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與口才教程

演講與口才教程

《演講與口才教程》是2012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首次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顏永平、楊賽。該書深入淺出的介紹了良好的演講口才的相關技巧。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時代呼喚著千萬個演講家,千萬個演講家應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演講不應該成為某些人的專門職業,而應該成為每一位當代中國青年的基本素質。每一位社會的卓越人物都應該具備較高的演講水平,擔當起引領中國實現偉大復興的使命。

抱著這樣的宗旨,中國演講協會 的同仁們攜手編纂了這本教材。本書由李燕傑教授、劉吉部長擔任主審,由顏永平、楊賽共同設計全書的章節結構,撰寫前言、後記,並統稿。全書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演講與人生,包括演講的古往今來,我的演講,我的聽眾等三章;第二部分為演講的準備,包括演講話題、演講的材料、演練三章;第三部分為演講的效果,包括語言、態勢、氛圍等三章;第四部分為演講的過程,包括開場白,中場調節,結尾等三章;第五部分為演講的類別,包括說服型演講,溝通型演講,即興演講,辯論演講等四章。各章由導語和案例導入,下設若干節。各節下設若干主題,節尾附有演講實踐。顏永平撰寫第一章、第十六章,徐少華撰寫第二章、第十四章,王晨琛撰寫第三章,楊學明撰寫第四章、第五章,李霞撰寫第六章、第十五章,張愛鳳撰寫第七章、第十章,王琪撰寫第八章,李軍撰寫第九章,楊賽撰寫第十一章、十二章,周光凡撰寫第十三章。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演講與人生

我國當代演講泰斗、著名的演講藝術家李燕傑教授,從20世紀70年代起至今,在地球村已經走了700多個城市,在海內外演講4700餘場,講了280多個專題。被稱為青年的“良師益友”,“愛與美”的傳道士,“點燃心靈之火的人”,被聯合國和平基金會稱謂“世界上最可愛的人”,被人民稱為“國家巡迴演講大使”、共和國演講家、鑄魂大師。

近幾年來,我有幸常陪燕傑老師參加一些大型活動,到全國各地巡迴演講,我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省部級領導對燕傑老師說,我們是聽您的演講後走向成功的;地市級官員對燕傑老師說,我們是在您的演講感召下成長起來的;海歸派對燕傑老師說,我們是在海外聽了您的演講後,回歸祖國的;企業家對燕傑老師說,我們在大學時受到了您的激勵,揚起了理想的風帆,悟出了人生的真諦,鼓起了奮進的勇氣,才取得今天的成就的。

李燕傑老師的演講實踐告訴我們:演講是歷史的寵兒,演講是時代的呼喚,演講是社會的強音,演講是成功的橋樑;演講是人格的展現,演講是傳播的工具,演講是科學的武器,演講是綜合的藝術;演講是心靈的共鳴,演講是情感的奔放,演講是思想的閃光,演講是真理的吶喊!演講是溝通的手段,演講是知識的迸發,演講是智慧的象徵,演講是口才的升華!

第一章 走近演講

第一節 走近演講

第二節 演講的古往今來

第三節 演講與社會人生

第四節 演講家是這樣練成的

第二章 我的演講

第一節 我渴望演講

第二節 讓聽眾接受我的演講

第三節 我要講的內容

第四節 讓聽眾記住我的演講

第三章 我的聽眾

第一節 了解我的聽眾

第二節 讓聽眾了解我

第三節 讓聽眾期待我的演講

第四節 尊重我的聽眾

第五節 與聽眾互動

第二部分 演講的準備

第四章 打開話匣子

第一節 一個合適的題目

第二節 從熱點問題切入

第三節 從批評他人到構建自己

第五章 演講的材料

第一節 親身經歷的材料

第二節 道聽途說的材料

第三節 耳熟能詳的材料

第四節 材料的整理和提煉

第六章 演練

第一節 想像現場

第二節 情緒醞釀

第三節 演講稿的寫作與使用

第四節 PPT

第五節 聽演講

第六節 試演講

第三部分 演講的效果

第七章 演講的語言

第一節 氣息控制讓聲音結實有力

第二節 口腔控制讓聲音圓潤動聽

第三節 共鳴控制讓聲音擴大和美化

第四節 彈性訓練讓語言充滿張力和魅力

第八章 演講的態勢語

第一節 讓更多因素說話

第二節 面部表情

第三節 肢體動作

第四節 服飾安排

第五節 其他微妙的傳達

第九章 演講的氛圍

第一節 站著說比較好

第二節 靜場與暖場

第三節 可信而直觀的物證

第四節 推理

第五節 情緒渲染

第六節 背景音樂

第四部分 演講的過程

第十章 開場白

第一節 演講的心理調節

第二節 現場觀察與臨場應變

第三節 開場白的設計

第十一章 中場調節

第一節 眼神交流

第二節 引領掌聲

第三節 尊重聽眾的選擇

第四節 演講的氣場

第五節 演講的節奏

第六節 場上的意外

第十二章 結尾

第一節 結尾的感覺

第二節 結尾的原則

第三節 結尾的要素

第四節 演講問答技巧

第五部分 演講的類別

第十三章 說服型演講

第一節 村官競選演說

第二節 居民委員會和業主委員會競選演說

第三節 黨政機關競選演說

第四節 公務員招考和企事業單位競聘演說

第十四章 溝通型演講

第一節 自我介紹

第二節 會議與節目主持

第三節 第三節勝選與敗選演講

第四節 就職演說

第五節 總結髮言

第六節 慶典

第七節 頒獎辭

第八節 新聞發布會發言

第十五章 即興演講

第一節 即興演講的法則

第二節 即興演講的話題

第三節 即興演講的方法

第四節 即興演講的架構

第五節 即興演講的技巧

第十五章 辯論演講

第一節 辯論演講的含義和特點

第二節 辯論演講的類型和作用

第三節 辯論演講的原則和藝術

第四節 辯論賽獲勝技巧

後記

中國演講協會是由我國在演講實踐活動和學術研究中的專家、學者和廣大演講愛好者及組織者,按照自願平等原則組成的、實現行業服務和自律管理的、從事公益活動和推進演講事業發展的社會團體。中國演講協會自2008年初成立以來,已與各有關部門及各地市政府聯合舉辦了6次緊扣時代主題,弘揚時代正氣的全國演講大賽;召開了一次全國高校演講教學研討會;協會會員精誠團結,同心同德,為我國演講與口才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得到了中央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及廣大演講愛好的高度評價與一致好評。

2009年6月,楊賽同仁來京,到北大資源大廈中國演講協會辦公室找到我。楊賽是名演講愛好者,他在岳陽中學就讀時,就接受常規演講訓練,參加各種演講活動。那時,他已經是上海市迎世博教授專家志願者,受上海市有關部門的委任,深入到上海市內政府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各種社會團體宣講世博會,培訓志願者,演講數十場,聽眾數萬人。他還以上海市東方講壇、上海市博雅講堂、湖北省精英論壇、上海音樂學院翰博論壇、華東理工大學海灣講壇、西安交通大學學而講壇、寧波市明州大講堂、舟山海上聽濤講壇為平台,將世博精神推廣到各個區域、各個層面。2010年10月1日,上海世博會圓滿落幕,把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呈獻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把一代朝氣蓬勃的青年志願者—新中國的接班人呈現在每一位遊客面前。這裡面,也多少包含了中國演講界的貢獻。

其實,不僅僅是上海世博會,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需要中國演講界做出更多的貢獻。我們知道,當今中國已經步入信息高速公路,幾乎每個人手中都有信息終端,可以隨時打電話,發簡訊,織微博,掛QQ,灌水,蓋樓、拍磚等等,信息的生產和傳播日益立體化、也日益平民化。這是一件好事,必然對中國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然而,這些信息不免夾帶個人的情緒,比較零碎,缺乏獨立思考,長此以往,將造成整個社會的思想世俗化與平庸化,整個民族有失去理性與凝聚力的危險。這對正處在急速上升時期的中國來說,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一些地方正在努力建設社會大講台,建立以演講為基礎的信息傳播平台,廣大知識分子積極承擔演講人,廣大市民熱心聆聽,積極反饋。這說明,演講這種緊傳統的溝通形式,在新的時代承擔著新的使命。

我把楊賽的情況向中國演講家協會理事會進行了匯報。理事會認為,中國演講協會的未來就寄托在這些既有豐富演講經驗與技巧、又有深厚的人文傳統的青年演講者的身上。中國演講協會應該支持青年演講者的成長,吸收一批這樣的青年演講者入會,並取到引領作用。2010年10月9日,中國演講協會聘請楊賽擔任理事。2011年1月12日,我到上海為楊賽頒發聘書。我們一起商量,應該為中國演講與口才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留下一點什麼東西。於是,想到要編寫這樣一本《演講與口才教程》。

演講與口才不僅僅是一種語言藝術,也是一項社會事業;不僅是一種是用工具,更是一項文化事業。中國是一個傳統的演講大國,中華文明,特別是軸心時代的文明,都是靠演講來傳播的。這種傳統一直延續到近代。然而,在現代化進程中,知識轉型,中國演講界沒有及時跟上世界現代化的進程,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水平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有所加大。現代以來,中國大陸的演講與口才整體水平大大降低了,很多方面都不如外國,甚至低於我們的港台地區。我們感到,必須立即改變中國演講與口才的窘況,必須儘快培養大批演講人才,特別是青年演講人才。十多年來,我先後在一些高校開設了演講與口才的課程,受到學生們的熱情歡迎。全國也有一些高校零星開設了演講與口才的課程,但還不是很普遍。這種情況是由三種原因造成的,一是缺乏教師,二是缺乏教材,三是缺乏科學的教學體系與教學方法。

張愛鳳是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博士後,主要講授《廣播電視概論》、《節目策劃》、《播音與節目主持》等課程,是揚州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專業課教師之一;她多次參加全國演講大賽並獲獎。徐少華是安徽財經大學文學與藝術傳媒學院新聞系主任,副教授,中國演講協會理事,曾獲得了2009年度安徽省第一屆高校教師演講比賽特等獎,長期從事演講與口才與公共關係學的專業課和選修課的教學,並積極輔導學生並帶隊參加各類演講比賽、收穫頗多。楊學明是廣西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廣播影視系副教授、主任播音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演講協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播音主持及語言藝術的實踐、研究和教學工作,著有《節目主持藝術研究》,十幾次受邀擔任全國演講大賽評審並負責賽事期間高校聯誼活動的組織策劃工作。李軍是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中文系副教授,中文系副主任,碩士導師,中文系黨支部書記,國家級國語測試員,中國高教公關學會理事,中國演講協會理事;從2000年開始,多次擔任全國演講大賽評審,多次被評為中國海洋大學優秀班主任,深受學生愛戴。周光凡是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的副教授,出版過《傳統與現代化的戲劇性衝突》、《領導者的媒體駕馭能力》、《歐巴馬:我的夢》、《歐巴馬評傳》、《麥凱恩評傳》;他正在主持領導口才實訓的計畫。王琪是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人文社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系教師,主講“演講與口才”、“現當代文學名篇欣賞”、“文學理論”、“基礎寫作”、“套用寫作”等課程;她開設的演講課是學生最喜愛的課程之一,她培養的學生多次在全國演講大賽中榮獲大獎。李霞是雲南國土資源學院素質教育中心副主任、社科部副主任、經濟與管理系黨總支副書記,主要講授《交流與表達》、《演講論辯與交際口才》、《商務禮儀與談判》、《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等課程;2007年,她獲得全國首屆中華56個民族演講大賽一等獎。王晨琛在中國人民大學主講《漢語言課程》,是中國演講協會辦公室副主任。她是演講溝通“五美”工程理論創始人,並在全國多所城市進行演講數百場。她曾被評選為《大學周刊》年度魅力人物、團中央豐田環保年度人物、《新京報》“內外兼修”智·美教師冠軍等。這些教師,都是年富力強,有豐富的演講實踐經驗與教學經驗,能把問題講到點子上,能解決演講初學者的基本問題。

很幸運的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王焰社長看了我們的編寫計畫,大力支持,安排該社范耀華博士士負責編輯事宜。范博士對教材的編寫工作提供了全程指導與協調。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更幸運的是,很多高校的教師也十分關注和支持這本《演講與口才教程》,他們不斷打聽教材的編寫進度,甚至提前告知訂書計畫。這讓我們十分感謝,也十分惶恐。老實說,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拿出一本讓教師滿意,讓學生滿意,讓讀者滿意,讓我們自己滿意的教材,實在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我們每一位撰寫者,都傾注全力,辛勤耕耘,每一個章節都經過了3次以上的修訂過程。力爭將自己多年來從事演講與口才教學和實踐經驗與智慧分享出來,力求本書能得到讀者和同行的認可。

我們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參閱了有關演講與口才方面的論著(見“主要參考文獻”)吸收了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和有關資料。由於篇幅有限,有的未能一一註明,特請見諒,並對作者致以真摯的敬意和感謝!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本書中肯定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懇請專家、同行和讀者斧正、不吝賜教,我們將會在修訂時不斷完善。

顏永平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作者簡介

主編顏永平

顏永平,男,漢族,山東濰坊市人,1957年11月出生於革命軍人家庭,1974年參加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本科文化,高級政工師、高級策劃師、高級培訓師,清華大學在校學生演講與口才課程主講人。

現任中國演講培訓論壇總幹事長、中國演講與口才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情商教育培訓中心副主任、中華教育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演講家文化傳播中心秘書長、上海市企業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演講學會(籌)副會長兼秘書長等80多個社會職務;並被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復旦大學、湖南大學、四川農業大學、中國口才網、中華演講網等80多所大專院校和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聘請為客座教授、顧問和培訓師等。

顏永平人生經歷十分豐富,先後從事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主持人、宣傳幹事、理論教員、大學教師、記者編輯、總經理秘書、團委書記、國有特大型企業辦公室主任、基層黨組織書記、工會主席、企業法人、公司經理等20多個職業。

1982年開始從事演講教育事業,1990年被評為全國演講新秀之首,9次獲得省市級演講比賽一等獎,3次獲得全國演講大賽一等獎,16次參與策劃和組織全國的演講大賽,15次擔任國家級最高層次演講大賽的評審。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青年,省市優秀共產黨員、“新長征突擊手”和教育轉化工作先進個人,是全國思想教育工作“鑄魂工程”金杯獎獲得者。現已在全國各地進行:愛國、理想、道德、情操、演講與口才、公關禮儀、素質教育、應聘技巧、“八榮八恥”、親子教育、生命意義、健康人生、行銷技巧、職業經理人技能、團隊建設、企業文化、學習型組織、執行力、和諧社會等各種專題的演講1500多場,為上百家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進行過策劃、諮詢和培訓。

顏永平現已編著出版了《演講藝術與實踐》、《奉獻者之歌》、《口才訓練教程》、《當代大學生優秀論辯辭點評》、《口才與演講教學》、《我是中國人》、《全國演講大賽優秀講稿集》、《好口才是怎樣煉成的》、《會說話,得天下》、《會說話贏天下》等書籍,總計180多萬字。中央電視台、各省市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演講與口才》等報刊,數十家官方及專業網站都播放或報導過顏永平的演講錄像或文章等。

顏永平是中國演講與培訓界的先行者與執著的追求者。他的演講培訓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十分可佳。他演講培訓的特點和效果非常突出,不管什麼課程都是嫻熟的運用純演講的形式和技巧進行,他的講課緊扣主題,結合實際和聽眾特點,採取說道理、講故事、舉案例、發感慨、動真情等語言藝術手段,深入淺出、夾敘夾議,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幽默風趣,與聽眾交流、溝通、互動十分密切;真正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趣的演講要求,達到了使人知、令人信、動人情、促人行的目的。

演講與口才教程 演講與口才教程

主編楊賽

文學學士、文學碩士、文學博士。復旦大學文藝學博士後。比利時根特大學Ghent University藝術哲學博士後。上海音樂學院藝術學博士後。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學科青年骨幹教師。上海音樂學院儀式音樂研究中心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人。上海市迎世博教授專家志願者。中國演講與口才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東方講壇講座專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會會員、中國音樂美學學會會員、中國傳統音樂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屈原學會會員、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會員,世界音樂文學協會會員,中歐青年交流協會會員。

楊賽博士本科階段師從彭漱芬教授、易健教授,從事沈從文研究;碩士階段師從郭建勛教授,從事辭賦學、文學理論研究;博士階段師從曹旭教授,從事任昉、《文章緣起》、六朝士風、六朝文體學、中國符號學研究;上海音樂學院博士後階段師從韓鍾恩教授,從事音樂美學、音樂史料學、音樂文學研究;復旦大學博士後階段師從汪涌豪教授,從事文史哲藝通識、文藝理論、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比利時根特大學階段師從Bart Dessein 教授,從事藝術哲學研究。

楊賽博士以學習、教學、科研、創作和服務社會為己任。從本科階段開始撰寫演講稿、地域文化散文、詩、詞、歌、賦,電視記錄片。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社會科學報》,比利時《歐華商報》和《神州學人》發表歐洲遊學系列散文。主持創作歌曲《走進這扇門》,藝術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自上海創建以來,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延安時期、戰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取得的偉大成就,揭示了黨、政府和人民血肉相連的關係,表達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信心與決心,是一首具有史詩性質的頌歌,在上海電視台,比利時春晚,比利時華人電台播放,深受廣大聽眾好評。作為項目主持人,與上海音樂學院作曲、聲樂、音樂工程團隊共同創作了《風雅中國》原創詩經藝術歌曲:《關關睢鳩》、《擊鼓其鏜》、《采采卷耳》、《南有喬木》、《靜女其姝》、《伯兮朅兮》、《青青子衿》、《蒹葭蒼蒼》、《桃之夭夭》、《採薇採薇》等10首藝術歌曲,在共青團上海市委2012年青年原創舞台中演出,在比利時華人電台播放,培養了大批作曲、聲樂、編曲、錄音人才。

楊賽博士為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碩士、留學生、本科生講授的課程有《中國音樂史料學》、《中國歷代樂論選》、《藝術概論》、《中國音樂文學史》、《大學語文》、《中國文學史》、《中國音樂美學史》等。主持上海市高等藝術院校人文教育基地,主編《大學語文》、《藝術概論》、《中國歷代樂論選》等教材,極力推動人文與藝術的結合,極力進行全球化、人文化的探索,極力推動將人文藝術事業與整個國家的原創力相結合,構建中華民族的軟實力,培養各層次創新型頂尖文藝人才。

楊賽博士主持霍英東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課題1項,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資助課題1項,上海市教委重點課題1 項,上海市教委選拔優秀青年教師基金課題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項,上海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課題2項、上海音樂學院中國儀式音樂研究中心課題 2項。參與國家課題、教育部重大課題各1項。

楊賽博士在《人民音樂》、《音樂藝術》、《黃鐘》、《學術月刊》、《國學研究》、《人文中國》、《中國社會科學報》等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6篇被人大複印資料等學刊轉載。主編全國性高等教育教材3部。《歌海》雜誌編委。

楊賽博士與中國演講協會合作主編了《演講與口才教程》,活躍在國內外各機關、高校、企業的演講台上,發表演講數百場,交流聽眾數萬人,所領世博教育、成才激勵、公共關係、人文藝術、中華國學、文化產業、海上名師7大系列講座50個專題,生動活潑,充滿生命體驗和人文底蘊,極富文化傳播力。楊賽博士應上海市東方講壇、上海市博雅講堂、上海市學習型社會建設服務指導中心、中國浦東幹部學院、湖北省精英論壇、上海音樂學院翰博論壇、華東理工大學海灣講壇、西安交通大學學而講壇、寧波市明州大講堂、舟山海上聽濤講壇之邀為上海各高校、街道、社區、中學以及西安交通大學、西安美術學院、湖北省圖書館、寧波大學城圖書館、舟山圖書館、寧波中學、鄞州高級中學等主講100 余場,深受廣大聽眾的歡迎。楊賽博士被上海市文明辦授予“迎世博教授專家志願者”稱號,發表迎世博演講數十場,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做出了貢獻。在比利時根特大學、德國埃爾朗根大學開辦《中國音樂文化》講座。

楊賽以教學、科研、創作服務社會,擔任中國演講與患者協會理事,活躍在國內各機關、高校、企業的演講台上,發表演講近百場,培訓聽眾近萬人,所領世博文化、成才激勵、公共關係、人文藝術、中華國學、文化產業、海上名師7大系列講座50個專題,個個生動活潑,充滿生命體驗和人文底蘊,極富文化傳播力。楊賽博士應上海市東方講壇、上海市博雅講壇、上海市建立學習型城市指導中心、湖北省精英講壇、西安交通大學學而講壇、寧波市明州講堂、舟山海上聽濤講堂之邀為上海各高校、街道、社區、中學以及西安交通大學、湖北省圖書館、寧波大學城圖書館、舟山圖書館、寧波中學、鄞州高級中學等主講中國2010上海世博會等主題多場,深受廣大聽眾的歡迎。

演講與口才教程 演講與口才教程

編委名單

顏永平 中國演講協會

楊 賽 上海音樂學院

張愛鳳 揚州大學

徐少華 安徽財經大學

楊學明 廣西民族大學

李 軍 中國海洋大學

演講與口才教程 演講與口才教程

周光凡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

王 琪 電子科技大學

李 霞 雲南國土資源學院

王晨琛 中國人民大學

書評

李燕傑評語

今天,我十分高興,永平到我家中,讓我為《演講與口才教程》寫序。迄今為止,我已經為年輕人寫過近400篇序,其中關於演講學就有19種,這本書序,是我寫的關於演講學、演講藝術、演講美學、演講集之類的書的第20本。我仔細看了《演講與口才教程》的大綱和相關章節,我覺得這是一本實用性、科學性、創新性很強的演講與口才的教科書;是一本充滿中國式演講智慧,飽含了中國演講經驗的書;是一本代表了中國演講界當下水平與國際水平接軌的書;是一本值得向廣大演講家及喜歡演講的朋友推介的好書。

今天,我一高興,寫了這些想法,作為一個81歲的老人,或稱之為老80後,送給演講界的一份禮物,供大家分享。最後,我想說,由中國演講界的理論實踐家、演講活動家、中國演講協會常務副會長顏永平和復旦大學博士後楊賽同志共同主編的《演講與口才教程》這本書,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實踐的廣度;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知識的寬度;既有藝術的角度,又有信息的密度。參加編寫的十位作者都是各高校演講課程的主講老師,而且他們都在全國演講比賽中獲過大獎,可以說這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講授與訓練相結合,演練與點評相結合,教學與示範相結合,案例與實用相結合的一本很有特色的學習演講與口才的好教材。(李燕傑 )

劉吉評語

《演講與口才教程》就是為我們的社會培養這樣的演講家而編寫的,這個出發點我就很贊成。我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青年人熱愛演講藝術,參與演講,我們整個國家的演講水平一定會大大提高,會在社會發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劉吉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