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縣

清豐縣

百科名片

地圖地圖

上圖為清豐縣地圖清豐縣位於本省東北部,屬濮陽市。面積869平方公里,人口64.6萬,轄18個鄉(鎮),514個行政村。東部地勢平坦,西部分布一條南北向的沙崗。最高海拔55米,一般海拔49米。年平均氣溫13.4℃,年平均降水量616毫米,全年無霜期213天。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503元。有國道106線穿過,全長26.1公里,省道2條,全長39.9公里,縣鄉專用道全長413公里。橋樑47座1433延米。名勝古蹟有普照寺與大雄寶殿,明代所建,在縣委大院內。
中文名稱:清豐縣
外文名稱:ProvinceQingfeng
別名:無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河南省東北部
下轄地區:城關鎮,六塔鄉,仙莊鄉
政府駐地:城關鎮
電話區號:0393
郵政區碼:457300
地理位置:冀魯豫三省交界處
面積:834平方公里
人口:69萬人
方言:東北方言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普照寺,大雄寶殿
機場:暫無
火車站:安陽火車站
車牌代碼:

基本概況

簡介簡介

清豐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總面積8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2萬畝,總人口69萬人,轄3鎮14鄉,502個行政村。經濟現狀國內生產總值160771萬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503元。現有耕地85.9萬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森林覆蓋率為16.7%。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等。土特產有皮毛工藝品、草辮製品、鬃、肉兔等,其中草辮製品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 交通現狀境內公路總里程479公里,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55.16公里。大廣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有國道106線穿過,全長26.1公里,省道2條,全長39.9公里,縣鄉專用道全長413公里。橋樑47座1433延米。鄉公路晴雨暢通,458個行政村通汽車。名勝古蹟有普照寺大雄寶殿,明代所建,在縣委大院內。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魯豫軍區黨委暨兵工廠舊址,為1945年春到1946年10月冀魯豫軍區駐地,現在雙廟鄉單拐村。清豐縣歷史悠久,人文厚重。春秋屬衛,古稱頓丘,東漢末年曹操曾任頓丘令。隋朝出大孝子張清豐,唐大曆七年,欽定更名為清豐縣,2009年經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清豐為“中國孝道文化之鄉”。清豐也是一個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魯豫軍區司令部暨冀魯豫軍區第一兵工廠曾設在雙廟鄉單拐村,鄧小平、宋任窮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領導抗日,單拐革命舊址被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原紅都”。自然環境優越,生產條件良好。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全年無霜期215天,年平均氣溫13.4℃,年均降雨量700mm。境內地勢平坦,主要河流有衛河、馬頰河、瀦瀧河和第二、第三濮清南引黃工程,地下水源充沛。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礦井鹽和煤等,儲量豐富,質量上乘。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106國道貫穿南北,境內及周圍三縱(京珠、阿深、德商)四橫(長濟、濮鶴、安南、新菏)7條高速公路圍成田字型,並分別與京廣、京九、隴海等鐵路幹線交叉,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清豐處於交通樞紐和區域中心位置上。農業基礎牢固,特色農業發展迅速。屬典型的平原農業縣,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紅薯等,年糧食總產達49.8萬噸以上,曾被評為“全國500家產糧大縣之一”、“油料生產百強縣”、“全國夏糧生產先進縣”、“全國優質小麥生產示範縣”,被農業部確定為“黃淮優質專用玉米優勢區”。“紅(辣椒)、白(食用菌)、綠(速生林)”三色農業發展迅速。辣椒種植面積達30萬畝,是豫北最大的辣椒生產基地;食用菌種植達200萬平方米,被命名為“全國食用菌優秀基地縣”,被科技部、財政部確定為“全國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畫試點縣”;速生豐產林達26萬畝,被命名為“全省速生豐產林基地示範縣”、“全省平原綠化高級標準先進縣”。畜牧業蓬勃發展,牛飼養量達到5.5萬頭,生豬75萬頭,山羊62萬頭,家禽1500萬隻。被評為“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縣”。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工業化進程加速推進。2004年以來,先後引進資金26.5億元,項目462個,其中,超億元項目5個,為縣域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投資30億元的離子膜燒鹼項目和投資5億元的醋酸乙酯項目先後戶清豐,在引資規模和質量上實現了新突破。累計投資3800多萬元,在縣城東南部高標準規劃建設了面積為5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實現了通水、電、路、訊、氣、排污等“六通一平”,並制定了零地價、零進入、零收費的“三零”管理政策,總投資3.3億元的恆立佳泰、中崎石油管具等6家企業入園發展,成為縣域工業經濟新的增長極。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全縣工業企業發展到近978家,其中新上投資1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365個,形成了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加工、醫藥化工、生物能源等支柱產業,是全省最大的高檔食用菌生產基地、大輸液生產基地、彩塗板加工基地,豫北最大的瓷磚、針紡製品生產基地。清豐縣第一高級中學
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近年來,累計投入6億多元,新修了文化路,人民路、西外環、北環路等8條城道路,縣城城區面積由8.5平方公里擴大到16.5平方公里;新建了綜合辦公樓、國稅局辦公樓、清華苑商住小區、金橋商業城、銀河山莊、垃圾中轉站、青少年活動中心等30餘項市政工程,城市品位進一步提高;完成了第二水廠、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城網改造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完成了陽子線、清六線、清蘇線改造等縣域內11條主幹道建設,“村村通”柏油路、農村通信網路、農村電網改造等工程建設,城鄉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城區人口達到8.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19.8%,被評為“全省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社會事業不斷進步,縣域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先後榮獲“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國農村婦女‘雙學雙比’活動先進集體”、“全省雙擁模範縣”等10餘項省級以上稱號。2006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49.98億元,同比增長16.2%;財政收入完成1.1億元,同比增長16.6%;農民人均純收入3289元,同比增長1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8元,同比增長14.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79億元,同比增長4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08億元,同比增長15.3%。為縣域經濟發展“十快”縣,是全省46個擴權縣之一。

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

2004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37﹒2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3億元,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15﹒23億元,增長23﹒8%;第三產業增加值7﹒67億元,增長7﹒8%。三次產業結構比重首次由一二三調整為二一三,實現了縣域經濟發展史上的突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949萬元,一般預算支出28441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6﹒9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95億元。外貿出口總額270萬元。實際利用外資280萬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3元,人均消費性支出3062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472元,人均生活費支出1443元。城鄉居民年末儲蓄存款餘額27﹒28億元。特色農業迅猛發展,種植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大力培育紅(辣椒)、白(食用菌)、綠(速生豐產林)三色農業。全縣新增辣椒種植面積1﹒43萬公頃,總面積達到2萬公頃,成為豫北最大的辣椒種植基地;以平菇、白靈菇為主的食用菌種植髮展到1﹒06萬棚,成為全國較大的白靈菇生產基地之一;以西部沙區治理為重點的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完成6666﹒67公頃,被省政府命名為“平原綠化高級達標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進一步加快,仙莊、大流、王什、瓦屋頭、雙廟5個無公害農業示範園區通過省、市認定,全縣無公害蔬菜基地面積達到6353﹒33公頃。實現糧食總產46﹒5萬噸、肉類總產5﹒3萬噸、蛋類總產5﹒8萬噸,分別增長8﹒6%、3﹒9%、7%。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完成勞務輸出8﹒5萬人次,實現收入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7%,增幅首次超過城鎮居民。持續實施“工業興縣”戰略,突出抓好重點工業項目。總投資1﹒58億元的伍鈺泉面業公司、精誠彩鋼公司彩鋼生產線等10個重點工業項目,年新增產值4﹒7億元、利稅6275萬元。機械廠、有機化工廠等6個企業進入改製程序。在縣城規劃區東南部106國道兩側規劃5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成為全縣發展工業和招商引資的一個重要載體。新上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投資4﹒34億元,新上(技改、擴建)50萬元以上鄉鎮企業項目96個,全縣工業完成總產值47﹒8億元,比上年增長20﹒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21﹒9億元,增長28﹒3%;完成增加值6﹒3億元,增長30﹒1%;實現利稅1﹒5億元,增長71﹒6%。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全縣共引進項目256個,其中500萬元以上的29個;簽訂協定資金15﹒56億元,到位資金6﹒63億元。韓國先鋒實業有限公司、美國金城實業公司、香港永勝酒業等一些境外企業先後落戶。城鄉建設步伐加快。以人民路為中心的縣城新區開發全面展開。縣城成功引接天然氣,日供氣能力達到2萬立方米。完成了文化路改造、國道106線唐莊至南樂段大修、省道吳黃線潮旺至內黃界改造公路等修建工程,農村電網二期改造工程順利通過省級驗收。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科技工作試點縣。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首次突破千人大關。被命名為全省“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對單拐革命紀念地的部分舊址進行修復和建設,並成功舉辦了濮陽市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活動。徵收養老保險費1199萬元,爭取資金1858﹒6萬元,確保了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金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的按時足額發放,實現了城鎮居民應保盡保,被命名為全省“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地方特產

紅薯泥

紅薯泥是一道久負盛名的中州名菜,選用紅薯,白糖,山楂,玫瑰,桂花,青紅絲等原料。兌入香油烹飪而成。色澤晶瑩,甜香可口,營養豐富。
麥秸畫

清豐縣麥秸畫

產於河南清豐,麥秸畫是用普通的麥秸作原料,借鑑國畫、民間剪紙等表現手法,將麥秸剖開、燙平,剪刻結合,經染色、燙色、

麥秸畫麥秸畫

搶毛、撕毛等工藝製成。題材有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田園山水、古今人物等等,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構圖、造型已由平面向立體發展,製成各種圖案的麥秸盒,做工精巧,色澤鮮明,頗得中外人士好評。

辣椒

金秋送爽拂碩果,椒鄉椒紅迎嘉賓。9月28日上午,在譽滿中原的孝道之鄉、中國辣椒第一縣---河南省清清豐縣紅辣椒

辣淑辣淑

豐縣,2007中國·清豐辣椒文化節正式開幕。其主題是:立足清豐,面向全國,以椒為媒,廣交朋友;依托辣椒基地,弘揚辣椒文化,攜手各界精英,共譜辣椒產業發展新篇章,推動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行政區劃

概述

清豐縣現轄3個鎮、14個鄉:城關鎮馬莊橋鎮瓦屋頭鎮六塔鄉、仙莊鄉鞏營鄉、馬村鄉高堡鄉古城鄉大流鄉韓村鄉大屯鄉固城鄉柳格鄉雙廟鄉紙房鄉陽邵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城關鎮

代碼:410922100 2009年,轄25個村委會:西關村、南關村、張儀莊村、新立街村、黃莊村、李家莊村、候窯村、孫莊村、姜駱樓村、雙樓村、黃駱樓村、四合樓村、程園村、北關村、閆石莊村、高莊村、八寨村、葛營村、南街村、東街村、西后街村、姚莊村、坑李家村、東關村、張莊村;西李家莊虛擬居委會、城關鎮趙莊虛擬居委會、城關鎮財稅虛擬居委會。

馬莊橋鎮

代碼:410922101 2009年,轄5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江都居委會、金魏舊寨村、前遊子莊村、張村、史家村、店上村、後遊子莊村、南永固村、永固集村、趙家村、孫舊寨村、張舊寨村、宋村、孟舊寨村;(中原油田勘探局第五社區管理中心)北?居委會、第?居委會、第?居委會、第?居委會。
瓦屋頭鎮
代碼:410922102 2009年,轄3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第三社區文東居委會、第三社區文西居委會、第三社區衛城居委會、瓦南街村、瓦中街村、瓦北街村、漢寨外村、漢寨內村、西草場村、孫朱楊村、東草場村、霍子寨村、張林子村、東林子村、劉莊村、丁韓家村、趙家村、馬家村、山柳寨村、大張村、二郎廟村、李張武村、王村、格針元村、段村、小集村、大街村、張賈村、騰村、雙町村、閻村、多辛莊村、里固村、東梁村、衛城村、佃南村。
六塔鄉
代碼:410922200 2009年,轄33個村委會:六塔集村、陳村、六塔村、蔣村、柳村、李家坑村、武藝寨村、東留固村、王留固村、左留固村、羅寨村、東觀寨村、西觀寨村、韓莊村、晁小寨村、郭小寨村、大水坑村、邵家村、西韓家村、謝莊村、胡家寨村、牙頭村、後當頭村、前當頭村、土什方村、後楊樓村、前楊樓村、趙樓村、主堡寨村、任村、三合村、劉村、吉張吳村

仙莊鄉

代碼:410922201 2009年,轄38個村委會:西街村、劉家村、北街村、南街村、天雲寺村、河裡趙村、普馬寨村、周家村、西位家村、賈家村、左家村、張家村、齊家村、趙婁高村、堤上劉村、王毛集村、王毛周村、王毛孫村、王毛劉村、白家村、袁家村、七保全村、米家村、大杏樹村、楊莊村、西陽町村、宋廟村、土塔村、婁集村、安唐村、楚家村、李莊村、任家村、馬莊村、司家村、河町村、五牌村、高家村。

鞏營鄉

代碼:410922202 2009年,轄33個村委會:鞏營后街村、鞏營西街村、鞏營東街村、前岳樓村、後岳樓村、翟家村、李安村、周莊村、韓大元村、劉大元村、馬大元村、宋莊村、姜莊村、東理直村、理直集村、理直西街村、理直南街村、崔吉村、馬吉村、劉吉村、張吉村、謝吉村、高莊村、劉莊村、曹莊村、才元西村、才元東村、丁家村、前趙家村、後趙家村、兌堂村、葛家村、孟家村。

馬村鄉

代碼:410922203 2009年,轄37個村委會:西街村、南街村、東北街村、西馬村、董家村、夏村、孟家村、尚村、孟卜村、萬村、白馬楊村、前姚村、後姚村、賈家村、大岳村、岳麥村、坡里村、宅劉內村、宅劉外村、劉町村、南楊村、葛家村、盧店村、後蘆村、東嶽村、西嶽村、白家村、大張家村、高家村、馬油坊村、北張家村、留寧村、段莊村、歐家村、大呂樓村、齊呂樓村、吳村。

高堡鄉

代碼:410922204 2009年,轄30個村委會:高堡村、西吉村、東吉村、英滿城村、凡堡村、辛集村、殷莊村、范村、西候村、孟固集村、後孟固村、前孟固村、吳家村、位家村、魯家村、許家村、時家莊村、張拐村、陶河村、彭家村、小辛莊村、馬廠村、小里屯村、北乜城村、南乜城村、前王家村、後王家村、唐莊村、王莊村、才古莊村。
古城鄉
代碼:410922205 2009年,轄25個村委會:古城集村、張營村、唐營村、喬營村、東伏店村、西伏店村、官路邊村、劉村、程村、范村、葉村、前張六村、後張六村、馬莊村、呂家村、徐家莊村、吳家村、大高村、前囤上村、後囤上村、董村、西王莊村、齊家村、梁村、臨河村。
大流鄉
代碼:410922206 2009年,轄31個村委會:北嶽莊村、韓橋村、孟家村、前李家村、袁屯村、水牛李村、吳家莊村、任屯村、李家莊村、劉圈村、邵圈村、羅屯村苗屯村、大岳莊村、堤窪村、郭村、宋村、前大流村、後大流村、魏莊村、王里固村、謝里固村、羅里固村、陳里固村、青石磙村、高村、店上村、楊莊村、劉莊村、夏莊村、王莊村。
韓村鄉
代碼:410922207 2009年,轄34個村委會:勾韓村、任韓村、孫韓村、王韓村、馬韓村、庫韓村、大韓村、楊韓村、李沙窩村、後沙窩村、蘇沙窩村、前馮家村、後馮家村、劉家村、高家村、師家屯村、後二莊村、呂家樓村、西趙樓村、高三樓村、劉三樓村、賈孟村、孫孟村、孟村、蘇二莊村、西劉莊村、三合村、楊莊窯村、染村、鐵爐莊村、孟焦夫村、關焦夫村、李焦夫村、陳焦夫村。
大屯鄉
代碼:410922208 2009年,轄22個村委會:大屯集村、黃營村、裴營村、夏固村、賈棗格村、高棗格村、東趙婁村、波里村、爐里村、店上村、東徐家村、西徐家村、裴村、東紀莊村、陳紀莊村、李紀莊村、陶莊村、劉莊村、賀莊村、南召市村、北召市村、雷家村
固城鄉
代碼:410922209 2009年,轄24個村委會:南街村、北街村、朱潘生村、曹潘生村、和潘生村、舊城村、東郭村、張曹村、西郭村、李郭村、豆莊村、劉張莊村、張莊外村、張莊裡村、北固城村、李焦村、黃焦村、張屯村、姚屯村、呂家村、王崔村、杜家窪村、前馬廠村、後馬廠村。
柳格鄉
代碼:410922211 2009年,轄29個村委會:柳格集村、前張家村、牛杜家村、東趙店村、前榮花樹村、後榮花樹村、五城村、城北村、城西村、駱家村、卞家村、八里莊村、五眼井村、前士子元村、後士子元村、西趙店村、高趙店村、南夏固村、前蘇村、後蘇村、大寨村、劉莊村、十八戶村、寇家村、梁廟村、趙家村、楊才園村、馬張寨村、袁家村。
雙廟鄉
代碼:410922212 2009年,轄29個村委會:雙廟街村、孫村、張營村、姚當村、城南村、馬家村、王家村、杜家村、南寨村、倉上村、楊蘭村、沙窩村、沙格寨村、莊頭村、戶家村、秦家村、殷家村、西南莊村、單拐村、東安上村、西安上村、桂寨村、單寨村、西翟灣村、大翟灣村、王李莊村、水牛陳村、西南營村、鹽店村
紙房鄉
代碼:410922213 2009年,轄35個村委會:紙房街村、張二莊村、孫莊村、梅莊村、郝莊村、孟婁村、武強鎮村、陳莊村、李家莊村、乜莊村、駱莊村、張村、郭家村蘇店村、鐵爐莊村、常莊村、大什字村、什字外村、什字內村、雨淋頭村、呂朱婁村、謝朱婁村、楊拐村、油房村、申屯村、楊朱婁村、田朱婁村、鄭朱婁村、岳莊村、後萬家村、前萬家村、留買固村、五里屯村、楊橋村、大屯村。
陽邵鄉
代碼:4109222142009年,轄32個村委會:陽邵集村、范石村一村委、范石村二村委、董石村、陳莊村、報錄村、前寒泗濱村、後寒泗濱村、三合村、北陽建村、南陽建村、趙莊村、霍町村、乜莊村、東志節村、西志節村、潮汪村、曹莊村、翟固一村、翟固二村、翟固三村、蘇堤村、西陽邵一村、西陽邵二村、西陽邵三村、西陽邵四村、南留固一村、南留固二村、南留固三村、灘上前街村、興旺莊村、灘上后街村。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置頓丘縣,唐大曆七年(772年)置清豐店。這裡有個孝子張清豐,為人所仰。據《舊唐書·地理志》:“以縣界有孝子張清豐門闕,魏州田承嗣請為縣名。”2000年,清豐縣轄3個鎮、15個鄉:城關鎮、馬莊橋鎮、瓦屋頭鎮、韓村鄉、固城鄉、王什鄉、柳格鄉、雙廟鄉、紙房鄉、六塔鄉、高堡鄉、仙莊鄉、馬村鄉、鞏營鄉、古城鄉、大流鄉、大屯鄉、陽邵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654160人,其中:城關鎮50624人、馬莊橋鎮25854人、瓦屋頭鎮53424人、六塔鄉34993人、仙莊鄉40557人、鞏營鄉30803人、馬村鄉39182人、高堡鄉35247人、古城鄉36271人、大流鄉30989人、韓村鄉35699人、大屯鄉34171人、固城鄉31267人、王什鄉21814人、柳格鄉36428人、雙廟鄉35411人、紙房鄉40554人、陽邵鄉40872人。2005年11月2日,根據濮陽市政府第三十七次常務會議精神,撤銷清豐縣王什鄉,其行政區域併入濮陽高新區胡村鄉。截至2005年12月31日,清豐縣轄3個鎮、14個鄉:城關鎮、馬莊橋鎮、瓦屋頭鎮;六塔鄉、鞏營鄉、固城鄉、柳格鄉、韓村鄉、雙廟鄉、紙房鄉、仙莊鄉、大屯鄉、陽邵鄉、古城鄉、高堡鄉、馬村鄉、大流鄉。清豐,古稱“頓丘”。《頓丘賦》撰文/李令統頓丘舊名,清豐新謂。省宗豫郡,市源濮水。縣史八千,地方三十。西南省會,東北國都。邑居所望,中國心部偏右;縣陳之域,河南頭端稍東。兆基於八千年前,母系父系氏族部落;分屬於兗、冀二州,唐、虞、夏、商、周代諸朝。時移戰國,轉而屬魏;歲至秦漢,變而歸東。隋出良民,張姓清豐孝子;人敬其德,取代頓丘本名。“送子涉淇”,亦可誦兮;“至於頓丘”,不復詠矣!郡縣擴治,包容頓、昌四鄉;人口增轄,納含漢、回眾民。開運設定軍使,慶曆徙治德清。明初收山西洪洞遷客,民國屬河北督察公署。建國伊始,平原澶、殷之鄉;開放之後,終歸河南濮陽。歷史滄桑,新謂固在;歲月流轉,舊名仍存。通望頓丘新貌,盈目蓬勃向榮。東毗魯莘,南偎華龍,西臨殷地,北交字鄉。北京所離,華里一00九;鄭州相距,千米二百一十。京廣鐵道縱貫南北,安范公路橫穿東西。鄉管十五,鎮轄有三。雙廟、仙莊,六塔、鞏營。古城、陽邵,紙房、大屯。王什、高堡,馬村、固城。一十二鄉成詩,四百七村含韻。仍有三鄉,柳格、大流、韓村;亦留三鎮,城關、瓦屋、馬橋。西南流水,東北納川。左沙逶迤,余皆平坦。馬頰、瀦龍河豎越境內,衛河、五支溝縱曲縣西。青沙地,兩合土。淤質多構,沙鹼少兼。無霜百日,降水六分。東北冬季,南風夏天。經濟以農為主,小麥、玉米,花生、棉麻;林、牧、副亦發展,果木、雞、羊,兔、豬、草辮。麵粉、釀酒,中華大地口譽;豬毛草品,海外各國暢銷。頓丘小縣,貧富中等。非北京之凝重,無上海之堂皇。高樓巨廈,此地鮮見;瓦屋土房,全縣隨然。金橋商城北建,人民政府南遷。故歲之孝郡,今日之商鄉。北環百貨店星羅棋布,南門十字街車水馬龍。房屋擁擠,道路縱橫。朝陽路穿東西,分明赤道;政通線、南箕街,對稱子午。文化、啟明,人民、行理,仍屬橫道;霞光、秀水,惠風、春暉,亦為豎通。武裝部、釀酒城,歸二大路;供電局、紡織廠,屬一小區。曲身迎賓,頓丘賓館;直須行樂,清豐樂園。南北相望,司法院、檢察院;左右並列,教育局、工商局。院內植樹,局前種草。清豐一高,知識育人名校;黃菊基地,科學養花良園。民族亭閣,遺留仍在;歐式建築,拔地新起。有矗兀之嘉府,有列坐之琅苑。亦中亦西,存古存今。縣政府坐高官,政治廉吏;清華苑居雅士,經濟名流。可追時風,可自造型。布局隨世,一、二、三、中醫院;形式各雄,實、鎮、成、啟國中。古時智慧,今人技巧。有鋼質之鐵塔,有木構之佛殿。跨水石橋,入雲磚筒。李居之門樓,飛龍舞鳳;梁府之屋脊,金碧輝煌。馬頰蜿蜒,水通濮樂;鐵鏈交錯,環連石基。兩岸依地設景,幾多華章錦繡。磚曰馬賽克,草稱狗尾、蘭。行人兩兩,學子三三。有閒釣之衰翁,有娛水之俊男。若乃舊院,黃瓦青磚。國旨乎迎,文革於建。堅實厚重,古樸自然。毛語牆壁,革命牌匾。粗牆蓬草,人、蟲各得其樂;銹欄噎影,民篤自化官廉。清豐縣名勝古蹟
孝道善首,革命、馴獅。孝祖神祗,香火不斷;靈位周邊,煙焰繚繞。南八乘騅彍弩,唐初猛將;單拐造炮衛邦,革命舊址。劉大帥音容,鄧小平笑貌。馴獸舞龍,譽郡名州。杜康瓊漿曾醉,曹操父子;張君孝道感化,諸儒眾生。酒蘊文化,亭記歷史。萬里飄香,中國頓丘佳釀;千載垂青,神州清豐名亭。其酒標也,龍圖鳳篆,秦文漢章;其亭境也,孝畫隸刻,道書儒文。物換星移,今非昔比。婚禮喪事,儀舊人新。孝規肅肅,名目闐闐。紙紮樓,蓮花步。“客到”拜揖,“回禮”致敬。孝子旁跪,眷女內陪。配客青燈白帽,餚賓器樂圖棚。嫁娶之事,媒妁之功。有今有古,可新可仍。一日洞房花燭,三天回家探母。公婆酬拜,小舅得錢。嘉友朋賀慶,左鄰右里亂新。玉屏錦帳,繞翠圍珠。而今紅梅並蒂,從此嬌燕雙飛。孝子名亭,文人漢隸風範;大雄寶殿,教師對聯才華。亭周草綴,階前徑庥。雕欄鏤檻,書壁畫軒。殿基隆墊,嵌圍碧磚。內佇羅漢,柱鐫楹聯。曩名中山,撞鐘誦禪。斯人已矣,名列黃籙白簡;今跡滄然,空餘殘寺空軒。闓扉迎新,西學東漸。文化局與時俱進,電影院萊塢大片。阿迪耐克,寶馬賓士。酒店閾,網咖頖磐。滄桑風雨,清豐一高。揭道培儒,英才名苑。昨土木之陋室,今鋼堊之亭樓。其南門也,盈目寥廓。菊花嫩草,月季松柏。儒匠漢白玉之雕像,姽嫿沐春亭之佳聯。弧構外牆,欄桿自上而下;方室內廳,階梯左鏇右轉。十步一樓,百米無土。文曲璇璣,智移北斗之象;玄鳥鳳鸞,影穿南浦之雲。其操場也,樹木婆娑。一排垂柳,碧絛青絲舞袖;幾方細草,翠葉嬌首含羞。燕翻玉剪,鶯擲金梭。更兼白楊梧桐,穿梭鐵槓單雙。籃球架前,龍騰虎躍獅吼;桌球台邊,豹目猴影猿身。若乃冬雪春雨,幾多書聲朗朗;及其夏日秋風,幾多矯影飛飛。文理並重,德體兼修。天南地北同校,鶴髮垂髫一堂。五十年文壇藝苑群星燦,數萬人科教農醫百卉妍。食貴康健,生重盡歡。粗茶淡飯,勝似神藥;山珍海味,難誘其眈。面為主食,菜是當家。飯謂糊塗疙瘩,米湯麵條;菜配醃姜醢,白菜黃瓜。蘿蔔萵筍豆角金針,樣樣是寶;高梁小麥谷豆棉黍,件件人夸。饃稱卷子,薯即地瓜。粟歸五穀,蒜屬五辣。及若新歲元宵,麥面綻放仙葩。有巧婦,著妙手。捏和搬藏、刺蝟,塑切花狗、長蟲。鬻魚腴嫗,移飴昳姨。以慶年豐,以祈人壽。紅燭紅棗,交映成趣;動狗靜狗,相顧無言。以及面托丸子麻葉腐乾,火攻油炸;亦或糖包餃子粘糕米粽,肉配糖摻。好吃街小菜,炒餅館大餐。頓丘風味,萬言難完。衣著綝纚,年輕一代;麻布棉織,父祖兩族。粗衣難掩國色,淡服亦裹傲骨。逮於元宵佳節,實在好景良辰。雷轟電鳴,一方響招四方應;霞襯虹鑲,五色彩圍七色光。酉時膳畢,百人聚集。小孩歡叫,大人閒談。及其鞭炮鳴,氣火飛,畢畢剝剝,鼎鼎沸沸。口已緊閉,目隨火追。花窩燃著,情緒高搴。婦女細步微退,幼兒猛喉狂呼。瞬間巨態之花樹,微型之火山。沖及天樞,趙璧梁珠四射;波至夜空,秦兔漢月八彩。又若天地兩響,紙筒七色,舞焰飛光,頭暈目眩。而或暴雪住,冷風來。青年出動,血氣方剛。白狗你伴,黑犬我牽。可追兔雉,豈懼狼豺!冰清玉潔,好似道統世界;兔逃狗追,不異漁獵酋族。暮色隱退,滿載返歸。酒肉斑駁,觥籌交錯。猜拳行令

名勝古蹟名勝古蹟

,此樂何極!頓丘物佳,景韻臻勝。人才俊秀,工商方興。朱柰味迷貴妃,紅棗澤驚外賓。焦夫沙瓤西瓜,清朝貢品;武仙合抱古槐,唐將藏兵。陽邵灌腸,城關兔“星”。雙廟涼粉,金身剔透清質;買固豆芽,雪軀彎頂黃纓。果老墓在,烈士碑青。盤龍祥雲奇雕,鞏營石柱;一月六影幻象,六塔空傳。仲墓寒煙,關廟曉霧。瀦龍河岸,甘草儗;葫蘆溝底,楚荑棽棽。園圃盈卉,町疃立蔥。笄簇綠錢串貫,幾堆榆樹;氤氳芳氣香馨,數排國槐。瓜秧纏架,夏蔭晦晦;蘆藤爬牆,秋錦瑩瑩。茅草坐墊,相伴談瑣論道;荊條羅筐,盛罩熱饃冷羹。寒草映日,苔翠鋪坑。碑懷安勉,德追仲尼聖儒;像摹南雲,武媲紅面關公。清豐木匠,宇內傑靈。手藝精湛,物件滑縆。智越殷而達冀,慧繞魯而傳津。山大之圖書架,系俺鑿刨;南開之電腦桌,留我鐵釘。“小李子”安陽稱道,“二魯班”武安留聲。晉、京亦至,吉、遼有音。亦及紅學才子、理科狀元,商海巨賈、杏林名醫,浩浩匝匝,不可勝記。世紀黎曙,光電時局。商潮工浪,經世濟民。列晶器裝佳釀,新酒投產;化腐朽為神奇,菌食開發。樓苑待沽,商城期眈。華夏日朗月皎,僅勤恆盛;頓丘地秀民敦,惟善永昌。潤澤施恩,清豐靈地毓秀;竭思執筆,頓丘妖才賦文。
編輯本段名勝古蹟
有普照寺大雄寶殿,明代所建,在縣委大院內。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魯豫軍區黨委暨兵工廠舊址,為清豐縣大雄寶殿
1945年春到1946年10月冀魯豫軍區駐地,現在雙廟鄉單拐村。普照寺原名圓明寺,位於清豐縣城西南隅,始建於唐上元元年(674年),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改為普照寺,建有大殿、禪房,元末為兵燹所毀。明洪武年間進行復修,並建天王殿、水陸殿等二百餘間。1933年年改為中山公園,闢建戲樓、假山、月牙河等。1938年,園內建築慘遭日寇破壞。1949年,中共清豐縣委遷於此處辦公,現僅存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建於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面積248.92平方米,單層廡殿式,綠彩琉璃脊頂。殿面前壁由朱漆木格扣合,殿內為縱四橫六合抱明柱排列,正面鑄有丈高銅佛三尊,四周泥塑羅漢十八尊,造形奇特,神態各異。四壁浮雕唐僧西天取經故事,造物神奇,表情豐富。內頂作圓形圖案,瀝粉金龍四條,正中繪有八卦圖,顯示明代中期佛道兩教相結合的趨勢。整個大殿,設計嚴雅,雄姿巍巍,彩繪秀麗,其建築之高超,工藝之精美,充分體現了清豐縣人民的聰明才智。普照寺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經滄桑,幾遭毀壞,寺內舊跡多已無存,大殿滿目瘡痍,殿內文物被劫一空。為了加強保護,藉以發展民族文化,1980年有關部門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撥款15萬元,用木70餘方,將大殿修葺一新:飛檐挑角,氣宇軒昂;紅牆綠瓦,相映生輝;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珍禽瑞獸,栩栩如生,再現了明代木構建築巍巍雄姿,其宏偉壯觀甲於濮陽一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