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毛聚花白鶴藤

灰毛聚花白鶴藤

灰毛聚花白鶴藤,莖圓柱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葉卵形或闊卵形,先端銳尖,基部心形,上面密被具瘤狀基部的俯伏灰長柔毛,下面極密被捲曲的灰柔毛。生於海拔 220—1600米,疏林及灌叢中,廣西西南部亦有。

基本信息

簡介

所屬卷:Argyreia Lour.
所屬科:Convolvulaceae
中文名:灰毛聚花白鶴藤
其它中文名:紅心果(景洪),豬葉菜(河口),合包葉(思茅)。
文獻來源:var. cinerea Hand.-Mazz.(1938).
Lettsomia bella auct. non C. B. Clarke: Dunn(1911); A. aggregata(Roxb.)Choisy var. osyrensis Gagnep. et Courch.(1915), p. p., quoad pl. yunnan.

描述欄位

:攀援灌木,莖圓柱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葉卵形或闊卵形,長6—12厘米,寬3.5-11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心形,上面密被具瘤狀基部的俯伏灰長柔毛,下面極密被捲曲的灰柔毛,側脈11—14對,下面稍突起;葉柄長3—7.5厘米,密被灰色捲曲柔毛,具槽。總花梗長(1-)2—3.5厘米,密被灰色捲曲柔毛;花密集於梗末端呈頭狀花序,花柄很短或缺;苞片闊倒卵形至匙形,鈍,長約8—12毫米,外面密被灰色捲曲柔毛,內面無毛;2個外萼片長圓形,鈍,長約11—12毫米,第三個長約7毫米,2個內萼片長約6毫米,外面均密被灰白色柔毛,內面無毛,花冠管狀鐘形,長約1.5—2厘米,深5裂,粉紅色至紫紅色;管長10-12毫米,無毛,裂片狹卵狀三角形,長5—8毫米,瓣中帶密被白色柔毛;雄蕊及花柱伸出,花絲著生於距花冠基部7毫米處,長約15毫米,向基部約1半擴大且密被腺疏柔毛,花葯長圓形,長約3.5—4毫米;花盤環狀,高約1.5毫米;子房無毛,2室;花柱長約20毫米,柱頭頭狀,2淺裂。果球形,包以增大而內面紅色的萼片,直徑約6—8毫米,紅色,種子2—1。
分布及生境:雲南南部普遍分布(景洪、勐臘、思茅、金平、綠春、元江、元陽、屏邊、河口、雙江、鎮康、盈江、遮放至峨山等地)。海拔 220—1600米,疏林及灌叢中,廣西西南部亦有。模式標本采自元江。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本變種與模式不同在於葉上面密被具瘤狀基部的俯伏灰長柔毛,下面極密被捲曲的灰柔毛。
根葉可藥用,治子宮脫垂脫肛喘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