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斑

激素斑指皮質類固醇激素依賴性皮炎(簡稱激素依賴性皮炎),是因由於長期反覆不當的外用激素引起的。

激素斑

皮質類固醇激素依賴性皮炎(簡稱激素依賴性皮炎),也被稱為激素斑。是因由於長期反覆不當的外用激素引起的。


激素斑發病原因

(一)適應症選擇錯誤:皮質類固醇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反應的抗過敏作用,外用後能減輕充血和水腫,使瘙癢的程度和某些皮膚損害的炎性反應暫時得以緩解和消退,人們往往被這一假象所矇混,加之廣告宣傳的誤導,很多人又對激素套用範圍和不良反應缺乏了解而長期濫用,導致不良後果。有少數人還用這類藥品代替護膚霜搽抹面部,長期在正常的面部使用,初用時感覺良好,時間一長便會產生依賴性皮炎;有的還把皮質類固醇激素的“抗炎”作用誤解為抗生素的消炎抗菌作用而長期反覆不當的濫用。例如常見皮膚病痤瘡(青春粉刺)、脂溢性皮炎、股癬、膿皰瘡等細菌、真菌感染性皮膚病,濕疹、皮炎等過敏性皮膚病。特別是發生在面部、陰部的皮膚病長期大面積使用較強的激素製劑,因這些部位對皮膚皮質類固醇激素較易吸收,副作用也相對容易發生;很容易引起皮膚萎縮、變薄、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斑,皮膚發皺老化。特別是嬰幼兒,皮膚嬌嫩,更不宜長期大面積使用,如經皮膚吸收後,還會引起腎上腺皮質功能抑制,帶來嚴重不良後果。
(二)藥物品種選擇不當,皮質類固醇激素強效製劑,最容易引起皮膚萎縮等副作用,但由於使用者的隨意性,這類藥物被濫用了。有實驗表明,在皮康王霜、皮炎平霜、膚輕鬆霜、祛斑霜、倍氯美松霜、複方康納樂霜,膚樂霜這7類藥物中,以每月人均用量計算,皮康王霜人均用量最少,但引起副作用的比例高達60.4%,原因之一是該藥含有最強效製劑氯倍他索,且這一特點不為使用者了解。
(三)用藥時間過長:短期外用皮質類固醇後即可引起表皮萎縮並可抑制真皮膠原的合成,長期大面積外用後可引起系統副作用。有實驗表明,長期用藥導致皮膚屏障功能減弱,對藥物的吸收量增大,形成惡性循環,最終使病情惡化,如一男性脂溢性皮炎患者,輪換套用多種皮質類固醇激素外擦,連續14年,除面部多樣性皮損及柯興綜合徵表現外,還發生了藥源性糖尿病。有一女性黃褐斑患者連續3年每日用皮康王外擦,不但面部皮膚出現副作用,且發生了藥源性柯興綜合徵。可見,即使小面積外擦皮質類固醇激素,若時間過長,同樣可導致系統性副作用。
(四)美容市場的混亂與美容化妝品濫用:最近十年來,隨著美容業的迅速發展和美容院的激烈競爭,有的美容院為了拉住消費者,將激素摻進嫩膚、美白的化妝品中矇騙消費者,使不少渴求美容護膚的消費者,在長期套用他們的所謂“特效嫩膚、美白的化妝品”後產生依賴,而導致激素依賴性皮炎。

激素斑發病特點

(一)同一部位外用高效皮質類固醇激素3周以上,皮膚出現紅斑、丘疹、乾燥脫屑、萎縮、萎縮紋、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痤瘡、色素沉著異常、酒渣鼻樣皮炎、口周皮炎、光過敏、多毛、不易辯認的癬,魚鱗病樣變化等繼發症狀等。
(二)套用上述激素藥物後,原發病病情雖可得到迅速改善;一旦停藥,1—2日內,用藥部位皮膚發生顯著紅斑、丘疹、皸裂、脫屑、小膿瘡、瘙癢和觸痛等症狀。當再用該藥,上述症狀和體徵會很快減退,如再停用,皮炎症狀又迅速再次發作,而且逐漸加重,對激素的依賴性較為明顯,尤其以面部、外陰部多見。
(三)局部有明顯自覺瘙癢或灼熱感。


激素斑的治療

因目前西醫西藥對激素依賴性皮炎尚無理想療法,主要是採取逐漸遞減激素藥物的用量,再配合抗菌消炎,抗過敏藥物治療,直到全部撤除激素藥物,治療過程需要1-2年的時間。
近十年來採用中醫治療激素依賴性皮炎收到較顯著的效果,急性炎症期(正在套用激素藥物或停用激素藥物不到1個月者),以紅斑、丘疹、毛細血管擴張、腫脹、灼痛、瘙癢為主要表現者,以滋陰補腎,清熱解毒、涼血化斑、疏風止癢,調節機體免疫和內分泌為主。慢性期(急性炎症消退期,停用激素藥物一個月以上者),以紅斑、皸裂、脫屑、小膿瘡、瘙癢和觸痛等為主要表現者,治以滋陰補腎,養陰生津、潤燥疏風,調節機體免疫和內分泌。


治療激素斑注意事項

由於人體一旦對激素產生了依賴性,停藥後原發病變反跳加重與繼發的赤紅、觸痛、瘙癢、脫皮,乾燥、裂口、脫屑等副作用,可使患者產生較大的痛苦與壓力。
因此,醫生與患者家屬應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對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認識,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