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淵[宜興均陶工藝陶瓷研究所所長]

潘淵[宜興均陶工藝陶瓷研究所所長]
潘淵[宜興均陶工藝陶瓷研究所所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潘淵,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66年11月生,畢業於江蘇化工學院(現常州大學),1991年進均陶工藝廠,安排在陶瓷生產各技術工序實習,了解掌握生產工藝與技術,學習宜興陶堆花技藝,現任宜興均陶工藝有限公司總工藝師、藝術總監和總經理,宜興均陶工藝陶瓷研究所所長。

個人簡介

潘淵從業以來,在名師的精心傳授下,全面掌握傳統堆花各種堆貼技法和該民間工藝的精髓,並堅持傳統“平貼法”與創新的堆花技法和工藝表現形式有機結合,努力創作堆花藝術作品,涉獵的題材全面廣泛,有紋飾、人物、山水、花草、飛禽、走獸和書法等,以及所觀所想創造出來的形態,達到充分彰顯民間工藝特色。創作中堅持借鑑其它民間工藝的表現手法,全面凸現堆花技藝傳承發展的時代特徵。在此基礎上創新了新技法,促進了堆花藝術在表現主題上升華,把堆花作為主體藝術表現形式創作出表達情感想像的藝術作品,可以說在堆花行業中自領風騷。

個人作品

均陶工藝 均陶工藝

潘淵創作的作品,能突出實現了藝術創作達到高度領會傳統堆花文化

內涵,在統一於藝術主題思想下運用傳統技藝創作至高境界,並

生動而又深刻展示人們嚮往的獨特生活意念和精神追求,既寫景

又抒情,既有明顯的藝術表現韻味,又真正體現形式美與內容美

的高度統一。作品無論是器形大小、主題變換,均能絕妙地把握

材質特性與工藝特點,對其淋漓盡致的發揮,並在泥性的肌理中

,自然而然貫注了我們藝術想像與追求,展現了民族的魅力和本土風格的特色。

堆貼畫面,設色更精妙,並喜歡自己配製的釉彩在畫面使用色澤效果質樸的“土釉”,以追求作品的原始狀態和自然美,形成自己堆花作品的獨特風格。創作的堆花蟠龍陶台由中南海紫光閣永久陳設,多件作品被國內外知名博物館收藏。作品“富裕”大瓶、“翔”瓶、“福、祿、壽——百子同趣”大缸等產品獲全國或省級陶藝評比獎。

長期來能十分重視公司堆花、以及均陶傳統手工技藝的傳承和發展,特別是實現了堆花技藝前所未有的藝術成就。公司的貢獻也贏得了上級政府的認同,確保本公司成為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宜興陶堆花技藝的保護責任單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