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江夜月

掌墨師傅這時真不敢怠慢了,急忙下令叫匠人在立起來的閣樓上去尋找,看有沒有忘了插針閂的槓頭。 這個針閂眼,掌墨師傅一直打了七天七夜,七天七夜他不敢合一下眼。 一直到這個針閂眼打成了,插進了這根針閂,掌墨師傅才叫匠人們放下竹筐。

概述

閣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桃源縣誌.建設志.城池》載:閣“在縣東,久廢,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縣令於文燦復建。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圮,知縣屈宜申重建,後又圮。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知縣王述周復建,十七年(公元1812年),知縣李英竣修。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知縣余堅重修。”閣分三層,為六方形磚木結構建築。外圍用青磚砌牆,粉刷成赭紅色,三層檐一般齊,滴水均下落至地。每層的各個檐角皆懸有小銅鐘一個,牆內三層木閣樓,可沿扶梯而上。第一層南北相對開門,無窗;第二層在牆壁上鑿有四個圓形視窗,內供奉一些小佛像;第三層內有“純陽臥宮”塑像,呂洞賓左肩挎劍,右手撐頭側臥,若有所思,神態如生。漳江閣三面環街,三面臨江,倒影映進碧波蕩漾的沅水,巍巍的,顫顫的,傾注了一江柔情。登閣遠眺,沅水兩岸的山色水影盡收眼底,加上輕輕拂來的清風,明麗的艷陽,叫人十分快慰。
澄波千頃絕塵埃,唱晚漁舟收釣回。
素魄莫愁天上盡,清輝還自水中來。
這是明人羅天純吟漳江閣的詩句。

傳說

詩寫得很美,漳江閣的景色更美,遊覽漳江閣最好在晚上,當一輪玉磐似的明月冉冉升起,漳江閣隨即寵罩在銀白的波濤中。如果這時乘舟靠近漳江閣,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江水中那輪明月深深地嵌進閣窗的倒影里,從月升到月落,無論天上的明月在什麼位置,水中的那輪明月始終一動也不動,就像是一位美麗多姿的少女緊緊地投入情人的懷抱,眷戀著不肯離去,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恩賜的靜謐。江水抖抖的,那從水中明月出來的光輝,也是抖抖的,真是“清輝還自水中來”啊!就這樣一直延續到晨光曦微,水中這位妙齡的明月少女,才依依不捨地告別情人。等到第二天皓月初升,她們又迫不及待地緊緊摟抱在一起了。
奇怪嗎?也的確奇怪;壯觀嗎?也的確壯觀。那明月當空的夜晚,不知有多少情人泊舟閣下......造閣的時候,出動了木匠、岩匠、雕匠多人,這些匠人全歸一個掌墨師傅統管。掌墨師傅技藝高超,要出一丈長的木料,他隨筆一划,絕不會只有九尺九寸九;要做五分大的槓頭,他瞄瞄眼,墨筆一落,也絕不會只有四分九厘九。匠人們對他真是崇拜得五體投地,口口聲聲稱他為神師傅,掌墨師傅從此趾高氣揚,什麼人也不放在眼裡。有人對他稍有議論,掌墨師傅不是吹鬍子,就是瞪眼睛。
有一天,這位掌墨神師傅正蹲在地上監督著匠人們做工夫,突然從城裡來了一位身材矮小的漢子,口口聲聲要拜掌墨的為師傅,這位掌墨的神師傅眯著眼看了看他,見他這般模樣,不覺暗自好笑:當個徒弟都不合格,還想做木匠?於是大聲呵斥他,要趕他走。這位漢子怎么也不走,死乞白賴地硬要找點事情做。掌墨師傅萬般無奈,只好吩咐他去砍針閂。這針閂是柱頭和橫枋結合處橫插進去的一根銷子,是用來固定槓頭的,因此,砍大砍小多一根少一根都沒有多大關係。
這位徒弟接受了砍針閂的任務以後,從地上撿起一根木頭擺在木馬上,整天不停地用墨門在頭上彈著墨線。一直到動工立屋的這一天,也沒有他砍出一根針閂。掌墨師傅看了非常生氣,決心要狠狠整治這位傻裡傻氣的徒弟。
立屋的這一天,掌墨師傅親自出馬。他立起了柱頭,又敲進了橫枋的木槓,在梯子上連叫三聲“針閂”,但下面無人應聲。他低頭一看,這位徒弟早已無影無蹤了,唯剩下擺在木馬上的那根彈得儘是墨線的木頭。掌墨師傅氣憤已極,從梯子上“嗖嗖”地下來,對準那彈滿墨線的木頭狠狠地踢了一腳。想不到木頭滾到地上,嘩啦一聲,便成了無數個一般大小的木針閂。掌墨師傅這才如夢初醒,慌了手腳;才知道這位漢子並非凡人,定是魯班轉世。於是,他急忙燃起香蠟,帶領所有的匠人叩拜魯班。
再說這漳江閣已立完最後一層,刨鋸成形的木材也都用完了,但地上還剩下一根木針閂。掌墨師傅這時真不敢怠慢了,急忙下令叫匠人在立起來的閣樓上去尋找,看有沒有忘了插針閂的槓頭。找來找去,終於找著了,原來在臨江的柱頭上,那槓與橫枋的結合處忘了刻針閂眼。掌墨師傅沒有刻這個針閂眼的墨,匠人當然不能打眼;沒有針閂眼,針閂也就無從插入。這自然是掌聲墨師傅自己的過失,他再不好去呵斥別人。掌墨師傅只得找來一隻竹筐,用繩子拴住,叫匠人把筐懸到半空,自己坐在竹筐里,挨著柱頭打針閂眼。他從太陽出打到太陽落,掌墨師傅也不敢下來,剛想喊匠人點一盞燈,這時只見一點燈光從天空飄飄地落下來,飄到漳江閣,馬上變成了一盞圓燈籠掛在窗子上。
這個針閂眼,掌墨師傅一直打了七天七夜,七天七夜他不敢合一下眼。一直到這個針閂眼打成了,插進了這根針閂,掌墨師傅才叫匠人們放下竹筐。等到他落了地,抬頭一看,發現那盞圓燈籠還掛在閣窗上,再也不敢上去取。所以,那盞圓燈籠就一直留在那裡。這就是人們在江水的倒影中看到的那一輪明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