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利慶太

淺利慶太

淺利慶太,男,出生於日本東京,日本戲劇導演、劇作家。 淺利慶太出生於戲劇世家,1953年創建了四季劇團。1985年和1986年,淺利慶太在義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製作的《蝴蝶夫人》獲得了義大利阿畢阿提獎,並獲得最佳製作人的提名獎。1997年,他被中國政府授予“政府友誼獎”,同年獲中國文化部頒發“文化交流貢獻獎”。 2018年7月13日,淺利慶太因病逝世,享年85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33年3月16日,淺利慶太出生於日本東京一個戲劇世家。淺利慶太曾就讀於慶應大學文學部法國文學科,1953年為創辦四季劇團而退學 。

1953年7月14日,淺利慶太與日下武史等十名大學生一起創建了四季劇團。同時,他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要系統地把20世紀法國最著名的劇作家簡·吉爾·道克斯和讓·阿諾依赫的作品搬到日本舞台上。

1954年,四季演出了讓·阿諾依赫的一個作品,隨後,演出了《Andigom》,然後演出了吉爾道克斯的《間奏曲》。1958年以前,四季演的16場話劇都是這兩個法國人的作品。

淺利慶太 淺利慶太

1958年以前,四季演的16場話劇都是這兩個法國人的作品。1959年以後,淺利慶太開始在四季的劇目單上把一些莎士比亞的劇作、莫里哀的作品和拉辛(Rasin)的作品包括進來,同時開始演一些日本的、美國的和英國的現代話劇。同時,淺利慶太又請了《西區故事》的百老匯製作來演出。為了讓日本觀眾了解莎士比亞劇的精神,他在70年代邀請英國的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到日生劇場作了三次演出。他認為,話劇到了一定時候應該去製作歌劇和音樂劇。他個人認為,在劇場的幾種不同形式--話劇、歌劇和音樂劇--之間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他自己成功地導演了《耶穌基督巨星》和《蝴蝶夫人》,前者是音樂劇,後者是歌劇。

1973年,淺利慶太讓觀眾和評論界都感到吃驚,他把歌舞會風格融進了《耶穌基督巨星》,同時,他還用了一些傳統的日本武器也搬上舞台。他的這種決策不僅僅簡單地是想使製作更加生動一些,還要使其具有東方的色彩。淺利慶太做音樂劇是按照一種自我意識的直覺的戲劇感覺方式來做的,其間有一種共鳴,在創作過程中他還進行過其他的嘗試。淺利慶太做的東方戲劇則認為日本的戲劇應該結合西方戲劇--歌劇和音樂劇的風格。因此,東方和西方在淺利慶太的個性中是很自然地結合在一起了。

1985年和1986年,淺利慶太在義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製作的《蝴蝶夫人》獲得了義大利阿畢阿提獎,並獲得最佳製作人的提名獎。淺利慶太的《蝴蝶夫人》是非常日本化的,並明確地帶有他個人的風格。指揮家祖賓·梅塔讚譽他“是日本很先鋒的音樂劇導演”。進一步說,日本傳統戲劇的藝術形式是深深地根植在他的血脈里的,因此,他幾乎是唯一能如此完美地將東西方傳統結合起來的人。

1988年10月,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10周年之際,淺利帶領劇團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演出5場原創音樂劇《安徒生之戀》 。

1991年1月6日,他根據藤原作彌的小說《李香蘭——我的前半生》為藍本改編的音樂劇《李香蘭》在東京青山劇院舉行首場公演 。

1995年,淺利慶太協助中央戲劇學院建立第一個音樂劇班 。

1997年,他獲得中國政府授予“政府友誼獎” ,同年,獲中國文化部頒發的“文化交流貢獻獎”,這也是中方給予日本文化藝術界人士的最高榮譽獎 。

1998年,擔任了長野冬季奧運會開、閉幕式的總導演 。

2014年,年逾八旬的淺利慶太從四季劇團離任後回歸原點,設立“淺利演出事務所” 。

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淺利在東京再度上演音樂劇《李香蘭》 。

家庭生活

淺利慶太的伯父是歌舞伎演員二代市川左團次,父親是築地小劇場創立人淺利鶴雄。淺利慶太的妻子是女演員野村玲子 。

主要作品

1954年《Andigom》,《間奏曲》。

1958年《西區故事》、《耶穌基督巨星》和《蝴蝶夫人》。

1973年《耶穌基督巨星》。

1986年《蝴蝶夫人》。

獲獎記錄

個人獎項
  • ▪ 1997 文化交流貢獻獎 (獲獎)
  • ▪ 1997 政府友誼獎 (獲獎)
  • ▪ 1988 義大利阿畢阿提獎最佳製作人 蝴蝶夫人 (提名)

人物評價

淺利慶太不僅是日本當代戲劇界極為重要的人物,對中國也有著很深的感情和影響 。 (人民網評)

人物逝世

2018年7月13日17點33分,“日本音樂劇之父”淺利慶太因罹患淋巴癌病逝於東京醫院,享年85歲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