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罐

火罐

“火罐”,又稱“管子”或“吸筒”。拔火罐是民間對拔罐療法的俗稱。拔罐療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抽吸、擠壓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罐吸附於體表特定部位(患處、穴位),產生廣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現象,而達到防病治病,強壯身體的一種治療方法。拔火罐與針灸一樣,也是一種物理療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療法中最優秀的療法之一。兒童同樣適用。還稱“拔罐子”。有火罐、氣罐等。

基本信息

簡介

拔罐療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抽吸、擠壓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罐吸附於體表特定拔火罐養生館部位(患處、穴位),產生廣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現象,而達到防病治病,強壯身體為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拔火罐與針灸一樣,也是一種物理療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療法中最優秀的療法之一。兒童同樣適用。還稱“拔罐子”。有火罐、氣罐等。

種類

竹火罐

11
用直徑3~7厘米粗細的竹子逐節鋸斷,一端去節做口,一端留節做底,削去竹皮,做成腰鼓樣的圓柱形管子,大小可按施術的部位加以選擇。
竹筒火罐用堅固的細毛竹,截成長約6—9厘米的竹管(不宜過長或過短,過長者重量較大,容易脫落,過短者由於管腔容積小,吸引力亦小不易吸著),一端留節為底、一端為罐口,口徑約為3厘米、4.5厘米、6厘米不等。用刀颳去青皮及內膜,管壁的厚度約2~3分,用砂紙磨光,口圈必須平正光滑。竹罐的特點是:輕巧、價廉、不易跌碎、比重輕、吸得穩、能吸收藥液、且取材容易、製作簡便。缺點是易爆裂漏氣。

陶火罐

22
系由陶土做成,口底平滑,形似木缽或瓷鼓。這種罐的吸力大,但易碎。

玻璃火罐

33
肚大口小,口邊外翻,有大、中、小三型。這種火罐的優點在於其質料透明,可以從外面看到吸著麵皮膚的變化,易於掌握拔火罐後局部反應的程度。

注意事項

①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若體位不當、移動、骨胳凸凹不平,毛髮較多的部位均不適用。
②拔罐時要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而選擇大小適宜的罐。操作時必須迅速,才能使罐拔緊,吸附有力。
③用火罐時應注意勿灼傷或燙傷皮膚。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小的勿須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塗以龍膽紫藥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
④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熱抽搐者,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有肺部慢性病的人會導致肺泡破裂
有肺部基礎病的患者,如慢阻肺、肺結核、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不適用拔火罐。肺部有炎症時,經常會伴隨肺泡的損傷或肺部有體液瀦留。如果用拔火罐進行治療,會使胸腔內壓力發生急劇變化,導致肺表面肺大泡破裂,從而發生自發性氣胸。
拔火罐後洗澡容易著涼
拔火罐後不宜洗澡,很多愛在浴池洗澡的人常說“火罐和洗澡,一個也不少”。確實,溫熱的澡水和溫熱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想想都舒服。但這順序需要注意,洗完澡後可以拔火罐,但是絕對不能在拔罐之後馬上洗澡。
拔火罐後,皮膚處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由於皮膚處於一種毛孔張開的狀態,很容易受涼。所以拔火罐後一定不能馬上洗澡。
長時間拔火罐會導致皮膚感染
不少人說火罐這一拔最少要半小時,有的人認為拔出水皰來才能體現拔火罐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老人持這樣觀點的比較多。
拔火罐根據火罐大小、材質、負壓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從點上火閃完到起罐不超過十分鐘為宜。因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於負壓而不在於時間,如果說在負壓很大的情況下拔罐時間過長直到拔出水皰,這樣不但會傷害到皮膚,還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
各季節拔火罐要注意
春天天氣轉暖,氣溫開始回升。但北方突然來襲的春寒,還是會讓猝不及防的人患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由風寒引起的感冒,用火罐將寒氣拔出可有效緩解症狀。治療時要注意罐口的潤滑。北方天氣乾燥,尤其是春天,又冷又乾。這種環境下人的皮膚缺少水分,拔火罐時容易造成皮膚破裂。
夏天氣溫較高,加上雨水多,人很容易有皮膚病如痱子。這時拔火罐主要為了去濕氣。由於夏天出汗較多,拔罐前最好洗個澡,把身體擦乾,別讓汗液影響火罐的吸附。拔完不要洗澡,即使身上出汗很多也不要洗,以免感染。
秋天和冬天這兩個季節氣溫低、乾燥,拔罐要選擇溫暖的房間,注意保溫。對需要進行背、腹等部位拔罐的患者,可以適當減少拔罐時間,不要讓身體暴露太久。拔完及時穿衣,可以適當喝點熱水,暖暖身體。秋冬兩季皮膚乾燥,拔罐要潤滑罐口,保護皮膚不受傷。

適應症

外感風寒、頭痛眩暈、眼暴腫痛、畏光等症,可在太陽穴上拔之;風寒濕痹、關節酸痛,可在痛處拔之;嗽咳氣喘,可在背部兩側拔之;腹痛、腸空鳴、大便泄瀉,可在腹部拔之。

禁忌症

凡局部有皮膚病或全身枯瘦,肌肉失去彈性者,不可拔罐;凡血管多、骨凸起、毛髮部、心跳處、眼、耳、鼻、口與乳頭等部位,均不可拔。此外有高熱、昏迷、抽搐、婦女妊娠期間及水腫、腹水、腫瘤等亦不宜套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