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製衣工會

澳門製衣工會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製衣工會屬勞工社團。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的屬會。1958年12月1日成立。會址在海邊新街。宗旨是積極爭取和維護工友合理權益,促進工人團結,熱愛祖國,熱愛澳門,關心社會發展,參與社會事務,推廣技術交流,提高工人的技術素質。1996年有個人會員9560人。

簡介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

澳門製衣工會屬勞工社團。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的屬會。1958年12月1日成立。會址在海邊新街。宗旨是積極爭取和維護工友合理權益,促進工人團結,熱愛祖國,熱愛澳門,關心社會發展,參與社會事務,推廣技術交流,提高工人的技術素質。
1996年有個人會員9560人。

歷史

1958年5月,日升內衣廠不斷無理減薪、除人、停工。工人不滿,與廠方理論。至7月,廠方以關廠為藉口,企圖開除全廠工人。工人不知所措。其中一人因參加旅業職工會縫紉班,將事情經過向旅業工會秘書反映。工聯獲悉後協助那幾十名工人爭取到應得權益。工人認識到團結的力量和工會的好處,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9月23日,成立了籌備委員會,廣泛徵求會員。

1958年10月25日,製衣工會的前身——內衣工會正式成立。當時會員已發展到一百四十多人。會址設在新馬路1號N三樓旅業職工會內。 1965年加入為工聯屬會。 1966年4月,工會遷至沙梨頭海邊街17號二樓。工友捐款為工會添置了一批日常用品和康樂用具,活躍了工會的活動。

七十年代初,隨著製衣業發展,產品日趨多樣化。從業員增至八千多。為了適應行業的發展,擴大團結,1972年2月13日,工會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內衣工會正名為“製衣工會”。 。工會不斷發展,會址不敷套用。工會於1974年4月遷往海邊新街61號。 1986年6月,工會遷至工人康樂館三樓,與織造工會、珠塑工會實行聯合辦公。 1987年12月,聯同手工業鞋業、香業、樟木槓工會,合共七個工會組成製造業總工會。資源集中後,大大有利於工會開展活動。

工會成立初期,勞資事件很多。工人代表經常要受到廠方排斥。他們寧願轉廠也堅持工會工。後來,時移勢易,廠方逐步願意同工會談判,解決勞資糾紛。

1988年11月20日,為慶祝會慶30周年,在工業廳工業發展輔導中心和多間工廠贊助下,工會舉辦第一屆製衣業車縫技術比賽,加強同業間的聯繫和交流,共有34隊60多名工人參加。後來,也舉辦過第二屆比賽。

2000年1月8日,工會舉辦“慶回歸賀千禧雲裳舞藝繽紛SHOW”,介紹本澳出口服裝和推動時裝創作。

八十年代末,製衣工業開始北移,澳葡政府又發出輸入外勞批示,本地製衣工人人數開始減少。工會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爭取完善勞工立法,以及通過源頭參與,反映工人的訴求,維護工人合理權益。

51周年慶祝會

慶祝會慶祝會

製衣工會日前假聯邦酒樓舉行慶祝成立五十一周年暨特區成立十周年聯歡餐會,活動獲澳基會贊助。

理事長胡寶蓮致詞回顧今年該會結合選舉工作舉辦大小活動四十場,會員、家屬共四千六百零九人次參與,當中參與雙慶活動者有一千九百八十一人次。全年發展了新會員五百九十名,當中不少是永久會員,取得優良成績。

工會配合工聯工作,協助二百二十六名會員向政府辦理養老金申請,一千一百四十二名低收入人士申請工資補貼,以及舉辦新勞工法諮詢講解會。展望未來,工會將堅定不移地繼續和發揚愛國愛澳的傳統精神和密切聯繫民眾的作風。

因應會址地處中區有利條件展開地區工作,配合工聯做好工作,為澳門的穩定發展及建立和諧社會努力。晚會安排抽獎助興,製衣工會中國舞班成員席間表演蒙古舞及演唱民族歌曲、懷舊金曲,工聯副理事長梁偉峰及三百六十多名製衣工會會員、家屬出席,場面熱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