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戲出人物畫

清宮戲出人物畫

《清宮戲出人物畫》是2005年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克。

內容介紹

《清宮戲出人物畫》:故宮藏戲出人物畫過去曾散見於世。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圖書館館藏九十餘幅合集出版,朱家蟳先生為之序。今黃克、楊連啟二君所輯《清宮戲出人物畫》(花山文藝出版社“彩色影印”出版)收畫達二百餘幅,已超過故宮原藏總數之半,可謂內府戲畫的一大新收穫。

明清時期,最高統治者出於政治、文化的目的及個人偏好,對戲曲重視者頗多:一則以滿足自我聲色之娛,二則企圖藉以教化臣民,保其江山社稷永固。清王朝對戲曲大體如此,究其區別,不過是宮廷中設有專門演戲機構,並廣泛徵召民間戲班入宮。乾隆初年,每逢新年、萬壽節、端午、中秋、冬至等節慶以及冊封后妃、皇子出世等喜慶儀典,都有相應的戲曲演出。正是有了這個基礎,宮廷內外才出現了大量戲出形式的繪畫。

戲出人物畫中,大量是肖像性質的,畫著名演員某出戲的寫真畫。此間,眾多名畫家畫了許多戲曲的寫真畫,每個人的面貌神情以及服飾、頭飾、化裝的式樣、色彩、圖案等非常準確逼真。如:《渭水河》中的姜子牙,《定軍山》中的諸葛亮、《訴功》中的李淵、《樊城》中的伍子胥等。

這些戲出人物畫原藏於清宮,是由清朝內務府“造辦處”依據劇本專門為帝後,尤其是為慈禧太后繪製的供其“養眼”的“御賞物”,以“亂彈”劇目為主,後來大部分流散到民間,而本書收錄了流散到民間的二百多幅,幾乎囊括了國內能收集到的所有流散出宮的戲畫,是目前收錄幅數最多的此類圖書,這使其具有了珍貴無比、獨一無二的特點。

而《清宮戲出人物畫》的作者又不僅僅是把這些精美絕倫、細緻入微的戲出人物畫簡單地結集成冊,還對這些畫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解讀,融入了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如根據畫面上常有“穿戴臉兒俱照此樣”字樣,過去多認為是供演員裝扮用的,應屬“昇平署”藏,根據此畫存放地在慈寧宮,更可能是西太后的“御賞物”。

根據《穿戴提綱》等文獻資料,作者一一註明畫中人物的裝扮、穿戴、服飾,並對劇情作了考訂說明,大大豐富了圖書的知識含量。此外,所收戲畫,俱以“亂彈” 劇目為主,足見道光以後,亂彈已取代了崑曲、弋腔的統治地位;經考證,這一巨大工程是由畫士沈振麟主持“畫院外”的畫工集體完成。凡此,都為清廷末期文化建制提供了參考資料。這一切使《清宮戲出人物畫》具有了極高的鑑賞價值、收藏價值、藝術價值、文獻價值和史料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