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學院教師勤奮敬業,院內教風、學風嚴謹、活躍,歷年培養的畢業生綜合素質高,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歷史文化學院是學校歷史最悠久的學科院系之一。 學院教師勤奮敬業,院內教風、學風嚴謹、活躍,歷年培養的畢業生綜合素質高,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簡介

歷史文化學院成立於2003年9月。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31年建校之初的歷史科,是學校歷史最悠久的科系之一。現設有歷史學系、檔案學系、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拉丁美洲史研究室、中日社會比較研究中心、婦女文化研究中心等教學和研究機構。 
學院師資隊伍整齊,實力雄厚。現有教職工50餘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8人,講師18人,具有博士學位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18人;擁有國家級和省級專家 3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3 人。 
學院擁有中國文化史省級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校級重點學科和世界史、檔案學兩個院級重點學科;擁有專門史(文化史)博士點和世界史、專門史(文化史)、中國古代史、歷史教學論等碩士點和歷史學教育、檔案學、文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班等本科專業。現有在籍全日制本科生400餘人,碩士研究生43人。 
學院位於學校教科大樓的11-14層,辦公和實驗室、資料庫等用房面積為940 平方米;建有多功能教學實驗中心、檔案現代化管理實驗室、檔案保護技術實驗室等教學實驗設施;設有學院資料中心和文化史特色資料中心,藏書約5萬冊,中外文期刊450種。 
多年來,本院教師在中國文化史、社會史、經濟史、明清史、楚文化史、拉丁美洲研究、國際關係史、湖北區域文化、檔案學等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後出版了《中華文化史》、《中國社會史論》、《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楚國風俗志》、《中華文化通志。土地賦役志》、《巴西的歷史與現代化》、《最初的紀元-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百年憂患-知識分子命運與中國現代化進程》、《雙元價值觀:中國檔案事業的傳統與現代化》等具有廣泛影響的學術著作。近5年來,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20餘項,出版各類著作7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各類科研成果10餘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和武漢市社科優秀成果獎、圖書獎。 
學院與國內外高校有廣泛的聯繫,曾多次派人到澳大利亞、韓國、俄羅斯、日本、巴西、美國、新加坡等國以及台灣、香港、澳門等地講學;主辦國際性學術會議;在海外出版和發表論著,促進了中外學術交流。
學院教師勤奮敬業,院內教風、學風嚴謹、活躍,歷年培養的畢業生綜合素質高,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機構設定

歷史文化學院是學校歷史最悠久的學科院系之一。現設有歷史學系、檔案學系、國際文化交流學系、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湖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北當代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史研究室、中日社會比較研究中心、婦女文化研究中心等教學和研究機構。

領導班子

黨委書記:盛志亮
副院長(主持工作):王揚
黨委副書記:湛利華
副院長:朱建貞
副院長:郭 婭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50餘人,師資隊伍實力雄厚,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學位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18人;學院擁有“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3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一層次1人。

學科專業

學院擁有歷史學省級重點學科;擁有專門史(文化史)博士點和歷史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文化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歷史文獻學、歷史教學論等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檔案學碩士點;擁有歷史學、檔案學、文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班、國際文化交流等本科專業。

科學研究

多年來,本院教師在中國文化史、社會史、經濟史、明清史、楚文化史、拉丁美洲研究、國際關係史、湖北區域文化、檔案學等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後出版了《中華文化史》、《中國社會史論》、《湖北文化史》、《中華文化通志·土地賦役志》、《巴西的歷史與現代化》、《雙元價值觀:中國檔案事業的傳統與現代化》等具有廣泛影響的學術著作。近年來,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20餘項,出版各類著作7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各類科研成果10餘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和武漢市社科優秀成果獎、圖書獎。

對外交流

學院與國內外高校有廣泛的聯繫,曾多次派人到澳大利亞、韓國、俄羅斯、日本、巴西、美國、新加坡等國以及台灣、香港、澳門等地講學;主辦國際性學術會議;在海外出版和發表論著,促進了中外學術交流。
學院位於學校教科大樓的11——14層,辦公和實驗室、資料庫等用房面積為940 平方米;建有多功能教學實驗中心、檔案現代化管理實驗室、檔案保護技術實驗室等教學實驗設施;設有學院資料中心和文化史特色資料中心,藏書約5萬冊,中外文期刊450種。
學院教師勤奮敬業,院內教風、學風嚴謹、活躍,歷年培養的畢業生綜合素質高,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