳統,突出和諧、適中,平和適口不刺激是其顯著特點。各種口味以相融、相和為度,絕不偏頗是基本原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