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蝶

熊貓蝶

Butterflyfish|Ban 背鰭鰭棘(總數):12條 幼魚在背鰭軟條部末端具一黑色眼斑。

dd

中 文 名: 熊貓蝶
俗名別名: 黑面蝶(台灣)
英 文 名: Philippine Butterflyfish|Panda Butterflyfish|Bantayan Butterflyfish
拉丁學名: Chaetodon adiergastos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琉球群島(Ryukyu Islands)、台灣、印度尼西亞和澳洲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25度和南緯15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散卵型
食性 肉食性

熊貓蝶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12條 背鰭軟條(總數):23-26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18-21條
成魚體高而近圓形,頭部上方輪廓陡,略呈S形,突出的部位具一黑斑。吻尖,但不延長為管狀,前鼻孔具鼻瓣。前鰓蓋緣具細鋸齒,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兩頜齒細尖密列,各有9-11列。體被大型鱗片,為斜上排列;側線向上陡升至背鰭第9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鰭基底末緣下方。背鰭單一。體銀白,體側具13-15列沿鱗列之棕色斜紋;豎斑狀之眼頻寬於眼徑;頭枕部具鞍狀黑斑;除胸鰭淡色透明外,其餘各鰭黃色;背鰭和臀鰭軟條部具黑緣。幼魚在背鰭軟條部末端具一黑色眼斑。當受到驚嚇或在夜晚時,熊貓蝶的體色會變成棕褐色。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20cm

習性 棲息於珊瑚礁區水深3-25米之間的水域,成魚通常成對或組小群生活在軟珊瑚礁區,性格害羞且多疑。幼魚則常常單獨生活在有遮蔽的珊瑚礁區或河口區。主要以珊瑚蟲和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