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無損檢測學會

湖北無損檢測學會其宗旨是團結廣大無損檢測科學技術工作者,為提高學術水平、繁榮和發展無損檢測事業,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科學技術的進步作貢獻。依照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章程,發展湖北無損檢測學會會的團體會員,使更多的單位和個人參與國家無損檢測技術的發展。近年來,在國內外無損檢測同仁的關心、支持下,我國的無損檢測事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進步。發展團體會員,協調科研、生產、製造、銷售、服務之間的關係,起到橋樑紐帶作用

簡介

中國無損檢測學會於1978年成立後,全國各地在省、市機械工程學會的框架下,紛紛成立了無損檢測專業委員會,我省從事無損檢測工作的同志於1982年6月29日在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所由當時四室副主任副研究員蔣危平同志召集開了第一次協商會議,出席會議的有181廠謝桂生,大冶鋼廠鋼研所陸桂生,省機電研究院喬松,省勞動廳宋建華、董鉗工,武漢物理所林海全、李明順,武漢鍋爐廠袁柏琴,省電力試驗所孟傳亭,武漢材料保護所宋植堤,航空部605所林宏源等九單位十四位同志出席了會議。決議:1.由上述九單位及武船、武重、七機部、066技術處、827廠、華中工學院、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武鋼鋼研所、石化局、市電子儀器廠、宏圖機械廠、武漢低壓鍋爐廠、二汽技術處、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等二十二單位組成籌備小組。2.推定武漢物理所為該會掛靠單位同時擔任籌備小組的組長單位,省勞動局、武鍋、武船、省機電院、大冶鋼廠、省電力所等六單位為副組長單位。3.會議指定李明順與喬松具體負責各項籌備事宜,經過半年的準備(在全省範圍內進行情況調查、徵集論文、辦理報批手續、籌措資金等),於1982年十二月五~七日在武昌造船廠召開成立大會,出席大會的來自全省各條戰線的正式代表76人。出席大會開幕式的有武漢物理所黨委書記白戈同志及韋寶鍔副所長,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的楊淑榮秘書長,武昌造船廠曹惠耿廠長等,會議交流論文63篇,推選了第一屆專委會,至此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無損檢測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
隨著形勢的發展。無損檢測學科的地位受到國家和生產部門的更加重視以及學術與諮詢服務活動的需要,於1987年7月成立了武漢無損檢測學會籌備組,直屬武漢市科協管理,8月17日市科協以武科協[1987年]81號文批准成立,同年10月23日在中科院武漢物理所召開成立大會,選出了第一屆理事會,至此武漢無損檢測學會正式成立。
武漢無損檢測學會是在省無損檢測專業委員會的關心下成立的,為了有利於協調兩會的工作,以確保步調一致,兩會共同決定:1.經費管理統一;2.兩會的理事長由一人兼任、兩會的秘書長由一人兼任。其餘機構與人員兼任與否不限,武漢無損檢測學會前三屆理事會的構成與省無損檢測專業委員會是不同的,從第四屆(即省無損檢測專業委員會第六屆)起,合二為一,設一個理事會,但依然使用兩個稱號,即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無損檢測專業委員會和武漢無損檢測學會,對外簡稱:湖北、武漢無損檢測學會。

學會歷史

無損檢測學會於1978年11月在上海成立。而學會成立的前後有一段歷史是值得回憶的,那還是在1976年8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組團參加在法國嘎納召開的第八屆世界無損檢測會議。在行前,組成了以當時時任機械工業部科技司司長陶亨鹹同志為團長的代表團,代表團成員有:時任科技司質量處處長翁世功、汕頭超研所姚錦鍾、上海材料所周懷宇、丹東射線儀器廠趙久、航空材料研究所李家偉,合肥通用研究所康紀黔、上海龍華飛機廠王均強以及翻譯等九人。出發前代表團了解考察了當時無損檢測技術國內套用水平和現況,做了充分的準備。
這是中國無損檢測界第一次參加世界無損檢測會議,是非常難得的機會,會議期間,陶亨鹹同志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無損檢測學會主席考比耐克先生建立了十分友好的關係。會議結束後,應考比耐克的邀請,前往德國參觀訪問,德國的無損檢測技術是十分先進的,在國際上也處於領先的地位。對我們代表團是一次開闊視野,了解先進無損檢測技術之旅,這次的參加世界會和考察訪問,是我國成立無損檢測學會的前奏曲,是一次思想的準備。
代表團回國後,翁世功處長撰寫了參加會議和考察訪問的總結報告,總結全面的、深入的介紹了會議的動態和國際無損檢測技術水平的發展狀況和水平。它對推動我國無損檢測技術的套用與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為學會的成立並與國外建立聯繫起著極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看這份總結也是最好、最全面的總結。1978年學會成立之時,我們可以看到陶亨鹹司長所具有的前瞻性思想。
1977年陶亨鹹司長即考慮要儘快成立無損檢測學會,這是工業發展的需要。他指示進行籌備工作。
隨後上海材料研究所第二研究室的一些同志組成成立學會的籌備小組。小組分頭與國內各工業系統的企業、研究院所共同協商學會理事會的組成,由各系統推薦有關人員參加學會理事會,陶亨鹹同志特別指出,這個學會不是機械工業部一家的學會,而是全國各工業系統、地方共同參與的學會,要有充分的代表性。經過一年多的籌備。於1978年11月在上海召開了無損檢測年會並同時宣告學會成立。這次年會邀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無損檢測學會的主席考比耐克先生,副主席蒙德策先生,沙伯爾先生參加學會的成立大會。這意味著我們的無損檢測學會成立之時就與國際上建立了聯繫。這為我們無損檢測學會走出國門,步入世界無損檢測的行列準備了條件。這不能不歸功於陶亨鹹同志遠見卓識和重要貢獻。
德國友人在這次年會上特別介紹了無損檢測人員培訓和人員資格鑑定的重要意義,並贈送德國人員培訓的教材,意義特別重要。隨後,學會組織了人員翻譯,這為我國建立起三級制的無損檢測人員資格的體制提供了借鑑,少走了彎路。
第一屆年會組成了以應崇福教授為理事長的理事會。年會後中德兩學會在北京就合作事宜進行了會談達成了共識,來推動兩國學會的進一步聯繫。
1979年5月德國工程師學會和德國無損檢測學會同時間召開年會,我國機械工程學會和無損檢測學會受到了邀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與無損檢測學會組成了以時任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汪道函為團長,陶亨鹹為副團長的一個代表團參加德國兩個學會的年會。代表團成員有:無損檢測學會理事長應崇福教授(先期在德國參加一國際聲學學術會議,後匯合),北京工具機研究所張世螢教授,上海材料研究所王務同同志,機械部外事局處長陳仁慧同志。這次去德國除參加年會,會後參觀考察了德國許多知名的研究院所,以及知名的大企業,如:聯邦材料研究院,沙勃留肯無損檢測研究所,材料失效與防失效研究所,西門子研究中心,K.K公司,福斯特研究所,卡爾德意志公司,台馬克重型機械廠,霍依斯鋼廠,BENZ汽車製造廠等,了解了德國無損檢測技術的發展狀況和在工礦企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代表團在德國期間分別同德國工程師學會與無損檢測學會進一步合作進行了協商。為後來兩國無損檢測人員資格互認打下了基礎。
1981年第二屆無損檢測年會在北戴河召開,會議邀請了德國和日本無損檢測學會參加,德國和日本無損檢測學會均分別以學會主席為團長的代表團參加,盛況空前。
年會受到了時任中國科協主席周培源教授的重視並親臨北戴河參加會議,並作了重要講話。會議期間周培源主席分別接見了德國和日本的無損檢測代表團全體成員。
回顧這段學會成立前後的歷史以及無損檢測學會的發展壯大和無損檢測技術的提高和進步是我們許多同志多年不斷努力的結果。
特別應提到的是中國無損檢測學會的創始人陶亨鹹院士,他對我國無損檢測事業和無損檢測學會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學會一成立就實現與世界接軌。我們也不能忘記德高望重的第一屆、第二屆理事長應崇福院士對學會成立初期和爾後所發揮的強有力的領導與指導。

宗旨

湖北無損檢測學會其宗旨是團結廣大無損檢測科學技術工作者,為提高學術水平、繁榮和發展無損檢測事業,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科學技術的進步作貢獻。依照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章程,發展湖北無損檢測學會會的團體會員,使更多的單位和個人參與國家無損檢測技術的發展。近年來,在國內外無損檢測同仁的關心、支持下,我國的無損檢測事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進步。發展團體會員,協調科研、生產、製造、銷售、服務之間的關係,起到橋樑紐帶作用

理事單位

武漢德聚豐檢測器材有限公司
沙市鋼管廠
武漢中岩科技有限公司
武漢電力學院動力系
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學院
武漢三聯特種設備公司
武漢明臣焊接無損檢測有限公司
武漢材料保護所檢測中心
武漢天元無損檢測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工藝所強度室
湖北雙環化工集團機械工程公司
湖北德華測試工程有限公司
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
湖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
湖北省鍋檢院
武漢一冶鋼結構檢測培訓中心
武漢信正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荊門宏圖特種飛行器檢測站
武漢華海檢測設備有限公司
宜化股份公司設備動力部
武漢建築工程質量監督局
海軍工程大學406教研室
武漢科技學院
武漢金目檢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中科院武漢岩土所重點實驗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