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風景名勝區

炎帝陵風景名勝區

炎帝陵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炎陵縣城西19公里的鹿原陂,陵區面積5平方公里。現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炎帝陵位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寢陵聖地。因其歷史悠久,被譽為“神州第一陵”,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華歸國華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學實踐基地。“炎帝陵祭典”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國範圍內為數眾多的炎帝文化遺存中,炎帝陵是唯一一處經國務院核定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炎帝陵還是“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首和“新瀟湘人文八景”、“湖南省最佳景區”之一,以炎帝陵為代表的歷史文化旅遊品牌被列入湖南省重點打造的三大國際旅遊品牌。炎帝陵以其在海內外炎黃子孫心目中超越時空、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特有魅力,被譽為“中華民族的人文聖地·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基本信息

歷史

景區景區
史載漢代以前有帝陵,唐代奉祀以昌,宋乾德五年(967年),“立廟陵前,肖像而祀”,同時詔禁樵採,置守陵戶。北宋以降,歷代不輟祭祀,不失修葺。有歷史記載的修葺有:宋代一次,明代三次,清代九次,民國四次。1954年進行一次修復。1986年8月開始再次整修,1988年10月陵殿修復竣工。炎帝陵是炎黃子孫尋根謁祖、旅遊觀光、研究炎帝文化、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等多種活動於一體的勝地。1986年整修以來,大、小祭祀連年不斷。1983年“炎黃杯”世界華人華僑龍舟系列賽在炎帝陵舉行取聖火火種儀式;1993年、1994年、1997年、2000年湖南各界進行了公祭炎帝陵典禮。1992年,國家旅遊局將炎帝陵闢為尋根朝敬之旅國際旅遊專線;1993年,炎帝陵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6年,國務院批准炎帝陵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中宣部確定炎帝陵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1998年,炎帝陵被評為湖南省最佳旅遊景區;1999年,炎帝陵被評為湖南省模範景區;2000年,中華全國歸國華橋聯合會確定炎帝陵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陳雲、胡耀邦、周谷城、趙朴初等炎帝陵親筆題詞,宋任窮、楊汝岱、宋健、王恩茂、毛致用、彭佩雲等先後專程前來謁陵並指導炎帝陵建設。景區榮獲“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首、湖南省最佳旅遊景區。2006年“炎帝陵祭典”還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獲評“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根親文化盛事”。

主要景點

景區已恢復或新建開放的自然、人文景觀20多處,主要有炎帝陵殿、御碑園、皇山碑林、天使公館、聖火台、神農大殿、朝覲廣場、神農大橋、白鷺亭、崇德坊、鹿原陂、龍垴石、龍爪石、洗藥池、邑有聖陵等自然景觀。

旅遊貼士

成人票:80元,情侶雙人票:160元,親子票(一大一小):120元,家庭票(二大一小):200元。兒童身高1.2米(含)以下、70歲以上的老人持本人有效證件、記者持本人有效記者證免票。兒童身高1.2-1.4米、在校大、中、小學生憑學生證購景區優惠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