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洋藿

淫洋藿

淫羊藿,多年生草本,高30-40cm。根莖,橫走,直徑3-5mm,質硬,生多數鬚根。莖直立,有棱,無毛,通常無基生葉。

淫羊藿介紹

名稱

淫洋藿淫洋藿

【拼音名】Yín Yánɡ Huò

【英文名】Herb of Shorthorned Epimedium, Herb of Sagittate Epimedium, Herb of Pubescent epimedium,Herb of Korean Epimedium,Epimedium Herb

【別名】

剛前、仙靈脾、仙靈毗、黃連祖、放杖草、棄杖草、三叉風、桂魚風、鐵鏵口、鐵耙頭、鯽魚風、羊藿葉、羊角風、三角蓮、乏力草、千兩金、乾雞筋、雞爪蓮、三枝九葉草、牛角花、銅絲草、鐵打杵、三叉骨、肺經草、鐵菱角。

來源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前葉淫羊藿、箭葉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朝鮮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等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2.Epimedium sagittatum.3.Epimedium wushanense.4.Epimedium koreanum Nakai.5.Epimedium pubesens Maxim.

淫洋藿淫洋藿

採收和儲藏:夏、秋採收,割取莖葉,除去雜質,曬乾。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1.《本草圖經》:淫羊藿,今江東、陝西、泰山、漢中、湖、湘間皆有之。葉青似杏葉,上有刺。莖如粟稈。根紫色,有須。四月開花,白色,亦有紫色碎小獨頭子。五月采葉曬乾。湖、湘出者,葉如小豆,枝莖堅細,經冬不雕,根似黃連。關中谷呼三枝九葉草,苗高一、二尺許,根葉俱堪使。

2.《綱目》:淫羊藿,生大山在,一根數莖,莖粗如線,高一二尺,一莖三椏,一椏三葉,葉長二三寸,如杏葉及

淫羊藿 (《本經》)

【異名】剛前(《本經》),仙靈脾(《雷公炮炙論》),仙靈毗(《柳柳州集》),放杖草、棄杖草、千兩金、乾雞筋、黃連祖(《日華子本草》),三枝九葉草(《本草圖經》),牛角花、銅絲草、鐵打杵(《貴州民間方藥集》),三叉骨、肺經草、鐵菱角(《湖南藥物志》)。

植物形態

淫羊藿

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莖長,橫走,質硬,鬚根多數。葉為2回3出複葉,小葉9片,有長柄,小葉片薄革質,卵形至長卵圓形,長4.5~9厘米,寬3.5~7.5厘米,先端尖,邊緣有細鋸齒,鋸齒先端成刺狀毛,基部深心形,側生小葉基部斜形,上面幼時有疏毛,開花後毛漸脫落,下面有長柔毛。花4~6朵成總狀花序,花序軸無毛或偶有毛,花梗長約1厘米;基部有苞片,卵狀披針形,膜質;花大,直徑約2厘米,黃白色或乳白色;花萼8片,卵狀披針形,2輪,外面4片小,不同形,內面4片較大,同形;花瓣4,近圓形,具長距;雄蕊4;雌蕊1,花柱長。蓇葖果紡錘形,成熟時2裂。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長於多蔭蔽的樹林及灌叢中。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江蘇、江西、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陝西、甘肅。

心葉淫羊藿

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

形與上種相似,但小葉片卵圓形或近圓形,長2.5~5厘米,寬2~4厘米,先端寬闊銳尖,邊緣具鋸齒,基部深心形,側生小葉不對稱,外側有小尖頭。花成聚傘狀圓錐花序,花梗有腺毛;花通常白色。

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於陰濕的山溝中。分布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廣西、湖南、安徽等地。

箭葉淫羊藿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根莖匍行呈結節狀。根出葉1~3枚,3出複葉,小葉卵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9厘米,寬2.5~5厘米,先端尖或漸尖,邊緣有細刺毛,基部心形,側生小葉基部不對稱,外側裂片形斜而較大,三角形,內側裂片較小而近於圓形;莖生葉常對生於頂端,形與根出葉相似,基部呈歪箭狀心形,外側裂片特大而先端漸尖。

花多數,聚成總狀或下部分枝而成圓錐花序,花小,直徑僅6~8毫米,花瓣有短距或近於無距。

花期2~3月。果期4~5月。

生於山坡竹林下或路旁岩石縫中。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台灣、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巫山淫羊藿

多年生常綠草本,高50-80cm。根莖結節狀,質硬,表面被褐色鱗片,四周多鬚根。一回三出複葉,基生或莖生,具長柄;小葉3,小葉具柄。葉片革質,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9-23cm,寬1.8-4.5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心形,邊緣呈刺齒,頂生小葉基部具均等的圓形裂片,例生小葉基部的裂片偏斜,內側裂片小,圓形,外側裂片大,三角形,浙尖,下面被綿毛或禿淨長莖具2枚對生葉。圓錐花序頂生,長15—30cm,偶達50cm,具多數花,花序軸無毛;花便疏被腺毛或無毛;花淡黃色,直徑35cm;外萼片4,近圓形,長2-5mm,寬1.5-3mm,內萼片寬橢圓形,長3-15mm,寬1.5-8mm,先端鈍;花瓣呈角狀距,淡黃色,有時基部帶紫色,長0.6-2mm;雄蕊長2—4mm;心皮斜圓柱狀,有長花柱,含10-12顆胚珠。蓇葖果長約l.5cm。花期4-5月,果期6月。

生於溪邊、溝谷,分布於陝西、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朝鮮淫羊藿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根莖橫走,長而硬,生多數鬚根。莖直立,稍上升,有棱,基部包有2-3枚近國形鱗片。基生葉通常無,稀有1-2,與莖近等長;莖生葉為二回三出複葉,l枚,生於莖頂,有長柄,與莖連線處具關節;小葉9,小葉柄短於一回葉柄.小葉片卵形,花期長約5cm,寬約3cm,花後增大,長約10cm,寬約7cm,基部深心形,常歪斜,先端銳尖,邊緣具制毛狀微細鋸齒,上面無毛,下面幼時被伏毛,其後毛漸脫落。總狀花序比葉短,與莖葉對生於莖頂兩側,單一或由基部分歧,有長梗,具關節,無毛,基部具2枚小苞,頂生4—6朵花;小花梗長約Icm,花較大,直徑2cm;萼片8,卵狀技針形,長3-4mm,帶淡紫色,外輪4片,較小,內輪4片,較大,長6-9mm;花瓣4.淡黃色或黃白色,近圓形,長7-8mm,先端尖;子房1室,花柱伸長,柱頭頭狀。蓇葖果紡錘形,長約6mm(帶花柱),2辯裂,小裂瓣脫落,大者宿存,內有6-8顆種子。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果期5月。

生於多明的林下或灌叢間,喜富含腐殖質並較濕潤的土壤,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

柔毛淫羊藿

多年生草本,高動20-60cm。根莖短租,給節狀,直徑3-5mm。莖微具條棱,無毛或與葉柄相交接部有細柔毛。一回三出複葉,莖葉2片對生;小葉革質,卵形至披針形,長3-20cm寬2-8cm,先端短漸尖或漸尖,基部深或淺心形,裂片常圓形,邊緣有刺齒,上面有光澤,下面密被灰色柔毛或卷柔毛,沿葉脈及葉柄處尤多。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軸及花梗有腺毛;花白色,直徑lcm;花梗長五1-2cm;外萼片4,寬卵形,長2—3mm,帶紫色,內萼片披針形,長5-7mm,寬1.5-3.5mm,白色,有數脈;花瓣小,短於內萼,長約2mm,束狀;雄蕊長4mm,花葯長約2mm。蓇葖果長圓形,先端有長喙。花期4-5月,果期5-7月。

生於山坡、林下草叢中,喜陰濕地帶,分布於內蒙古、河北、陝西、甘肅、安微、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以上幾種植物的根莖(淫羊藿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在雲南地區套用的淫羊藿,其原植物為尖葉淫羊藿,葉為3小葉或單葉,小葉片狹長,葉背有柔毛。

總狀花序具10~15朵花,小花梗長而無毛,距較內部的花萼長一倍。

藥用情況

採集

夏、秋採收,割取莖葉,除去雜質,曬乾。

性狀

淫羊藿:揀淨雜質,去梗,切絲,篩去碎屑。炙淫羊藿:先取羊脂油置鍋內加熱熔化,去渣,再加入淫羊藿微炒,至羊脂油基本吸盡,取出放涼。(每淫羊藿100斤,用煉成的羊脂油25斤)

藥材

①淫羊藿(又名:大葉淫羊藿) 乾燥莖細長圓柱形,中空,長20~30厘米.棕色或黃色,具縱棱,無毛。

葉生莖頂.多為一莖生三枝,一枝生三葉。

葉片呈卵狀心形,先端尖,基部心形。

邊緣有細刺狀鋸齒,上面黃綠色,光滑,下面灰綠色,中脈及細脈均突出。

葉薄如紙而有彈性。

有青草氣,味苦。

②心葉淫羊藿(又名:小葉淫羊藿)葉片為圓心形,先端微尖。

其他與淫羊藿同。

③箭葉淫羊藿葉片為箭狀長卵形,革質;葉端漸尖呈刺狀,葉基箭形。

其他與淫羊藿同。

以上藥材均以梗少、葉多、色黃綠、不破碎者為佳。

產陝西、遼寧、山西、湖北、四川、廣西等地。

化學成分

淫羊藿

淫羊藿地上部分含淫羊藿黃酮甙(icari-in),淫羊藿黃酮次甙(icariside)I,並含鉀、鈣等無機元素。

箭葉淫羊藿

箭葉淫羊藿全草含淫羊藿黃酮甙,皂式,苦味質,鞣質,揮髮油,二十六醇(ceryl alcohol),三十烷(triacontane),植物甾醇(phytosterol),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eic acid),軟脂酸(Palmit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及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D-glucoside),此外,含少量鉀等無機元素,另有文獻報導合淫羊藿黃酮次甙I,淫羊藿素-3-鼠李糖甙(icaritin-3-O-a-rhamnoside),脫水淫羊藿素-3-鼠李糖甙(anhy-droicaritin-3-O-a-rhamnoside),箭葉甙(sagittatoside)A、B、C,淫羊藿定(epimedin)A、B、c,箭葉亭甙(sagittatin)A、B;地上部分含淫羊藿甙(icariside)A1、B2、B6、B9、D3、E6、E7、H1,淫羊藿甙元B1(icarisidinB1),淫羊藿醇(icariol)A1、A2,赤式及蘇式狄利格醇(dilignol),5,5’二甲氧基秋利格醇(5,5''-dimethoxydilignol),赤式及蘇式狄利格醇鼠李糖甙(dilignol rhamnosid),赤式 5’一甲氧基狄利格醇鼠李糖甙(5’-methoxydilignol rhamnoside),赤式及蘇式的1,2一雙一(4羥基一3一甲氧基苯基)一丙烷一l,3一二醇[l,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e-1,3-diol],5一甲氧基-(-)-異落葉松脂醇〔5-methoxy-(-)-(solaritiresinol〕,異落葉松脂醇,5-甲氧基一9一木糖基-(-)-異落葉松脂醇,左鏇-橄欖脂素(olivil),右鏇-丁香樹脂酚-葡萄糖甙(syringaresinol-O-β-D-glucopy-glucopy-ranoside),山礬脂素葡萄糖甙(symplocosigenin-O-β-D-glucopyra-noside),二氫去氫雙松柏醇(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苯乙醇基葡萄糖甙(Phenethyl glucoside),(Z)-己-3-烯醇葡萄糖甙[(z)-3-hexenyl glucoside],布盧門醇 C葡萄糖甙(blumenolC gfu-coside)。

巫山淫羊藿

巫山淫羊藿地上部分含淫羊藿黃酮甙及巫山淫羊藿黃酮甙(wushanicariin),寶藿甙(baohuoside) I、Ⅱ、VI,柔藿甙(rouhuoside),槲皮素-3-半乳糖甙,槲皮索-3-鼠李糖甙,淫羊藿屬甙(epimedoside)A淫羊藿素,8-異戊烯基山柰酚-4’-甲氧基-3-〔木糖基(l→4)鼠李糖甙]-7-葡萄糖甙{8-prenylkaempferol-4''-methoxy-3-[xylosyl(1→4)rhamnoside]-7-glucoside}此外尚含鈣等無機元素。

朝鮮淫羊藿

朝鮮淫羊藿地上部分含淫羊藿黃酮甙及淫羊藿屬甙A淫羊藿定 A、B、C,淫羊藿定A1、B1,槲皮素,脫水淫羊藿素-3-鼠李糖甙,朝鮮淫羊藿屬甙(epimedokoreanodide)I、Ⅱ,從地下部分分得二十九烷(n-nonacosane),三十一烷(nhentriacotane),菜油甾醇(camp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3-葡萄糖甙,某油甾醇-3-葡萄糖甙,2-鼠李糖意卡瑞忒 A(2-Orhamnosylikarisoside A),2-鼠李糖淫羊藿黃酮次甙Ⅱ,淫羊藿黃酮甙,淫羊屬甙A,意卡瑞甙(ikarisioside)A即寶藿甙(baohuoside)Ⅱ,此外尚含鈣等無機元素。

柔毛淫羊藿

柔毛淫羊藿地上部分含淫羊藿黃酮甙,淫羊藿黃酮次甙I,淫羊藿屬甙C,藿甙Ⅱ、Ⅳ,金絲桃甙(hyperosde)及柔藿甙。此外尚含鈣等無機元素。

此外,同屬植物尖葉淫羊地上部分含鈣等無機元素。湖南淫羊藿地上部分含鈣等無機元素。寶興淫羊藿全草含淫羊藿黃酮甙,淫羊藿屬甙A、C,淫羊藿素,去甲淫羊藿素,寶霍甙Ⅰ、Ⅱ、Ⅲ、Ⅳ、Ⅴ、Ⅵ、Ⅷ,寶藿素(baohuosu),小麥黃素(tricin),山柰酚-3-雙鼠李糖甙(kaemPfero-3-dirhamnoside)及金絲桃甙,此外尚含鈣等無機元素。

藥理作用

對性功能的影響

本品促進性功能是由於精液分泌亢進,精囊充滿後,刺激感覺神經,間接興奮性慾而引起。犬灌胃淫羊藿水浸膏,雖不能引起舉尾反應,但可促進精液的分泌,以葉及根部的作用最強,果實次之,莖最弱。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增加法實驗證明,淫羊藿提取物20-40mg注射後產生的效果與7.5μg 睪丸素相當。慢性氣管炎患者用淫羊藿後,尿中17-酮類固醇24小時排泄量平均值明顯回升,甚至超過健康人的水平,而尿17-羥皮質類固醇24小時排泄量未見明顯改善。提示淫羊藿具有一定的促進性腺功能的作用。其效力較蛇床子弱,但強於始蚧及海馬,注射其提取液20~40毫克,其效力相當於7.5微克睪丸素。

淫羊藿煎劑用於摘除兩側卵巢的小鼠,證明無雌性激素的作用,對大鼠交配率、排卵周期、家兔小便中雌性激素的排出均無影響,其熱水及冷水浸劑結果亦同。

對微生物的影響

淫羊藿煎劑試管內對脊髓灰質炎病毒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在藥物與病毒接觸1小時內,即表現滅活作用,對其他腸道病毒亦能抑制;對白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顯著抑菌作用,對奈氏卡他球菌、肺炎雙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有輕度抑制作用。

鎮咳、祛痰、平喘作用

小鼠酚紅排泌法證明本品鮮品粗提物和乾品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均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小鼠二氧化硫引咳法證明,其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有鎮咳作用。前者還可以完全抑制用電刺激貓喉上神經引起的咳嗽。

淫羊藿的各種製劑中,以莖葉鮮品提取物C及淫羊藿複方Ⅱ號(淫羊藿:桉葉:洋金花=8:2:1)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小鼠酚紅法),乙酸乙酯提取物初步認為有鎮咳作用(SO2引起小鼠咳嗽方法),對豚鼠支氣管哮喘的平喘作用不夠理想。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本品對白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顯著的抑制作用,對奈氏卡他球菌、肺炎雙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有輕度抑制作用,其1%濃度在試管內可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淫羊藿對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A9、B4、B5型及ECHO病毒6、9型等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是對病毒的直接滅活。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1.降壓作用:本品煎劑及乙醇浸出液給兔(2.5ml/kg)、貓(2ml/kg)及大鼠(4ml/kg)靜脈注射,均呈降壓作用,其中以對兔的作用最為明顯。腎型高血壓在鼠灌胃本品甲醇提取物10g/kg,可出現明顯的血壓下降,停藥後血壓回升。急性血壓試驗觀察到,淫羊藿可抑制阻斷兔雙側頸總動脈引起的加壓反射,但不能阻斷去甲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貓注射阿托品後,本品仍有降壓作用,強度無明顯減弱,但可明顯抑制電刺激貓交感神經節前纖維所致瞬膜收縮反應,而對電刺激節後纖維的反應無明顯抑制作用。因此認為淫羊藿的降壓作用與腎上腺素能a受體及M-膽鹼系統無關,主要與交感神經節阻斷有關。

2.對心臟的作用:離體兔心灌流實驗證明,淫羊藿醇浸出液及從200%淫羊藿水浸膏片中提取的非胺基酸部分(No5-1-1)能顯著增加離體兔心的冠脈流量,後者平均比給藥前增加75.3%。離體豚鼠心臟灌流200%淫羊藿煎劑0.5ml,可使冠脈流量平均增加126.6%。麻醉犬靜脈注射No5-1-1 1g/kg後對心率無明顯影響,但冠脈流量明顯增加,同時較顯著地減少冠脈阻力。麻醉兔靜脈注射No5-1-1後,表現出一過性的降低左心舒張壓的作用,並有短暫降低左心舒縮壓力差的作用,但作用較弱。No5-1-1對垂體後葉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亦有保護作用,對毒毛鏇花子甙K及腎上腺素產生的實驗性心律不齊,雖然不能完全對抗,但可明顯縮短其持續時間。用華勃呼吸器法測定大鼠心肌勻漿耗氧量證明,No5-1-1 製劑2mg,在l小時內能明顯增加心肌耗氧量。

對小鼠常壓耐受缺氧的影響:小鼠 腹腔注射 100%淫羊藿煎劑0.1-0.15ml,對小鼠缺氧致死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對血脂的影響

給實驗性高脂血症家兔 灌胃 100%淫羊藿煎劑,每次5ml,2次/天,共30天,給藥後10、20、30天,B-脂蛋白及膽固醇下降,甘油三酯只在給藥後10天下降,20、30天后稍上升。

對血糖的影響

實驗性高血糖大鼠灌胃淫羊藿提取液10mg/kg,有明顯降血糖作用,可持續60分鐘以上。

抗炎作用

大鼠皮下注射淫羊藿甲醇提取物50mg/kg,能明顯減輕蛋清性腳腫脹程度,兔灌胃 15g/kg,能降低組織胺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淫羊藿總黃酮可使陽虛小鼠抗體形成細胞功能及抗體滴度趨於恢復,顯著促進陽虛小鼠淋巴細胞刺激指數,使之接近正常動物。淫羊藿總黃酮還能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體水平,增加脾臟抗體生成細胞數,促進PHA刺激的淋巴細胞轉化反應,增強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而柔毛淫羊藿50%甲醇提取液在體外可強烈抑制小鼠淋巴細胞對ConA、LPS的增殖反應和小鼠混合淋巴細胞反應,其抑制率與藥物濃度呈正相關;體內試驗,給小鼠灌胃則可部分延長同種異體新生鼠心臟移植物的存活期。

對血小板聚集性和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淫羊藿煎劑、多糖和總黃酮均可促進正常大鼠經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其作用強度為多糖>煎劑>總黃酮,三者本身無誘導血小板聚集作用。但淫羊藿煎劑卻明顯降低ADP 誘導的健康人血小板聚集率,並可促進部分受試者血小板解聚。健康人口服淫羊藿煎劑後,紅血球壓積明顯減少,紅細胞電泳時間縮短,血沉加快,從而使全血比粘度明顯降低。

對核酸代謝的影響

給羥基脲所致陽虛小鼠灌胃淫羊藿水煎液,可顯著提高其DNA合成率。淫羊藿多糖體外試驗,可使羥基豚所致陽虛小鼠。

其他作用

淫羊藿提取液對家兔有降壓作用,小量使尿分泌增加,大量則反而抑制之,對離體兔腸有抑制作用,離體子宮則先興奮後抑制,口服能使高血糖大鼠血糖下降,淫羊藿中含有維生素E(雞鑑定法)。

仙靈脾(箭葉淫羊藿)煎劑及醇提溶液對麻醉家兔、正常和腎型高血壓大白鼠都可使血壓下降,關於仙靈脾的降壓原理有認為主要是由於周圍血管擴張所致,也有認為主要由於血管運動中樞的抑制。

二仙合劑(仙靈脾、黃柏、當歸、知母、仙茅、巴戟天)對麻醉貓、犬的急性實驗及高血壓犬均表現降壓作用,對大白鼠神經型、腎型、睪丸切除型高血壓具有顯著降壓作用,對大白鼠腎上腺燙傷型及卵巢切除型的降壓不顯著,經初步分析二仙合劑中以黃柏和仙靈脾為主要降壓成分

淫羊藿莖、葉含淫羊藿甙,葉尚含揮髮油、蠟醇、卅一烷、植物甾醇、鞣質、油脂。

脂肪油中的脂肪酸有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

臨床套用

毒性

日本產淫羊藿能使蛙的瞳孔擴大,使小白鼠隨意運動增加,反射機能亢進,往往發生輕度痙攣,遂至呼吸停止而死,心臟於呼吸停止後一定時間內持續搏動。

淫羊藿浸膏小鼠腹腔注射半數致死量為36g/kg,No5-1-1小鼠靜脈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56.8±2.7g/kg。本品甲醇提取物的毒性低,小鼠灌胃 450g/kg,連續觀察3天,結果活動正常,無毒性反應。日本產淫羊藿能使蛙的瞳孔擴大,使小白鼠隨意運動增加,反射機能亢進,往往發生輕度痙攣,遂至呼吸停止而死,心臟於呼吸停止後一定時間內持續搏動。淫羊藿浸膏小鼠腹腔注射半數致死量為36g/kg,No5-1-1小鼠靜脈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56.8±2.7g/kg。本品甲醇提取物的毒性低,小鼠灌胃 450g/kg,連續觀察3天,結果活動正常,無毒性反應。 持續搏動。

鑑別

1.取粉末1g,加乙醇20ml,熱回流1小時,濾液濃縮至5ml。取1ml於試管中,加鎂粉少話,搖勻,加濃鹽酸數滴,水浴加熱1-2分鐘,顯紅色,(檢查黃酮)2.薄層層析:取粉末0.5g,加乙醇10ml,溫浸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加乙醇1ml溶解,供試;另取淫羊藿甙乙醇溶液作對照。取上述溶液各1μl,點樣在矽膠H-CMC(0.5%)江層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1:1:1)展開15cm,取出晾乾,在紫外燈(365nm)下檢視,對照品顯一暗紅色斑點,噴霧1%三氯化鋁乙醇溶液,在紫外燈下檢視,顯橙紅色。

炮製

淫羊藿:揀淨雜質,去梗,切絲,篩去碎屑。

炙淫羊藿:先取羊脂袖置鍋內加熱熔化,去渣,再加入淫羊藿微炒,至羊脂油基本吸盡,取出放涼。

(每淫羊藿100斤,用煉成的羊脂油25斤)

性味

辛甘,溫。

①《別錄》:無毒。

②《藥性論》:味甘,平。

③《蜀本草》:溫。

④《滇南本草》:性微溫,味微辛。

歸經

入肝、腎經。

①《滇南本草》:入肝、腎二經。

②《綱目》:手、足陽明,三焦,命門。

③《本草經疏》:入手厥陰,足少陰、厥陰。

附方

①治偏風,手足不遂,皮膚不仁:仙靈脾一斤;細銼,以生絹袋盛,於不津器中,用無灰酒二斗浸之,以厚紙重重密封,不得通氣,春夏三日,秋冬五日。每日隨性暖飲之,常令醺醺,不得大醉。(《聖惠方》)

②治風走注疼痛,來往不定:仙靈脾一兩,威靈仙一兩,芎藭—兩,桂心一兩;蒼耳子一兩。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聖惠方》仙靈脾散)

③治目昏生翳:仙靈脾、生王瓜(即小栝樓紅色者)等分。為末,每服一錢,茶下,日二服。(《聖濟總錄》)

④治牙疼:仙靈脾,不拘多少,為粗末,煎湯漱牙齒。(《奇效良方》固牙散)

功用主治

【淫羊藿的功效】補腎壯陽,祛風除濕。

治陽痿不舉,小便淋瀝,筋骨攣急,半身不遂,腰膝無力,風濕痹痛,四肢不仁。

①《本經》:主陰痿絕傷,莖中痛。

利小便,益氣力,強志。

②《別錄》:堅筋骨。

消瘰癧、赤癰;下部有瘡,洗,出蟲。

③《日華子本草》:治一切冷風勞氣,補腰膝,強心力,丈夫絕陽不起,女子絕陰無子,筋骨攣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

④《醫學入門》:補腎虛,助陽。

治偏風手足不遂,四肢皮膚不仁。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

【宜忌】陰虛而相火易動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注》:薯蕷為之使。

②《日華子本草》:紫芝為使。

得酒良。

③《本草經疏》:虛陽易舉,夢遺不止,便赤口乾,強陽不痿並忌之。

【選方】①治偏風,手足不遂,皮膚不仁:仙靈脾一斤,細銼,以生絹袋盛,於不津器中,用無灰酒二斗浸之,以厚紙重重密封,不得通氣,春夏三日,秋冬五日。

每日隨性暖飲之,常令醺醺,不得大醉。

(《聖惠方》) ②治風走注疼痛,來往不定:仙靈牌一兩,威靈仙一兩,芎藭一兩,桂心一兩,蒼耳子一兩。

上藥,搗細羅為散。

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聖惠方》仙靈脾散) ③治目昏生翳:仙靈脾、生王瓜(即小栝樓紅色者)等分。

為末,每服一錢,茶下,日二服。

(《聖濟總錄》) ④治牙疼:仙靈脾,不拘多少,為粗末,煎湯漱牙齒。

(《奇效良方》固牙散)

臨床套用

①治療小兒麻痹症取淫羊藿、桑寄生等量,製成每2毫升含生藥各1克的注射液。

急性期以肌肉注射為主,配合穴位注射。

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連續20天。

恢復期及後遺症期以穴位注射為主,配合肌肉注射。

穴位注射按常規取穴,每穴注射1~2毫升,隔日1次,連續20天,休息半月再繼續治療。

治療各期小兒麻痹症共246例,其中急性期患者34例,痊癒8例,基本痊癒16例,顯著有效7例,有效2例,無效1例;恢復期患者43例,痊癒21例,有效15例,進步5例,無效2例;後遺症期患者共169例,痊癒及基本痊癒9例,顯著有效及有效129例,無效31例。

據觀察,本品對急性期及剛進入恢復期的病例療效顯著,恢復較快。

對後遺症期也有一定效果,用藥後患肢普遍有發熱、有勁等感覺,有效病例可見肌肉逐漸恢復,患肢增粗;其中以一下肢麻痹者療效較好,上肢麻痹及年齡較大者療效較差。

用藥後除有口乾現象外,未見其它副作用。

②治療神經衰弱一用3%淫羊蕾煎液遊子透入法,每日1次,10~20次為一療程。

少數患者另服鎮靜劑。

觀察104例,痊癒22例,顯著進步21例,進步46例,無效15例。

療程長者療效較好;治療後症狀開始好轉愈早,療效愈好,而治療15次病情仍無好轉者,即使繼續治療,療效亦不顯著,且不鞏固。

少數病例治療初期可出現輕度反應或症狀暫時加重,但繼續治療即迅速消失。

二用20%淫羊藿酊每次5毫升,每日3次飯前服,連續2~3月。

治療50例,約有80%患者治後症狀消除或減輕。

服藥期間未見不良反應,但不適用於興奮過程占優勢或性慾亢進,及高血壓患者。

③治療慢性氣管炎以單味淫羊藿丸觀察1000餘例,一療程的有效率為74.6%,近期控制和顯效率為22.1%。

如配合矮地茶等組成複方治療,療效有所提高。

實踐證明,單純型的療效優於喘息型,年齡大者療效較差,但病程長短與療效無明顯關係;祛痰、鎮咳作用較好,平喘較差;經治兩個療程者比一個療程的近期控制和顯效率有顯著提高。

觀察中曾對經治一療程的110例進行隨訪,結果半年後的有效率為59.1%,較原來療效下降26.1%。

製劑及用法:取淫羊藿莖、葉(乾品),以其總量的80%煎取濃汁,20%研粉,兩者混合為丸。

每日量相當於生藥1兩,兩次分服。

治療中曾以相當於生藥5錢和1.5兩的劑量(一日量),分別對部分病例進行觀察,結果療效與日服1兩者均基本相似。

服藥後部分病例有輕微反應,以口乾、噁心為多見,其次為腹脹、頭暈,一般可自行消失。

名家論述

1.《綱目》:

淫羊藿,性溫不寒,能益精氣,真陽不足者宜之。

2.《本草經疏》:

淫羊藿,其氣溫而無毒。《本經》言寒者,誤也。辛以潤腎,甘溫益陽氣,故主陰痿絕陽,益氣力,強志。莖中痛者,肝腎虛也,補益二經,痛自止矣。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辛以潤其燥,甘溫益陽氣以助其化,故利小便也。肝主筋,腎主骨,益腎肝則筋骨自堅矣。辛能散結,甘能緩中,溫能通氣行血,故主瘰癧赤癰,及下部有瘡,洗出蟲。

3.《本草述》:

淫羊藿,《本經》首主陰痿絕傷,《日華子》亦首言其療男子絕陽,女子絕陰,則謂入命門、補真陽者是也。蓋命門為腎中之真陽,即人身之元氣也 ,其所謂絕陽絕陰,不本之元氣,何以噓之於既槁。所謂益氣力;強志,並治冷氣勞氣,筋骨攣急等證,皆其助元氣之故。至若莖中痛,小便不利,皆肝腎氣虛所致,此味入腎而助元陽,即是補腎氣,而肝腎固同士治也。老人昏耄,中年健忘,皆元陽衰敗而不能上升者也。以是思功,功可知矣。須知此味以降為升,其升由於能降也。

4.《本草正義》:

淫羊藿,稟性辛溫,專壯腎陽,故主陰痿,曰絕傷者,即陽事之絕傷也。莖中痛,亦腎臟之虛寒。利小便者,指老人及虛寒人之陽事不振,小便滴瀝者言之,得其補助腎陽而小便自利,非濕熱蘊結,水道赤澀者可比,讀書慎勿誤會。益氣力、強志、堅筋骨,皆元陽振作之功,然虛寒者固其所宜,而陰精不充,真陽不固者,萬不可為握苗之助長也。消瘰癧、赤癰,蓋亦因其溫通氣血,故能消化凝結。然癧瘍之病,由於陰血不充,肝陽燔灼,而煎熬津液,凝結痰濁者為多,幸勿誤讀古書,反以助其烈焰。洗下部之瘡,則辛燥能除濕熱,亦猶蛇床子洗瘡殺蟲耳。《日華》主丈夫絕陽,女子絕陰,一切冷風勞氣,筋骨攣急,四肢不仁,補腰膝,則辛溫之品,固不獨益腎壯陽,並能通行經絡,祛除寒濕痹。但《日華》又謂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則未免譽之太過。而景岳且謂男子陽衰,女子陰衰之艱於子嗣者,皆宜服之,則偏信溫補,其弊滋多,更非中正之道矣。石頑謂一味仙靈脾酒,為偏風不遂要藥,按不遂之病有二因:一為氣血俱虛,不能榮養經絡,或風寒濕熱痹著之病,古人之所謂痹症是也,其來也緩;一為氣血上沖,擾亂腦神經而忽失其運動之病,今之所謂中風,西醫之所謂腦經病是也,其病也暴。仙靈脾酒,止可治寒濕痹之不遂,並不能治氣血兩虛之不遂,而血沖腦經之不遂,更萬萬不可誤用。

5.《日華》

主丈夫絕陽,女子絕陰,一切冷風勞氣,筋骨攣急,四肢不仁,補腰膝,則辛溫之品,固不獨益腎壯陽。

並能通行經絡,祛除風寒濕痹。

但《日華》又謂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則未免譽之太過。

而景岳且謂男子陽衰,女子陰衰之艱於子嗣者,皆宜服之,則偏信溫補,其弊滋多,更非中正之道矣。

石頑謂一味仙靈脾酒,為偏風不遂要藥,按不遂之病有二因:一為氣血俱虛,不能榮養經絡,或風寒濕熱痹著之病,古人之所謂痹症是也,其來也緩;一為氣血上沖,擾亂腦神經而忽失其運動之病,今之所謂中風,西醫之所謂腦經病是也,其病也暴。

仙靈脾酒,止可治風寒濕痹之不遂,並不能治氣血兩虛之不遂,而血沖腦經之不遂,更萬萬不可誤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