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雜木桶螺

1、將柳州筍絲焙乾,待用。 2、將石螺下少量鹽焙乾水,用旺火燒熱,加入適量油,下輔料爆炒後,放入石螺及少許二湯,燜5分鐘起鍋待用。 5、下二湯,待燒滾後,放入燜置好的石螺,煮約3分鐘後,下牛雜煮約2分鐘起鍋,在成品面上淋上紅油、麻油、胡椒粉即可。

食譜介紹:

主料:石螺或田螺(500g)、牛雜(250g)
輔料:大豆芽、柳州酸筍絲、酸芋苗、酸子姜、泡椒蓉、蔥段、薑片、乾椒、蒜子、陳皮、沙姜、八角各適量。

調料:

鹽、白砂糖、米醋、蚝油、雞粉、麻油、胡椒粉、二湯各適量。
料頭:薑蓉、蒜蓉。製作方法:
1、將柳州筍絲焙乾,待用。
2、將石螺下少量鹽焙乾水,用旺火燒熱,加入適量油,下輔料爆炒後,放入石螺及少許二湯,燜5分鐘起鍋待用。
3、用旺火燒熱,加入適量油,下料頭及柳州酸筍絲、酸芋苗、酸子姜、泡椒蓉、番茄蓉爆炒香,下二湯,落調料調味後煮至沸騰起鍋,酸湯完成。
4、將大豆芽灼水後,起鍋置入木桶容器內墊底。
5、下二湯,待燒滾後,放入燜置好的石螺,煮約3分鐘後,下牛雜煮約2分鐘起鍋,在成品面上淋上紅油、麻油、胡椒粉即可。小貼士:
湯底酸甜醒胃,螺肉鮮美、口感脆爽。螺吃完後湯汁可用來撈湯,螺獅粉、紅薯粉爽滑,洋芋粉透明有嚼勁,任君選擇。吸食螺肉有妙招,先用筷子壓螺片,再用力吸出螺肉即可。

由來

故事從湛江的湖光岩說起。相傳原先那裡並沒有湖,原是寧、托兩條村莊,住有數十戶人家,男耕女織,人們本都過著安定和平的生活。有一天晚上,一頭白牛不知從什麼地方來到村里,無知村民欲擒而殺食之,有一老嫗見狀勸告曰:此乃天宮下凡神牛,切不可傷害,若加傷害,必遭其禍殃矣!眾村民不聽勸告,將牛宰而烹食之。是夜,突雷霆地裂,傾刻二村沉淪為湖,惟老嫗與兒子不食而平安無恙矣。老嫗知此乃天庭報應,遂取來牛雜加入各種藥材及一些特別配料以砂缸燉熬,意籍藥療以復白牛元神並祭奠遭難的村民、祈禱蒼生平安。終於感動天庭,白牛復活並馱著老嫗升天了,該湖從此水淨如鏡;其水位終年平穩,淫雨數月不溢,大旱百日不涸。後時常有一白牛與一仙女出現在陷湖和七星岩洞間,其行蹤飄忽,專為黎民消災賜福。於是人們便修築了一座白牛仙女雕像以紀念這段悽美的故事。後來此燉製牛雜的秘方終流傳於世並暗在民間秘密傳承,就是今天的洶湧牛雜。據說寇準遭貶在雷州時,也曾吃過此牛雜。
洶湧牛雜之名的由來
相傳在我祖輩時,一年正值隆冬之際,氣候頗寒。時有親朋好友來訪,逢炊之際,於是提刀選牛雜,放料下湯鍋,做牛雜來款待親朋,一時縷縷香味飄往巷外,適逢村中的一個長者經過,順香尋味走進了屋子。一進屋,只見屋內土鍋里牛雜濃汁騰滾,滿屋飄香,大家夾著牛雜蘸著醬料吃得好不歡暢。長者盯住土鍋垂涎欲滴大聲說:緣味乃至,實不由己;滿鍋洶湧,實乃洶湧牛雜也!說罷便入席夾起牛雜猛吃,把大夥樂得哈哈大笑起來。於是洶湧牛雜之事就在十里八村傳開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