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失調

營養失調

人的營養狀態與內分泌功能有關,當內分泌失調時,可引起肥胖或消瘦。用現代科學的語言具體的描述“營養”可以說:營養是機體攝取食物,經過消化、吸收、代謝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營養素和其他對身體有益的成分構建組織器官、調節各種生理功能,維持正常生長、發育和防病保健的過程。根據黎黍勻專家的定義認為,營養是指機體利用食物的有效成分,通過分解、轉運、吸收、代謝等環節攝取的過程描述。

基本信息

臨床表現

人的營養狀態與內分泌功能有關,當內分泌失調時,可引起肥胖或消瘦。

肥胖

營養失調營養失調
即營養高於人體需要量。當進食熱量多於人體消耗量時,多餘的熱量以脂肪形式儲存於體內,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時,稱肥胖。計算公式為:標準體重(kg)=[身高(cm)-100]×0.9護理目標:培養良好的膳食習慣;堅持適量運動;維持或接近標準體重。
護理要點:
1.改變飲食習慣,最佳方案時少食多餐。
2.在控制飲食的基礎上,鼓勵病人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增加熱量消耗。
3.預防肥胖和減肥是防止併發症的最好辦法。應提高自我保健知識對肥胖的認識,如超過標準體重10%即需限制總熱量。

消瘦

即營養低於人體需要量。由於熱量和蛋白質缺乏使皮下脂肪減少,肌肉、骨骼逐漸萎縮;表現為體重減輕、皮膚彈性差、皮下靜脈顯露。體重低於標準體重的10%以上者,稱消瘦。嚴重消瘦則呈惡病質狀態。
護理目標:
解除病因;增進食慾;提高進食總熱量。
護理要點:
1.找出熱量攝入不足的原因,提供合理膳食,補充營養。
2.症狀性消瘦的病人,要加強原發病的護理。
3.極度消瘦病人應注意皮膚護理,避免骨骼突起部位引起褥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