焯焯

語出:(1).顯著;昭然。 唐 韓愈 《太學生何蕃傳》:“司業、祭酒撰次 蕃 之羣行焯焯者數十餘事,以之升於禮部而以聞於天子。” 明 葉盛 《水東日記·蘇天爵<元文類>》:“夫有 元 名人文集,如 王百一 、 閻高唐 、 姚牧菴 、 元清河 、 馬祖常 、 元好問 之焯焯者,今皆無傳。” 清 錢謙益 《塗母王夫人五十序》:“通政夫婦大節焯焯,國史彤史胥予言有徵焉。”(2).謂明亮貌。《人民文學》1977年第10期:“遠看像螢飛逐,來近似流星焯焯。”

解釋:

1.顯著;昭然。

2.謂明亮貌。

基本解釋

(1).顯著;昭然。唐韓愈太學生何蕃傳》:“司業、祭酒撰次蕃之羣行焯焯者數十餘事,以之升於禮部而以聞於天子。”明葉盛《水東日記·蘇天爵<元文類>》:“夫有元名人文集,如王百一、閻高唐、姚牧菴、元清河、馬祖常、元好問之焯焯者,今皆無傳。”清錢謙益《塗母王夫人五十序》:“通政夫婦大節焯焯,國史彤史胥予言有徵焉。”
(2).謂明亮貌。《人民文學》1977年第10期:“遠看像螢飛逐,來近似流星焯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