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錐

火山錐

火山錐是一種地質學術語,是火山噴出物在噴出口周圍堆積而形成的山丘。

火山錐火山錐

火山錐是火山噴出物在噴出口周圍堆積而形成的山丘。由於噴出物的性質、多少不同和噴發方式的差異,火山錐具有多種形態和構造。以組成物質劃分:有火山碎屑物構成的渣錐(見圖);熔岩構成的熔岩錐或稱熔岩丘;碎屑物與熔岩混合構成的混合錐。以形態來分:有盾形、穹形、鍾狀等火山錐。圓錐狀的火山錐是標準的火山錐形象。

火山錐以火山口為中心,四周堆積著由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物(包括火山灰、火山砂、火山礫、火山渣和火山彈等)組成的山體,形態主要有錐狀火山、盾狀火山和低平火山等三種。火山錐的形態與噴發的熔岩性質有關。

基本類型

火山錐火山錐
火山錐的基本類型有3種。全部或基本上是多層基性熔岩構成的是熔岩錐,它形狀扁平、坡度緩(2°~10°),頂部有碗狀火山口。其中規模巨大的叫盾形火山。全部由火山碎屑組成的是碎屑錐。其平面近似圓形,坡度約30°,頂部有一個漏斗狀火山口。由熔岩碎屑互層構成的叫複合錐,也叫層狀火山錐。其坡度大多超過30°,形狀比較對稱,上部多熔岩,下部和邊緣主要是火山碎屑。火山口呈碗狀或漏斗狀。有些火山錐坡上還有小型火山錐,其通道與主火山錐的通道相連,無獨立的岩漿源。這種小型火山錐稱寄生錐。

形成原因及演化

錐體表面坡度也變小,而火口緣直徑與錐體底部直徑則在不斷地增加,如圖 所示。由於錐體底部直徑增加速率大於火口緣直徑增加速率,使得錐體底部直徑與火口緣直徑的差值隨著時間的持續也是增加的。由此可見,根據錐體高程和錐體底部直徑與火口緣直徑的差值的統計投點圖上,就可以把不同時間裡形成的錐體區分開來。如圖 所示,瓊北火山錐體可分早期的低平火山口和晚期的火山錐兩期,它們各自對應著不同的錐體高程與錐體頂、底部直徑差關係。相關直線斜率明顯不同,時代越新者斜率越大。錐體形成時代變老時,相關直線的斜率則逐漸變小。由圖 還可看出,在晚期火山錐體裡,還可進一步分出早、晚兩個造錐噴發階段,而在早期低平火山口噴發過程中,也可分為相對早晚兩個階段。
原始錐體剖面結構為多邊形 ABEFCD,風化降解時第 1 階段坑底內徑加大至 E’F’、E’’F’’、B’’C’’,坑深減小至 0,錐體底徑加大至 A’’B ’’,錐高減小至 B’’G或 C’’H,形成無坑錐體 A’’B’’C’’D’’。第 2 階段錐頂徑加大至 B ’’’C ’’’,底徑加大至 A’’’B ’’’,此時開始有火山通道被剝露。第 3 階段降解時形成低而平錐體,由於火山通道難於被剝蝕而殘留中央較高位置,如不規則多邊形A’’’’B ’’’’ IJC ’’’’D ’’’’所示。

火山錐火山錐

世界最完美的火山錐

馬榮火山是菲律賓最大的活華山,呈圓錐形,像一個巨大三角形蠟燭座聳立在椰林和稻田中間,綺麗、壯觀,被人們譽為“世界上最完美的火山錐”。傳說古代此地有一個女子,容貌美麗,心地善良,為救父親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人們為其孝心所感動,為她修建了一座大墳墓,後來竟長成高峰,外形很像日本的富士山,又常有白雲繚繞,顯得格外端莊。山的上半部幾乎沒有樹木,下半部長出一片片茂密的森林,有的地方從山上一直到山腳下都可以看到火山噴發時流出的痕跡。馬榮火山至今仍時常冒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