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水[詞語]

涇水[詞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涇水是指渭河的支流,在陝西省中部。也稱涇河。《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五十五里,曰涇谷之山,涇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渭。”

詞語

【詞語】涇水

【拼音】jīng shuǐ

【詞語解釋】

漢 應劭 《風俗通義·山澤·渠》:“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稷黍。” 南朝宋 裴駰《史記集解》:“徐廣曰:河渠書鑿涇水自中山西。”唐 杜甫 《北征》詩:“邠郊入地底,涇水中盪潏。”《資治通鑑·秦始皇帝元年》:“韓欲疲秦人,使無東伐,乃使水工鄭國為間於秦,鑿涇水自仲山為渠,並北山,東注洛。”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詩涇見謂濁申箋義》:“七月啟涇口,引涇水灌地,則春、秋、冬皆清。” 李白《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豳谷稍稍振庭柯,涇水浩浩揚湍波”。

安徽青弋江支流。涇水,即今安徽涇縣南之徽河,古稱涇水。源出徽嶺,北流出蕪湖入於大江。《漢書·地理志》載:丹陽郡有涇縣。三國時期著名史學家韋昭注云:“涇水出蕪湖,北涇今宣州涇縣。”《後漢書·明帝紀》載:涇縣“有涇水,出蕪湖,因水立名。”《清一統志·寧國府一》載:涇水“在涇縣南。源出徽州府績溪縣徽嶺山,名曰徽水。清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八:“又西南十里為大鰲嶺,高十五里,形若巨鰲,涇水出焉。”

1.

漢 應劭 《風俗通義·山澤·渠》:“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稷黍。” 南朝宋 裴駰《史記集解》:“徐廣曰:河渠書鑿涇水自中山西。”唐 杜甫 《北征》詩:“邠郊入地底,涇水中盪潏。”《資治通鑑·秦始皇帝元年》:“韓欲疲秦人,使無東伐,乃使水工鄭國為間於秦,鑿涇水自仲山為渠,並北山,東注洛。”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詩涇見謂濁申箋義》:“七月啟涇口,引涇水灌地,則春、秋、冬皆清。” 李白《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豳谷稍稍振庭柯,涇水浩浩揚湍波”。

2.

安徽青弋江支流。涇水,即今安徽涇縣南之徽河,古稱涇水。源出徽嶺,北流出蕪湖入於大江。《漢書·地理志》載:丹陽郡有涇縣。三國時期著名史學家韋昭注云:“涇水出蕪湖,北涇今宣州涇縣。”《後漢書·明帝紀》載:涇縣“有涇水,出蕪湖,因水立名。”《清一統志·寧國府一》載:涇水“在涇縣南。源出徽州府績溪縣徽嶺山,名曰徽水。清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八:“又西南十里為大鰲嶺,高十五里,形若巨鰲,涇水出焉。”

作品《涇水贊》

《涇水贊》(唐韋挺)

決渠濁流,屬渭清津。流亦毒晉,靈嘗祟秦。

作品《涇水黃》

《唐鐃歌鼓吹曲·涇水黃》(唐 柳宗元)

涇水黃,隴野茫。負太白,騰天狼。有鳥鷙立,羽翼張。鉤喙決前,鉅趯傍。怒飛飢嘯,翾不可當。老雄死,子復良。巢岐飲渭,肆翱翔。頓地紘,提天綱。列缺掉幟,招搖耀鋩。鬼神來助,夢嘉祥。腦塗原野,魄飛揚。星辰復,恢一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