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霞草堂

唐·胡曾有《詠谷口》詩曰:“一日天貞逝水流,虎爭龍斗為諸侯。 水出石崖分流一支至草堂前,灌學舍土地十幾畝,劉古愚先生曾有詩曰:“群峰東向均朝海,一水西流不出村”。 “先生憂國憂民,積憤成疾,不久便與世長辭。

唐·胡曾有《詠谷口》詩曰:“一日天貞逝水流,虎爭龍斗為諸侯。子真獨有煙霞趣,谷口耕除(鋤)到白頭”。這即是“煙霞洞”的名由。洞在石崖之上,為一石室,洞下有一清泉湧出,水質極佳,含鍶型礦泉水。泉水向南流數里,可灌山底、官庭兩村土地百畝。水出石崖分流一支至草堂前,灌學舍土地十幾畝,劉古愚先生曾有詩曰:“群峰東向均朝海,一水西流不出村”。先生在此居四載,設壇講學,喚起民眾投身救國。在此從學者有:梁海峰、王含初、魏之傑(英伯),張振基(佩甫)、張鼎榮(寶三)、李正軌(立齋)、譚煥章(西軒)、譚諶耀(耀堂)、張念祖、於伯循(右任)、景志伊(莘農),冠遐(聖孚)、張本善(性初)、張熾章(季鸞)、張崇基(阜生)、陳燮等。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先生應甘肅總督崧蕃之聘,任甘肅大學堂總教。臨行作《復豳學舍始末記》一文囑咐:“夫諸同人為余築舍,以中國貧弱,耶教橫瓷懼孔教之雲而欲延百年於一線也。不因予身而起,豈因予身而止?故斯舍之興,真類禪宗之開山……嗚呼!中國二十二行省之大,不能守聖人之教而為人弱。今欲以區區一舍百餘畝存之,真九牛一毛之不如,余因古愚,諸同人變愚者矣!然舍此又有何法?不能不仰天長嘆,泣下沾襟也。“先生憂國憂民,積憤成疾,不久便與世長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