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

重慶市潼南縣城西北1.5公里定明山下。唐鹹通年間(860-874年)始建,初名南禪寺,宋賜額定明院,今俗稱大佛寺。寺依山崖凌空而立,廟高33米,梯台狀,佛閣七層,層層飛檐高翹,皆覆琉璃瓦。崖壁鑿雕釋迦牟尼坐像,高達27米,頭像為唐鹹通年鐫刻,佛身為宋靖康二年(1127年)續刻。頭飾螺鬢,袒胸,著雙領下垂外衣,左手壓膝,右手置腹前,全身飾金。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窟
重慶市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VI-851

簡介

..
潼南大佛寺位於重慶市潼南縣城西一公里的定明山下。潼南大佛寺創於唐鹹通年間(860-873年),初名“定名院”,又名“南禪寺”。後因宋朝在寺內依山鑿一大佛,改稱“大佛寺”。
明朝在大雕像之上覆蓋七重飛閣以蔽風雨,今尚完好,大佛寺歷史上曾重建三次,前兩次(1151年,1278年)分別由鄧利成、馮檝、清暉所建;最後一次是民國十一年重建。潼南大佛寺今存有大佛閣、觀音殿、玉皇殿、鑒亭四座木結構古建築,多系清末遺物。玉皇殿始建於民國11年(1922),據說原是當地百姓為求雨祭天而建。玉皇殿和大佛殿之間的觀音殿,建於宋元年間,1946年重建,內塑千手觀音。據說,觀音列於佛祖右側,是潼南大佛寺有別於其他寺院叢林的地方。大像殿內,是依崖而鑿的一尊釋迦牟尼佛坐像,頭飾螺髻,方面大耳,慈眉祥目,臉頰豐滿,依山面江,赤足端坐,周身貼金,光彩熠熠。因此這尊大佛俗稱“八丈金仙”,它是是我國第一大金佛,世界第七大佛。
..

這尊釋迦牟尼坐像高18.43米,胸圍8.35米,結跏趺坐,袒胸,套雙領外衣,左手置於膝間,右手平胸,施無畏印,佛身各部分比例勻稱,衣紋流暢,形態逼真,體態莊嚴肅穆,雙目炯炯傳神,氣勢尤為雄偉。據碑記所載,潼南大佛寺的大佛,身、首的開鑿年代相距甚遠。佛首鑿於唐鹹通元年(860),成於廣明元年(880)。而佛身的開鑿竟跨越五代乃及北宋,時間長達250多年,直到宋靖康元年(1126)始初成。
“佛”字此後,按佛首比例展開佛身,又用了26年的時間,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才完全鑿成。整座佛像開鑿前後共歷時290多年。大佛鑿就後,南宋紹興壬申年(1152),為了給佛像飾金,又進一步對佛像加工細磨,該寺僧人法修還遠赴瀘州,向瀘州刺史馮檝化緣。馮檝是一位虔誠的信佛居士,慷慨以俸金用作金飾,還親自撰文刻碑記事。紹興二十二年(1152)二月,大佛裝鑾飾金完成,至此大佛通身貼金。後來,在清嘉慶七年(1802)、同治九年(1870)、民國3年(1914)和民國10年(1921),大佛又先後4次重裝金身。
..

潼南大佛是石刻造像中罕見的珍品,過去被稱為“蜀中四大佛”之一,1956年8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定為首批重點保護文物。2006年05月25日,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作為隋至清時期文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以大佛為中心,在東西長達里許的崖壁上,留有歷代騷人墨客書鐫的題記、詩詠、碑碣、造像等83則,鎦金楹聯鐫刻20則,水文題刻5則,龕窟104個,佛像700餘軀。另有“石磴琴聲”、“頂天佛”、“鑒亭”、“翠屏秋月”等名勝古蹟,與“八丈金仙”共稱十八勝景。

題記碑刻

七情台再往左,是沿江的丹崖絕壁,在長達里許的崖壁上,留有許多歷代騷人墨客書鐫的題記、詩詠、
..
碑碣和造像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這個巨大的“佛”字。這個刻在陡峭筆立的岩壁之上的“佛”字,高8.85米,寬6.78米,占據岩面60平方米,為清同治年(1870年)雲岩弗乘所書,是全國最大的石刻佛字。“佛”字質樸遒勁,剛健挺拔,筆力千鈞,足踏江岸,頭頂藍天,所以也稱“頂天佛字”,又叫“立地成佛”。據說,隔岸數里,也赫赫在目。而且,“佛”前江中恰好獨立一石,狀若雙手合掌,朝“佛”字頂禮膜拜,平添幾許佛法無邊,頑石點頭悟禪機的靈氣。

潼南大佛寺

..
摩崖造像位於潼南縣城西北1.5公里的涪江南岸、定明山北麓,包括摩崖造像及鑒亭、大佛閣、觀音殿、玉皇殿等古建築。依山而建的大佛閣覆護著巨大的鎏金大佛像,故俗稱“大佛寺”。鎏金大佛通高18.43米,氣勢宏偉,其頭就有4.7米高,耳朵2.4米長。以大佛為中心,在東西長達1公里左右的崖壁上,保存著隋朝至明清、新中國建立前等不同時期的佛、道、儒三教造像129龕928尊,歷代題詠、碑碣87通,造像記、題記31則,楹聯21則,水文題刻7則,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位於潼南縣城西北1.5公里的涪江南岸、定明山北麓,包括摩崖造像及鑒亭、大佛閣、觀音殿、玉皇殿等古建築。依山而建的大佛閣覆護著巨大的鎏金大佛像,故俗稱“大佛寺”。鎏金大佛通高18.43米,氣勢宏偉。玉皇殿始建於民國11年(1922),據說原是當地百姓為求雨祭天而建。玉皇殿和大佛殿之間的觀音殿,建於宋元年間,1946年重建,內塑千手觀音。據說,觀音列於佛祖右側,是潼南大佛寺有別於其他寺院叢林的地方。大佛殿又稱大像閣,這座七檐佛閣是潼南大佛寺的核心建築。始建於南宋,時為五檐,盡用琉璃覆蓋,燦爛輝煌,是我國最早使用全琉璃頂的古建築之一。後經歷代維修,明朝時改建為七檐。而如此高大的古建築,所有梁、檁、柱、枋之交接處,據說沒用一鐵一釘。
大像閣高30多米,依岩面江,重檐起翹,巍峨壯觀,令人油然而生“蕭寺遙藏白雲頂,仰觀萬仞排嶙峋”之慨。
大像閣內,是依崖而鑿的一尊釋迦牟尼佛坐像,頭飾螺髻,方面大耳,慈眉祥目,臉頰豐滿,依山面江,赤足端坐,周身貼金,光彩熠熠。
因此這尊大佛俗稱“八丈金仙”,它是是我國第一大金佛,世界第七大佛。遺憾的是,大佛寺正在對大佛進行維修,無法看到大佛的樣子,只能透過安全網看到大佛的大概。下圖是網路圖片——八丈金仙全貌。 據了解,“八丈金仙”高18.43米,胸圍8.35米,結跏趺坐,袒胸,著雙領下垂外衣,左手置於膝間,右手平置胸前,施無畏印。
佛身各部分比例勻稱,衣紋流暢,形態逼真,體態莊嚴,氣勢雄偉。潼南大佛寺創建於唐鹹通年間(860-873年),初名“定名院”,又名“南禪寺”,後因寺有大佛而改稱“大佛寺”。大佛寺的大佛,身、首的開鑿年代相距甚遠。佛首鑿於唐鹹通元年(860),成於廣明元年(880)。而佛身的開鑿竟跨越五代乃及北宋,時間長達250多年,直到宋靖康元年(1126)始初成。此後,按佛首比例展開佛身,又用了26年的時間,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才完全鑿成。整座佛像開鑿前後共歷時290多年。大佛鑿就後,南宋紹興壬申年(1152),為了給佛像飾金,又進一步對佛像加工細磨,該寺僧人法修還遠赴瀘州,向瀘州刺史馮檝(jí)化緣。
馮檝是一位虔誠的信佛居士,慷慨以俸金用作金飾,還親自撰文刻碑記事。紹興二十二年(1152)二月,大佛裝鑾飾金完成,至此大佛通身貼金。後來,在清嘉慶七年(1802)、同治九年(1870)、民國3年(1914)和民國10年(1921),大佛又先後4次重裝金身。 潼南大佛是石刻造像中罕見的珍品,過去被稱為“蜀中四大佛”之一,2006年,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作為隋至清時期文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在七檐佛閣左側的崖壁上,集中標刻有七個年代的洪水標記線和題記。題刻始刻於明,續有大明正德十四年(1519)、乾隆四十六年(1781)、同治十二年(1873)、光緒十五年(1889)、民國三十四年(1945)和1981年的大洪水標記線。這些不同年代的洪水標記線集中於一處,可以比較歷次涪江洪水在此境內的高程,對探索古代洪水的演變規律,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七檐佛閣左邊,是七情台,七情台古稱“大佛洞”,又稱“石磴琴聲”。
42級寬大的石磴,摩崖而鑿,宛若42根琴弦,當遊人拾級而上時,腳下便會發出“咚咚”的琴音,更為奇妙的是,其中七級回聲特別清越洪亮,猶如槌擊編鐘,又似彈奏樂器,故稱“七步彈琴”。據說,“石磴琴聲”鑿於明代宣德年間(1426-1435),比北京天壇的回音壁還早建1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四大回音建築之一。七情台上,有一亭,叫長樂亭,據牆上刻的《長樂亭記》介紹,登亭遠眺,水天一色,青色萬點擁禪關,令人心曠神怡,故名“長樂”。
七情台下,另有一亭,叫做“了翁亭”,又稱“鑒亭”,南宋理學家魏了翁先生創修,高15米,寶剎擎空,亭角飛翹,亭映碧水,秀麗壯觀。七情台再往左,是沿江的丹崖絕壁,在長達里許的崖壁上,留有許多歷代騷人墨客書鐫的題記、詩詠、碑碣和造像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這個巨大的“佛”字。這個刻在陡峭筆立的岩壁之上的“佛”字,高8.85米,寬6.78米,占據岩面60平方米,為清同治年(1870年)雲岩弗乘所書,是全國最大的石刻佛字。
“佛”字質樸遒勁,剛健挺拔,筆力千鈞,足踏江岸,頭頂藍天,所以也稱“頂天佛字”,又叫“立地成佛”。據說,隔岸數里,也赫赫在目。而且,“佛”前江中恰好獨立一石,狀若雙手合掌,朝“佛”字頂禮膜拜,平添幾許佛法無邊,頑石點頭悟禪機的靈氣。下面第二張是網路圖片。在平整如削的岩壁之上,藤蔓交織,蒼翠碧綠,而岩壁中央有一團與四周顏色迥異的橙黃色石紋,組成了一個橢圓形的清晰月影,奇妙的是無論岩石如何風化剝落,其月影依然如故。
..

古人題為“翠屏秋月”。清人題詠:“山靈奇詭不可測,何時飛出一輪月。夕日照盡兩朝人,今日照人頭又白。”
在丹崖的最左面,岩頂有一塊酷似老鷹的巨大怪石,因而人們又稱“鷹岩”。當行人肅立岩前,平心靜氣,聚精會神,便會聽到一片海潮轟鳴之聲從岩壁深處傳出,因此,這裡被稱為“海潮音”。
其實,這可能是一塊奇妙的回音岩,裡面迴蕩的是從崖底淌過的涪江水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