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河決戰

渾河決戰,發生於1621年,是後金與秦良玉之間的戰爭。

野戰之壯莫如黑山(即渾河)”的明末渾河之戰
公元1621年,後金與秦良玉渾河血戰
自起兵攻明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努爾哈赤,趁明朝遼東經略熊廷弼去職,巡撫袁應泰舉措失當的機會,於是年三月直逼瀋陽,隨即在十三日揮兵猛攻。(朝鮮《李朝實錄。光海君日記》)
騎兵不敵,努爾哈赤急以“後軍往助”(《清太祖實錄》卷 7),川兵也不畏生死寸土不讓。據《全邊略記》和《山中聞見錄》的記載,土司兵連續擊退八旗強勁的步騎猛攻,挾著攻占瀋陽之勝利餘威的八旗勁旅,竟在四川步兵抗擊下“死於槍弩者數千人”,後繼騎兵也被打得“紛紛墜馬”。
清人史料也記載道:“明之步兵,皆系精銳兵,驍勇善戰,戰之不退,我參將一人、游擊二人被擒。”(見《滿文老檔》上,第117頁)“川兵營甚堅”(清人谷應泰《明史記事本末》)
努爾哈赤深感川兵之勁厲,再三告誡剛剛慘勝的八旗兵“勿輕敵”,並故意強調“仲癸所將皆川兵”以警醒部下。(錄自《三朝遼事實錄》)
兵部尚書張鶴鳴曾經評說此戰:"渾河血戰,首功數千,實石柱、酉陽二土司功”。
“諸將奮勇迎 擊,敗白標兵(即白旗),又敗黃標兵(即黃旗),擊斬落馬者二三千 人”(皆見:清人 谷應泰《明史記事本末》)
主要罪狀是與川兵相遇時“不戰而敗走”,批評雅松“率吾常勝之軍,望風而走,以失銳氣”(見《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三)
渾河之戰,是薩爾滸戰後明軍最有聲色的一場野戰。
明軍以少抗多,以步抗騎,而有的八旗部隊竟被慘烈所懾不戰而敗逃,即使在整個明朝與後金的戰爭中,也是極其罕見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