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活乳酸菌

滅活乳酸菌

滅活乳酸菌的滅活機理

1滅活乳酸菌的抑菌及調節腸道機理

滅活乳酸菌粘附到腸道黏膜上皮細胞,在腸黏膜表面形成一層菌膜,即“占位效應”,同時宿主細胞適應性調節發揮粘附拮抗效應,實現競爭性抑制病原菌的吸附。
滅活乳酸菌製劑中含有乳酸,抗菌肽等代謝產物,可降低腸道微生態的PH值和氧化還原電勢(Eh),有利於腸道內原有乳酸菌等益生菌的生長,抑制病原菌的生長。

2滅活乳酸菌的免疫調節機理

滅活乳酸菌免疫調節作用對象主要是巨噬細胞和B淋巴細胞。滅活乳酸菌能激活巨噬細胞,使之吞噬能力增強,並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如IL-6(6型白細胞介素)、IL-12,TNF-α(腫瘤壞死因子),2型干擾素和IL-4等,促進Th1/Th2的平衡。從而實現調節免疫力、治療過敏的目的。

3滅活乳酸菌吸附去除黴菌毒素的機理

乳酸菌滅活後,細胞壁上肽聚糖、磷壁酸和蛋白質構成的新位點更多暴露,乳酸菌對黃麴黴毒素、玉米赤烯酮等毒素吸附能力增強,細胞壁和外壁層有極化的基團,如磷酸基團、羧基、羥基等,可與金屬離子結合,最終排出體外。從而實現脫毒、脫重金屬的功效。

 滅活乳酸菌吸附去除黴菌毒素和重金屬的機理 滅活乳酸菌吸附去除黴菌毒素和重金屬的機理

4.酒精代謝過程

酒精代謝過程酒精代謝過程

無

5.檢查化驗項目:

1.血象可有貧血,肝硬化時常有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
2.穀草轉氨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在酒精性肝炎及活動性酒精性肝硬化時增高,但AST增高明顯,ALT增高不明顯,AST/ALT之比大於2時,對前述兩病有診斷意義。
3.γ-谷氨醯轉移酶(γ-GTP),分布在肝細胞漿和毛細膽管內皮中。酒精損傷肝細胞微粒體時升高較靈敏。
4.胺基酸譜中α-氨基丁酸和亮氨酸成比例的增高。
5.靛氰綠滯留試驗異常為早期酒精性肝病指標。
6.血清內特異性,酒精性透明小體、抗原抗體陽性,重症時抗原抗體均陽性;恢復期抗原陰性,抗體仍短時間陽性。若抗原抗體陽性表明病情進展。血清IgA升高、並有低鋅血症,高鋅尿症。故肝病時腎鋅清除率有助病因診斷。
7.血三醯甘油及膽固醇增高有助於脂肪肝之診斷。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有助於肝硬化診斷

6.滅活乳酸菌減少由酒精引起的肝損傷

天冬氨酸轉氨酶(AST) 丙氨酸轉氨酶(ALT)

滅活乳酸菌減少由酒精引起的肝損傷滅活乳酸菌減少由酒精引起的肝損傷
1
水飛薊素(SML)
唾液乳桿菌(LS)

約氏乳桿菌(LJ)

ChuangCH,TsaiCC,LinES,etal.Heat-KilledLactobacillussalivariusandLactobacillusjohnsoniiReduceLiverInjuryInducedbyAlcoholInVitroandInVivo[J].Molecules,2016,21(11):1456.

γ-谷氨醯轉移酶(γ-GT

22

水飛薊素(SML)
唾液乳桿菌(LS)

約氏乳桿菌(LJ)

ChuangCH,TsaiCC,LinES,etal.Heat-KilledLactobacillussalivariusandLactobacillusjohnsoniiReduceLiverInjuryInducedbyAlcoholInVitroandInVivo[J].Molecules,2016,21(11):1456.

丙二醛(MDA

33

水飛薊素(SML)
唾液乳桿菌(LS)

約氏乳桿菌(LJ

ChuangCH,TsaiCC,LinES,etal.Heat-KilledLactobacillussalivariusandLactobacillusjohnsoniiReduceLiverInjuryInducedbyAlcoholInVitroandInVivo[J].Molecules,2016,21(11):1456.

甘油三酯(TG)

滅活乳酸菌減少由酒精引起的肝損傷4

水飛薊素(SML)
唾液乳桿菌(LS)

約氏乳桿菌(LJ)

ChuangCH,TsaiCC,LinES,etal.Heat-KilledLactobacillussalivariusandLactobacillusjohnsoniiReduceLiverInjuryInducedbyAlcoholInVitroandInVivo[J].Molecules,2016,21(11):1456.

熱滅活的乳酸菌LS和LJ均可降低天冬氨酸轉氨酶(AST),

丙氨酸轉氨酶(ALT),γ-谷氨醯轉移酶(γ-GT)和

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水平。

ChuangCH,TsaiCC,LinES,etal.Heat-KilledLactobacillussalivariusandLactobacillusjohnsoniiReduceLiverInjuryInducedbyAlcoholInVitroandInVivo[J].Molecules,2016,21(11):1456.

7.滅活乳酸菌可去除食品中黃麴黴毒素?

黴菌毒素(包括所有已知的毒素,黃麴黴毒素是其中之一)污染了全球25%的穀物與糧食,其中黃麴黴毒素的毒性最強,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歸類為I類致癌物質。如果玉米、高粱、大米、花生、堅果、無花果、生薑、大豆、蔬菜、香草和香料、牧草、秸稈等被黃麴黴、寄生麴黴和紅綬麴黴三種黴菌污染,且條件適宜,就會產生對肝臟致癌的黃麴黴毒素。

食品感染黴菌並被黴菌毒素污染,主要包括四大途徑。穀物、牧草與糧食可能在收割或收穫前就被污染;收穫的食品原料有可能在倉庫貯藏、運輸過程受潮後感染;已加工成食品半成品或成品有可能在其倉貯與貨架期被污染;還有可能消費者購買食品後,在家存放不當引起的污染。

已經感染黃麴黴毒素的食品,可以採用物理、化學方法去其中的毒素。然而,大多數物理、化學法會引起食品性質的不必要改變,如安全性、感官質量、營養質量下降等,尤其是化學法。物理方法中,吸附劑使用相當廣泛,例如:矽酸鹽(蒙脫石)、粘土和活性炭。它們可以將黴菌毒素從食物中“吸”出來,但是必需在毒素淨化後從食品中去除,所以成本會上升。
近幾年來研究人員開發了利用乳酸菌去除食品中的黴菌毒素的方法,如嗜酸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雙歧乳桿菌等。因為選用的乳酸菌菌株都是可食用的益生菌,不必從食品原料和食品中去除,使用更加方便、簡單。

8.生活中如何利用乳酸菌減除毒素的毒害作用

1.黴菌毒素污染我們的食品比率高,是不是有點防不勝防的感覺?!作為普通的消費者,不妨給自己加一道安全保障。 每天食用含有乳酸菌或滅活乳酸菌的食品就可以減除毒素。建議如下:
2.每天喝發酵優酪乳,包括低溫優酪乳和常溫優酪乳;
3.飲用含乳酸菌的飲料;
4.食用含高細胞濃度的滅活乳酸菌固體飲料(市場有售);
5.在牛奶、豆奶中加入一定量的高細胞濃度滅活乳酸菌固體飲料;
6.泡菜中也含有豐富的乳酸菌,適量食用泡菜。

9.滅活乳酸菌去除黴菌毒素

滅活乳酸菌去除黴菌毒素滅活乳酸菌去除黴菌毒素1
滅活乳酸菌去除黴菌毒素
滅活乳酸菌去除黴菌毒素2

1.研究了乳製品中幾株常見益生菌對黃麴黴毒素的吸附作用,試驗結果顯示無論是活菌或熱滅活的益生菌都能顯著減少黃麴黴毒素在牛乳中的含量。

2.熱滅活鼠李糖乳桿菌GG和鼠李糖乳桿菌LC-705a菌株去除脫脂和全脂牛奶黃麴黴毒素。

PieridesM,ElnezamiH,PeltonenK,etal.AbilityofdairystrainsoflacticacidbacteriatobindaflatoxinM1inafoodmodel.[J].JournalofFoodProtection,2000,63(5):645.

10.滅活菌的治療作用

滅活乳酸菌促進腸道本身益生菌的生長 滅活的LB菌刺激,使IgA局部水平顯著提高

滅活菌的治療作用滅活菌的治療作用
滅活菌的治療作用滅活菌的治療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