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歷朝聖訓纂修之制

清代聖訓的編纂,開始於順治十二年(1655)。 此後由嗣位新君為死去的皇帝編纂聖訓,遂成清代定製。 體裁卻不同,實錄是編年體,聖訓是類編,各有不同的作用。

聖訓是一種摘錄某一朝皇帝的諭旨加以分類編纂的史書。我國編纂皇帝的諭旨詔令,由來已久。如孔子編《尚書》,唐人吳兢編《貞觀政要》,宋代更有《寶訓》之編纂及《兩漢詔令》、《唐大詔令集》、《宋大詔令集》等書,明代則有《洪武寶訓》等書。但作為一種編纂制度,歷朝相沿,並且以“聖訓”為名,則為清代所獨有。清代聖訓的編纂,開始於順治十二年(1655)。是年以《太宗文皇帝實錄》初纂本告成,世祖決意效仿《貞觀政要》及《洪武寶訓》諸書,遂發布上諭,編纂太祖及太宗兩朝聖訓。並著即於當年五月開館纂修。但終順治之世,上述兩朝聖訓並未編成,直至康熙二十六年(1687) 才陸續告成。此後由嗣位新君為死去的皇帝編纂聖訓,遂成清代定製。自《太祖高皇帝聖訓》至《穆宗毅皇帝聖訓》,有清一代的聖訓共有十部,只有清德宗光緒帝因其死後三年宣統帝溥儀即退位,清代滅亡,故其及溥儀的兩朝聖訓未及編纂。這些聖訓的材料來源除《太祖高皇帝聖訓》外,並非直接利用原始檔案或資料,均系轉輯自實錄所載。因而除在順治、康熙兩朝曾專開聖訓館,臨時組有專門的聖訓編纂機構外,自雍正朝以後,歷朝纂修聖訓,均不另開專館,而是由實錄館負責,於一朝實錄修成之後,由原班人員順便將該朝皇帝實錄中的一些上諭內容摘出,分類編輯而成聖訓。聖訓的材料雖轉輯自實錄, 體裁卻不同,實錄是編年體,聖訓是類編,各有不同的作用。正如清世宗所言:“朕於皇考神功聖德,精心體察,以實錄為經,以聖訓為緯,於編年見因時之宜,於分類見隨事之要。”清代歷朝聖訓門類的設立,數目不一,多者分四十門類(如《高宗純皇帝聖訓》),少者亦有二十三門類(如《太宗文皇帝聖訓》),一般均在二十六門類至三十六門類之間。然後按門類分卷,每一門類為一卷或數卷。以《世宗憲皇帝聖訓》為例,共有三十門類,分三十六卷,即聖德(分為兩卷)、聖孝、聖學、聖治(分為三卷)、敬天、法祖、文教、武功(附武備)、敦睦、用人、恤臣下、愛民(分為兩卷)、恤兵、察吏、訓百工(分為兩卷)、勵將士、廣言路、理財、慎刑、重農桑、厚風俗、治河(附水利)、蠲賑(分為兩卷)、積貯、謹制度、崇祀典、篤勛舊、褒忠節、綏藩屬、弭盜。其他朝的聖訓,其門類名稱亦大同而小異。聖訓編成之後,在雍正朝以前,也是與實錄相同,藏諸石室秘庫,臣民難以得見。至清高宗始諭令將聖訓交武英殿刊刻,印刷問世,遂成定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