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風暴黑格比

熱帶風暴黑格比

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英語:Severe Tropical Storm Hagupit;台灣譯熱帶風暴黑格比作哈格比,港澳譯作黑格比;國際編號:0218;JTWC編號:23W),是2002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鏇。“黑格比”是由菲律賓所提供的颱風名稱,意思為“鞭撻”。黑格比也使香港天文台發出2002年首個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的熱帶氣鏇。

基本信息

路徑

熱帶氣鏇時的路徑

颱風路徑圖颱風路徑圖
2002年9月10日早上,位於南海東北部的一個低壓區在東沙島東南約140公里增強成熱帶低氣壓,穩定地在向西北偏西移動。當晚熱帶低氣壓增強為一熱帶風暴,翌日早上定名為黑格比,並於中午前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於9月12日在陽江附近登入並減弱為一熱帶風暴及轉向西移,晚上進一步減弱為一熱帶低氣壓。9月13日清晨,黑格比在廣西沿岸減弱為一低壓區。

減弱為低壓區後的路徑

黑格比減弱為低壓區後仍未消散,在沿岸維持一定強度。隨後黑格比在2012年9月14日沿岸海域緩慢向東移動,其東面的輻合氣流為廣東沿岸帶來暴雨。隨東北季風到達,黑格比繼續減弱並轉向西移動,並在2012年9月18日於北部灣消散。

註:2012年9月14日至9月16日期間,日本氣象廳和台灣中央氣象局當時仍然定黑格比為熱帶低氣壓,而香港天文台、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定為低壓區。

影響

香港

熱帶風暴黑格比熱帶風暴黑格比

在黑格比影響香港期間,共有32人受傷。大風亦令香港多處發生樹木和棚架倒塌,其中在中環倒下的棚架導致附近交通受阻約兩小時。另外,在香港附近水域有三艘漁船遇險,船上的37人均由政府飛行服務隊救起。香港機場有超過40班航機須要取消及多班航機出現延誤,往離島的小輪以及部份巴士線亦一度停止服務。

黑格比減弱為低壓區後再度接近香港,為香港帶來暴雨,天文台在9月14日至9月17日期間曾四度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更一度改發紅色暴雨警告信號。

澳門

熱帶風暴黑格比熱帶風暴黑格比
由於黑格比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及十分接近澳門,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因此在下午2時30分改掛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黑格比在11日晚上8時左右最接近澳門,當時它位於香港西南偏南約98公里。隨著黑格比向西移離澳門及本地的風力普遍下降,天文台在9月12日清晨2時30分改掛三號強風信號,更於同日早上10時除下所有熱帶氣鏇警告信號。

廣東
在黑格比掠過廣東沿岸海域期間,有20多艘漁船或貨船遇險,這些船上共載有200多人,其中一艘船沉沒,而另一艘船則與救援中心失去聯絡,共導致最少20人失蹤。在廣東西部,與黑格比相關的強風和大雨亦對一些房屋和農田造成破壞。

超強颱風級

2014年超強颱風黑格比

2014年12月4日下午2點鐘,第22號颱風“黑格比”(超強颱風級)的中心位於北緯10.4度、東經132.3度,在菲律賓馬尼拉東偏南方大約131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7級(60米/秒),七級風圈半徑320~400公里,十級風圈半徑180~190公里,十二級風圈半徑100公里。海南省氣象台預計,“黑格比”將以每小時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逐漸向菲律賓群島南部一帶沿海靠近,於6日登入上述沿海地區,登入後強度減弱,並將於9日前後進入南海中南部海面,之後逐漸趨向越南沿海。

2014年12月5日上午,黑格比進入眼壁置換,因此其強度開始減弱。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直接降格為四級颱風。

發展過程

形成初期

熱帶風暴黑格比熱帶風暴黑格比
2014年11月30日,一個熱帶擾動在波納佩東南方海面上生成[2],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5W。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給予“LOW”的評級。同時,日本氣象廳將其評為低壓區。下午9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評級提升為“MEDIUM”。

2014年12月1日上午3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布熱帶氣鏇形成警報,並對其評級提升為“HIGH”。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對其發出烈風警報。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編號22W。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黑格比。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中央氣象局亦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

開始增強

2014年12月2日下午2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下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颱風。

2014年12月3日上午2時,日本氣象廳和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颱風。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二級颱風。中央氣象局亦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上午8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下午1時,黑格比進入香港天文台的責任範圍,故將其強度評級為強颱風[7]。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三級颱風。

達到巔峰

2014年12月4日上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四級超級颱風。上午4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上午5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五級超級颱風,更直接給予155kt之評價,與颱風黃蜂和颱風鸚鵡並列為今年最強颱風。同時,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烈颱風。

逐漸減弱

12月5日上午,黑格比進入眼壁置換,因此其強度開始減弱。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直接降格為四級颱風。

2014年12月8日,菲律賓氣象部門最新數據顯示,颱風“黑格比”中心最大風速達每小時140公里,相比登入前的每小時175公里有所減弱。颱風中心以每小時1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8日清晨登入錫布延島。

強度比較

下表為颱風浣熊、威馬遜、夏浪、吉納維芙、巴蓬、黃蜂、鸚鵡及黑格比八者之強度比較:

熱帶氣鏇 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
日本氣象廳 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 香港天文台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中國中央氣象台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黑格比 10分鐘平均:215km/h 10分鐘平均:210km/h 10分鐘平均:260km/h 10分鐘平均:215km/h 2分鐘平均:235km/h 1分鐘平均:285km/h
鸚鵡 10分鐘平均:205km/h 10分鐘平均:200km/h 10分鐘平均:220km/h 10分鐘平均:205km/h 2分鐘平均:215km/h 1分鐘平均:285km/h
黃蜂 10分鐘平均:215km/h 10分鐘平均:210km/h 10分鐘平均:240km/h 10分鐘平均:215km/h 2分鐘平均:245km/h 1分鐘平均:285km/h
巴蓬 10分鐘平均:175km/h 10分鐘平均:175km/h 10分鐘平均:185km/h 10分鐘平均:185km/h 2分鐘平均:180km/h 1分鐘平均:240km/h
吉納維芙 10分鐘平均:205km/h 10分鐘平均:200km/h 10分鐘平均:230km/h 未進入其責任範圍 2分鐘平均:215km/h 1分鐘平均:260km/h
夏浪 10分鐘平均:195km/h 10分鐘平均:190km/h 10分鐘平均:230km/h 10分鐘平均:195km/h 2分鐘平均:225km/h 1分鐘平均:260km/h
威馬遜 10分鐘平均:165km/h 10分鐘平均:185km/h 10分鐘平均:210km/h 10分鐘平均:160km/h 2分鐘平均:215km/h 1分鐘平均:250km/h
浣熊 10分鐘平均:185km/h 10分鐘平均:185km/h 10分鐘平均:195km/h 10分鐘平均:195km/h 2分鐘平均:200km/h 1分鐘平均:250km/h

影響

菲律賓

當地發出之最高熱帶氣鏇警告信號:二號風暴信號

菲律賓黑格比的影響
2014年12月3日下午11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將已進入責任範圍的黑格比命名為Ruby,評為颱風並發布第一報熱帶氣鏇資訊。

2014年12月4日上午11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發出一號風暴信號。下午5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發出二號風暴信號,並表示黑格比會快速逼近菲律賓,呼籲市民購買食物,並做好防風準。

2014年12月7日,颱風“黑格比”自6日夜間在菲律賓中部東薩馬省登入後,已造成至少兩人死亡。颱風來襲造成萊特島和東薩馬省部分地區通信中斷,11個省份大面積停電,受影響人口達90萬。菲政府已緊急投入超過1200萬比索(約合27萬美元)用於救災,滯留在各港口的旅客總計超過2000人,180多趟國內國際航班因惡劣天氣取消。

2014年12月8日,菲律賓政府已將超過60萬民眾轉移安置到更安全的場所,應對即將登入的強颱風“黑格比”。菲律賓兩家航空公司6日宣布取消近100個班次的國內航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